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个性的人》主要内容
罗伯特·穆齐尔的《没有个性的人》和塞缪尔·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一样荒诞。 故事发生在维也纳,在奥匈帝国。人们成立了一个委员会,筹备1918年庆祝奥皇弗兰茨·约瑟夫在位70周年的活动。在这同一年,德国将庆祝德皇威廉二世在位30周年。所以,人们称奥地利的这个行动为“平行行动”。然而,1918年正好是这两个王国覆灭的年份。主人公乌尔里希是这个委员会的秘书。 乌尔里希是这部长篇小说的中心人物。1913年8月,故事情节开始的时候,他32岁。在这之前他已经进行过三次尝试,企图成为一个出人头地的人。但是当军官、工程师和数学家的三次尝试都未曾取得令他满意的结果。最后他认识到,对他来说,可能性比中庸的、死板的现实性更重要。由于他在一个极其技术化的时代再也找不到“整体的秩序”,他便决定“休一年生活假”,以便弄明白这个已经分解为各个部分的现实的“因由和秘密运行体制”。
这样,乌尔里希便退而采取一种消极被动的只对外界事物起反射作用的态度。他觉得自己是个没有个性的人,因为他不再把人,而是把物质看作现代现实的中心:“今天……已经产生了一个无人的个性的世界,一个无经历者的经历的世界。”乌尔里希看到自己被迫面对自己的时代的种种问题,面对逻辑和情感、因果性和同属性。穆齐尔不是描绘了一个过去年代的肖像,而是试图把握住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奥地利社会精神状态中的典型特征并将其表现出来。这就是穆齐尔在这部长卷中所开辟的道路 。
第一部《一种序言》内容是对主角乌尔里希的介绍。本书故事的开始设立在1913年8月,此时乌尔里希32岁。在此之前,他有三次“变成一个著名人物的尝试”,分别是当军官,工程师和数学家,但是都没有取得令他满意的结果。他寻找现实感,但是最后他认识到,对他来说,可能性比中庸的、死板的现实性更重要。他退而采取一种消极被动的只对外界事物起反射作用的态度,于是他觉得自己是一个性格只取决于外部条件的“没有个性的人”。一种敏锐的分析被动性是他最典型的态度。篇幅相对很短的第一部中还塑造了乌尔里希青年时代朋友瓦尔特,尼采崇拜者克拉丽瑟等人物。
第二部《如出一辙》中,乌尔里希参与了一个名为“平行行动”的委员会,起目的是筹备1918年的庆祝奥皇弗朗茨·约瑟夫在位70周年。取名为“平行行动”的原因是同一年,德国也将庆祝德皇威廉二世在位30周年。
虽然大多数的参与者尽力将他们的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与人道,进步,传统和幸福之类模糊的想法联系起来,但是,现实政治思想者从中捕捉到了一些机会,他们怀有其它的想法:施图姆将军希望能提高奥地利军费,阿恩海姆(以德国政治家瓦尔特·拉特瑙为原型)计划购买在奥地利东部省份的油田。穆齐尔讽刺的是,作为庆祝和平和国家凝聚力的运动却走向了战争,帝国的崩溃,和民族沙文主义。这部小说对促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政治和文化进程进行了分析。
乌尔里希渐渐看透现代现实的秘密运行体制,便思念互不相称事物的自由,思念本真的、如天堂般的体验。到了小说的下半部,乌尔里希反复体验到脱离现实世界的状态,体验到一种空间界限的消失。乌尔里希并不把这“另一种状态”理解为对理性的否定,这些经验一再迫使其对现实进行批判和审查。
第三部《进入千年王国(罪犯们)》,乌尔里希在父亲死后,试图和胞妹阿加特(第二部末尾开始出现)一道去经历这“另一种状态”,在和她的共同生活中他才觉得生活有了意义。这“如出一辙”的,“幽灵似的”世界渐渐被淡忘,兄妹俩的爱是一次“进入千年王国”之旅,他们互相视作灵魂伴侣,或者如书中说的“连体双胞胎”。 乌尔里希知道,这一种状态是注定要失败的。
根据出版的手稿,此后的部分为大量草稿,笔记,增删和涂改,显示了穆齐尔为找到一个合适的结局做出的努力。此书德语版甚至附有一张包含有数千页不同版本和草稿的CD-ROM。
《没有个性的人》写作背景
1938年,希特勒德国并吞奥地利。奥地利另一个文学大师布洛赫因为是犹太人而被捕(由于乔伊斯等人四处活动才逃出奥地利)。穆齐尔是日尔曼人,可他是现代派作家。现代派文学不符合希特勒的口味。早在1924年希特勒在监狱里写《我的奋斗》时,就在书里通过假意推崇席勒、莎士比亚来贬低现代作家。穆齐尔被迫流亡至瑞士,在穷困的生活中孜孜不倦地写作《没有个性的人》。直到1942年他去世的时候,这部巨著仍然没有完成。
穆齐尔去世后10年,《没有个性的人》经过几次再版,引起了全世界文坛的注意。我们可以在法国1988年出版的《理想藏书》里看到,穆齐尔的好几部著作都进入了排行榜。这里面包括穆齐尔的《没有个性的人》、随笔集《预先写下的遗嘱》、短篇小说《三个女人》,连他的日记也进入了日记作品的第7名。
汉译本前言里有几句广告性质的话,可能不具有多大的权威性。比如前言里说西方评论家认为《没有个性的人》不仅超越了《追忆似水年华》和《尤利西斯》,也超越了《审判》和《魔山》。事实上,对穆齐尔推崇备至的昆德拉也对《没有个性的人》未完成的巨大篇幅感到头疼,昆德拉认为读这部小说对人的记忆力是一个考验,人们往往看了后面忘了前面。当代德国最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拉尼茨基认为穆齐尔的《没有个性的人》因为形式结构的原因成了失败的作品。《不列颠百科全书》根本没有收入穆齐尔的名字。
如果说《没有个性的人》是一部失败之作,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去读它?评论家先是攻击《安娜·卡列尼娜》的结构,然后又高度赞扬它的结构。但是,《没有个性的人》不会有这样的命运,因为它是未完成的作品。
为什么穆齐尔的名声远远比不上布洛赫?可能因为布洛赫流亡至美国,同时还是群众心理学的专家,执教于耶鲁大学,在联合国也表现得很活跃,还被提名为诺贝尔奖的候选人(如果布洛赫长寿一些,会得到这个奖)。这些社会性的因素使穆齐尔渐渐被人遗忘。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穆齐尔去世得太早了。
昆德拉在《被背叛的遗嘱》里这样写道:奥地利作家贡布罗维茨的《费迪杜克》出版于1937年,比萨特的《恶心》早一年,但是,贡布罗维茨默默无闻,萨特则名声显赫。可以说,在小说的历史中,《恶心》剥夺了应属于贡布罗维茨的位置。这个位置还应属于布洛赫与穆齐尔。
卡内蒂在接受诺贝尔奖时的演说中表达了对4个德语作家的感谢。卡内蒂说,我向穆齐尔学习的东西是最难的东西:这就是一个人几十年如一日地从事自己的创作,但却不知道这个创作是否能完成,这是一种由耐心组成的冒险行动,它是以一种近乎非人道的顽强精神为前提的。
穆齐尔用一生在冒险,他不再像以往的作家那样来写作,像他们一样向读者热心提供主人公的生活细节,也不像当时著名的现代小说家那样塑造一个“梦幻的世界”。小说本身也没有一个可供文学教授把玩的“结构”。他撕毁了小说与读者之间的陈旧合同。昆德拉说,如果说菲尔丁在讲述一个故事,那么福楼拜就是在描写一个故事,而穆齐尔呢,他要思考一个故事。
1936年出版的《预先写下的遗嘱》可以说是从《没有个性的人》手稿中撕下来的精彩片断。我们可以想像穆齐尔像一个画家一样在写生,像一个钢琴家一样在弹奏他的练习曲。这些发表在报纸或杂志上的短文包括了所有启迪他灵感的东西:马儿的笑,捕蝇纸,棺材盖,巴尔干的渔夫。这是文学大师在贫困动荡的岁月里默默提高写作技艺的证明。
《没有个性的人》情节简单,一部中篇小说都能容纳下。一个32岁叫乌尔里希的人参加了一个“平行行动”,遇见了一些人,和几个情人来往。第二卷里倒有一个惊人的插曲,乌尔里希和他妹妹之间产生了“爱”,但这也仅仅是插曲。(如果有人“策划”这本书,他会利用这一点做夸大宣传,不过那也太缺德了。)读者并没有被情节拽住往前飞奔的感觉,相反,读者好像在跟作者一起思索乌尔里希的生活。乌尔里希对生活的每一点“感悟”都没有被轻轻放过,作者大书特书的仿佛就是主人公的这些“感悟”。除此之外,作者似乎只做一件事:讽刺。除了讽刺还是讽刺。讽刺什么?一切。甚至包括那些“感悟”本身:“是的,尽管有着许多不利的方面,卡卡尼也许仍然是一个适宜天才成长的国家;它多半也是让这一点给毁掉了的。”
可以说穆齐尔看待世界的方式是不严肃的。他这样描述他的祖国:“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是平等的,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正好是公民。”略带一些的轻佻的语气就是这样被用于描述政治领域,“人们有一个议会,这议会如此强暴地使用自己的自由,以致人们通常把它关闭;但是人们也有一个紧急状态法,凭借着它的帮助,人们没有议会也能行,而每一回,一旦大家已经对专制政体感到愉快了,王室便会命令重新实行议会统治。”
事实上,穆齐尔反对那种“认真”。他认为孩子般的认真是技术时代的面孔,而那种幼稚而认真的“儿童政府”是强加给人类的儿童理想。这是有理性的成年人的地狱。
穆齐尔的意义也许就是用最大的努力使小说扩大它的源头,使技术时代的读者放慢阅读速度,让其他的艺术向小说致敬。这个世界永远都不会知道穆齐尔写这么一部与众不同的小说究竟出于何种目的,也许,只有在阅读中才会生发出真实的意义,而意义,也不会仅仅是一种。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