首页 > 文学 > 古典文学 > 诗词歌赋

唐·杜甫《剑门》原文及赏析

2023-02-03 14:26:35

  惟天有设险,剑门天下壮。

  连山抱西南,石角皆北向。

  两崖崇墉倚,刻画城郭状。

  一夫怒临关,百万未可傍。

  珠玉走中原,岷峨气凄怆。

  三皇五帝前,鸡犬各相放。

  后王尚柔远,职贡道已丧。

  至今英雄人,高视见霸王。

  并吞与割据,极力不相让。

  吾将罪真宰,意欲铲叠嶂!

  恐此复偶然,临风默惆怅。

  剑门在今四川省剑阁县北,大剑山与小剑山之间,两崖对峙,峭壁如削,酷似长剑排列。阁道全长三十里,关口最隘处仅二十米宽,如门户之关闢,故称剑门关。剑门关号称天下“第一关”,是川北的门户,实为蜀中一大壮景。乾元二年(759)十二月,杜甫自同谷赴成都途中经过此地,写下了这首雄壮的诗篇。全诗前半部分状景,后半部分议论,境界雄阔,气势磅礴,力重千钧,是描写剑门关的千古杰作。

  “惟天有设险,剑门天下壮”,开首连用两个“天”字,形容剑门的险峻。第一个“天”指明此地为天然险境,非人工所能为,带有惊叹的意味,第二个“天”称赞剑门之险天下第一,暗中点出 “第一关”的称号。“壮”字是对剑门形势高度精炼的概括,极有表现力。接下来由远及近,勾画剑门山的形势,“连山抱西南,石角皆北向”,从远处看,大小剑山峰峦叠起,连亘曲折,略无阙处,仿佛一条黑色巨龙,围住了蜀中地区。“抱”字很生动,不但把山势写活了,而且显示出其狰狞的面目。山上岩石崚峋,石角锋锐,逆鳞排比,皆朝北指,犹如刀剑挺立。巨龙的浑身上下布满了锋刃,仿佛与中央朝廷形成对抗之势,“北向” 暗有分裂割据的意思。这句既是写景,也是诗人忧虑心情的表现。下面再具体形容石崖的形势,“两崖崇墉倚,刻画城郭状”,墉就是城墙,那些紧紧相挨的崖壁高高地耸起,互相交错,盘桓蜿蜒,犹如人工砌成的一座巨大城郭,将蜀中与外界隔绝开来。割据的形势变得更为明显了。“一夫怒临关,百万未可傍”,这句化用了《剑阁铭》 “一人荷戟,万夫趦趄” 的辞意,以 “一” 对“百万”,造成悬殊的数量对比。这两句作为上半部写景的总结,从天险之壮归结到战略之险,为下半部分的议论作了铺垫。

  诗人后半段的议论是饱含感情的。情理相溶本为杜甫诗歌的一大特色,在这首诗中显得格外动人。“珠玉走中原,岷峨气凄怆”,先陈述蜀中人民的悲惨境遇。川蜀蕴藏珍宝无数,被称为天府之国,现今却被统治者搜刮殆尽。一个“走”字写出了财富源源外流的趋势,把历代王朝的贪婪本性刻划得入骨三分。下句借岷山、峨嵋两座蜀中名山表现人民的痛苦不堪,格调极为沉郁悲怆。到此,诗人忽然宕开一笔,转而回顾蜀中历史上的变迁,“三皇五帝前,鸡犬各相放。后王尚柔远,职贡道已丧。”远古时代,中原与蜀中尚未交通,百姓生活宁静、自得,互不相扰,后来帝王们打着怀柔的幌子,用职贡的名义进行收刮,古道便开始沦丧了。后两句讽刺特别辛辣,无情地揭开了帝王恩柔政策的真实面目。然后眼光再折回近代: “至今英雄人,高视见霸王。并吞与割据,极力不相让。”如今的野心家或尚霸道,或崇王道,权术不同而本性为一。有的依险称霸,有的吞并为王,欺凌百姓同是“英雄”本色。四句话骂尽了所有的霸主、帝王,同时也是对前面“一夫怒临关,百万未可傍”的呼应。人凭地势,地助人威,这是岷峨凄怆的真实原因所在。

  到此全诗已集蓄了强烈的情势,诗人笔锋一转,矛头直逼剑门而来,“吾将罪真宰,意欲铲叠嶂!”这一呼足有万钧之力,惊天动地!上欲问罪苍天,与首句“惟天有设险”相应,下欲铲尽群峰,与“剑门天下壮”遥对,气魄直临七百里剑门而上,全诗的气氛一下子被推到了愤怒的巅峰。“恐此复偶然,临风默惆怅。”末了两句语气忽变,急转直下。诗人望到自己是那样的微不足道,而剑阁雄关依旧长存,历史上的悲剧仍然可能重演,他站在风口久久地沉思、惆怅着。全诗用深沉、含蓄的语调收束,留下了无穷的忧虑与思绪。

  这首诗景象雄壮,议论宏伟,前后相称,气魄巍然,写景、议论、抒情合为一体,千古之下,读之仍觉意味深长。

相关推荐

  • 唐·张继《会稽郡楼雪霁》原文及赏析
  • 宋·戴复古《会稽山中》原文及赏析
  • 清·王夫之《飞来船》原文及赏析
  • 宋·陆游《风雨中望峡口诸山,奇甚,戏作短歌》原文及赏析
  • 清·张宝《风洞题壁》原文及赏析
  • 唐·储光羲《钓鱼湾》原文及赏析
  • 唐·贺知章《采莲曲》原文及赏析
  • 唐·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原文及赏析
  • 清·梁无枝《癸未上巳与调夫弟登小浮山》原文及赏析
  • 宋·曾巩《甘露寺多景楼》原文及赏析
  •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