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古典文学 > 诗词歌赋

古代爱情诗《〔双调〕寿阳曲》原文及赏析

2023-04-15 16:45:37

  夜忆(四首)

  窗间月,檐外铁,这凄凉对谁分说。剔银灯欲将心事写,长吁气把灯吹灭。

  灯将残,人睡也,空留得半窗明月。孤眠心硬熬浑似铁,这凄凉怎捱今夜?

  灯将灭,人睡些,照离愁半窗残月。多情直恁的心似铁,辜负了好天良夜。

  灯下词,寄与伊,都道是二人心事。是必你来会一遭儿,抵多少梦中景致。

  这组曲子写一个女子的离别相思之苦,意绪缠绵,情调哀婉,感人肺腑。

  第一首写女子凄凉夜思念爱人的凄凉情。入手先以景语渲染气氛。“窗间月,檐外铁”,一以色见,一以声闻,皆女子身旁富有特征性的境物。月色从窗间透进卧房,是那样的惨白清冷,窗外檐头不时响起的铁马声,以动衬静,使寂寞之夜更添寂寞,更显凄清。“这凄凉对谁分说”,由景语转情语。“凄凉”二字为一篇穴眼,既指夜境之凄凉,也指人心之凄凉。其实,夜境本无所谓凄凉与否,只因人心凄凉,以凄凉之心视物,于是“物皆著我之色彩”,窗间月色、檐外铁声便也变得无限凄凉起来。“对谁分说”谓眼前无人与之分说,说明女子是独守空闺,含蓄地点出了“凄凉”之由。内心凄凉而无处诉说,无由排解,那凄凉一定又加添了一层。眼前无人诉说,也总得与远方的人说说才好,不然实在难堪这凄凉的重压。女子于是挑亮了银灯,打算给远方的爱人写一封信,将这满腹凄凉之情一吐为快。可是,满腹心事又不知该从何说起。何况,爱人远在他方,纵然寄去了信,也远水解不了近渴。想到这里,不由得长长地吁了口气,无意间竟将已挑亮的银灯吹灭了。末二句通过典型细节的描绘,将女子复杂的内心活动及由此产生的外在动作形象地展示了出来,令人如睹其形,如闻其声。

  第二首写难捱今宵情景。首句以“灯将残”点明时间,说明夜已深,不得不上床睡了。“空留得半窗明月”。灯光已暗,人已上床,室内显得更加寂寞,更加凄清,只剩得半窗惨淡的月色还停留在那里。一个“空”字,既写出了环境之空落,也写了人心之空落。“半窗明月”乃月亮西沉、月光斜照情景,也说明夜已深。下面转写人物心态。“孤”字与“空”照应,点明女子处境,暗示她虽已上床,凄凉情绪却不可能得到解脱,相反独宿无侣,触境情伤,更易加重凄凉之感。怎么办呢?“心硬熬浑似铁”,女子内心只得硬撑着,硬顶着,就象一方铁块。“硬”字下得既平凡,又生新,传神地写出了女子“虽难过,也得过”的心态。再以“铁”来形容其“硬”,将抽象的心态物化,使之有了可以目睹、可以触摸的感觉。“铁”是既坚硬又沉重又冰冷的东西,用来形容此时女子既凄凉沉重又不得不硬撑硬顶的心态,确是既形象又生动又贴切。末句再一转。按说有了“浑似铁”般的“硬熬”打算,女子今夜该可以捱过去了吧?谁知不然,她的凄凉情绪实在过于沉重,硬撑硬顶并不管用。“这凄凉怎捱今夜”,从这无限低沉凄惋的叹声中,我们可以窥见女子虽想极力挣脱却终于没法挣脱的痛苦心境。

  第三首写对爱人的埋怨。“灯将灭”照应上首“灯将残”,“残月”照应上首“明月”,表明时间更晚,已是临近拂晓了。“些”,语助词。“人睡些”只是说人躺在床上,并不曾睡着。女子因满腹离愁,辗转不寐,所以始终未将银灯吹灭,而是任它点着,任它逐渐暗下去,暗下去,终至快要熄灭。只有月光始终陪伴着她,照着离愁,像是同病相怜。女子苦思着她的爱人,想着想着突然来了气。“多情直恁的心似铁,辜负了好天良夜。”你本是那么多情,今儿怎么变得这么心如铁石,竟忍心让我独守空房,辜负了良辰美景、大好时光?“多情”犹称“心肝儿”,是爱极之语。“恁的”,如何,怎的,为大惑不解之语。“心似铁”与上首“浑似铁”字面相似而归属不同、含义不同、感情色彩不同,为恨极之语。一句中百折千回,爱怨交织,将女子爱也不是,怨也不是,恨也不是的复杂情感生动如画地展示了出来。

  第四首写对爱人的期望。“灯下词”,指已写好的将要寄给爱人的书信。“都道是二人心事”概言信的内容,说明写的全是夫妻之间的私房话。“心事”与第一首之“心事”同义,当指无限深沉的寂寞的相思之情,而其核心内容则是请求爱人务必回家来会一会面。“是必”二字,写出恳切之态和非此不可之势,原因是只有爱人回来“会一遭儿”,才能彻底解除离别之愁,相思之苦。“抵多少梦中景致”,语极含蓄,耐人悬想。这“景致”当是夫妻欢会、恩爱缠绵情景,女子自爱人别去,一定在睡梦中多少次地经历、体味过这样的景致。但这样的景致虽美,毕竟是在梦中,虚无缥缈,哪抵得上实实在在地相会一次! 两句将女子“心事”中最隐秘、最核心的内容揭出,从而完成了对“夜忆”主题的揭示和女子形象的塑造,为组曲作了一个完美的总结。

  组曲以“欲将心事写”开头,中以时间为序,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最后以“都道是二人心事”告终,首尾呼应,结构完密。又以“灯”为道具,“月”为背景,从灯之“将残”、“将灭”,月之由“明”而“残”见出时光之流逝,同时渲染出一派惨淡凄凉的气氛,衬托出人物心情的变化,使情境妙合、心物交融,显示出构思的精巧,手法的灵变,不失为一组出色之作。

相关推荐

  • 古代爱情诗《秋夕》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代人寄远(二首)》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仙吕〕一半儿》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南吕〕四块玉》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明月照高楼》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双调〕沉醉东风》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无题》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无题》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双调〕碧玉箫》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为有》原文及赏析
  •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