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古典文学 > 诗词歌赋

岑参《火山云歌送别》原文及赏析

2023-03-30 16:44:06

  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

  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平明乍逐胡风断,薄暮浑随塞雨回。

  缭绕斜吞铁关树,氛氲半掩交河戍。

  迢迢征路火山东,山上孤云随马去。

  作为杰出的边塞诗人,岑参以其特有的诗风,确立了在盛唐诗坛的地位。在诗人洒脱、豪放的笔下,大雪、狂风、荒漠都由平常而化为神奇,成为具有强烈感染力的艺术形象。

  火山,即火焰山,在新疆吐鲁番东,因山体为红色砂岩构成,且其地气候干热而得名。此山东西长达100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最高峰在胜金口附近,海拔851米。胜金口峡谷,层峦叠嶂,悬崖如削,形势险要,为进入高昌城的一处隘口。夏日阳光照射在山势曲折的红色山岩上,红光闪烁,云烟缭绕,犹如烈焰飞腾。

  天宝十四载 (755) 岑参仍留守北庭,间至交河 (故址在今吐鲁番市西约10公里的雅尔湖乡)。这首七古是五月间在交河送人东归写的。从这首赠别诗中,我们可以领略火焰山的风貌,可以看到西北边疆云蒸霞蔚的瑰丽特异、无比壮观的自然画卷。

  诗的前四句,作者一连用了四个“火”字,将一幅瑰奇壮丽的火山云霞图生动地呈现给读者。赤亭,在今鄯善东的七克台。赤亭口,指赤亭道口,即今胜金口。这里,我们首先看到的是赤亭之外突兀而起的火山。5月的火山云气蒸腾,再用一“厚”字,便更为形象地描绘出云气满山,缭绕不尽的景象。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火山热浪逼人的情景。诗人没有像在其它作品中那样去直述“火山五月行人少”(《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而是一句“飞鸟千里不敢来”便道出了火山热焰之毒。由于热气蒸腾,连平时翱翔无阻的飞鸟,也只有躲在千里之外而不敢靠近一步。

  “平明”以下四句,是对火山云气的具体描写。“平明乍逐胡风断,薄暮浑随塞雨回”两句的大意是说,早晨刚被塞风吹散的火山云气,傍晚又随塞雨飞回。“缭绕”两句,意谓火山云气弥漫广远,其势将湮没周围的一切。向南看,屹立于沙漠之中的铁门关 (在今焉耆和库尔勒之间) 被缭绕的火云所吞。向西看,云海的热浪掩盖到交河城边。此时的火山云雾,具有一种夺人心魄的神奇力量。以上四句,对仗工整,尤以“缭绕”两句为胜。在古诗对仗中实不多见,连绵词“缭绕”与“氛氲”相对,不但平仄相反,而且是双声对叠韵,于整首诗的雄浑中颇见工巧。“吞”、“掩”两个对仗的动词,为云气之盛增加了气势。

  “迢迢征路火山东,山上孤云随马去。”被送的友人要上路了,要到那火山以东的万里迢迢的内地。这对留在火山以西的诗人可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啊! 山回路转,已难再见朋友的身影,但望见火山之上随朋友而去的一片孤云,也毕竟是一种慰藉。最后点出了作者对友人惜别的真挚情意。

  通读全诗,我们可以发现,作者没有使用任何表示颜色的字,但展现的却是一幅色彩绚烂的画卷。诗人以“火”字奠定了画面的基本色彩,以“厚”、“凝”二字表明色彩的浓度,使人感受到的是蓝天之下沙碛之中浓厚的火云这幅美妙的图画。这,正是诗人下笔的独到之处。他用神奇之笔描绘塞外奇异的风光,但使这种“奇”和“异”没有恐怖、荒蛮、绝望的感觉,而是诗人用他深切的个人感受,夹杂着强烈的主观情感,出神入化地传达出来,给人以奇特的美感,给人以高昂、豪迈的精神感染。

  岑参曾两次从军西域,在西北的丰富经历,使他创作了大量的边塞诗。而他的边塞诗中表现最多、描写最为成功、为后世最称道的,当推那些脍炙人口的有关边地风光的作品。这些作品,堪称西北边疆历史、自然风貌的真实纪录。《火山云歌送别》一诗,正可使我们感受到岑参诗作的这一特点。诗人下笔凝重而又不失洒脱自如,以其俊逸的笔力涂抹着浓厚的色彩,使所描绘的画面具有难以否认的真实,又有着难以言尽的韵味。

相关推荐

  • 陈诚《火焰山》原文及赏析
  • 袁宏道《灵隐》原文及赏析
  • 宋之问《灵隐寺》原文及赏析
  • 陆游《牛渚山记》原文及赏析
  • 徐凝《牡丹》原文及赏析
  • 廖燕《狮岩招隐》原文及赏析
  • 李渤《留别隐山》原文及赏析
  • 张问陶《瞿塘峡》原文及赏析
  • 杜甫《瞿塘怀古》原文及赏析
  • 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原文及赏析
  •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