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皮鼓》的写作背景介绍
二战结束,德国成了一片废墟,小说家雷马克、阿·茨威格、诗人高特弗利德·本等为代表的“流亡文学”陆续从国外回来,然而德国文学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这一时期的文学语言明显生硬,缺乏活力,人们在努力的找寻流失的语言特色和生动,然而,作品中语言却依然显的呆滞刻板。战后的废墟文学主要反映战争生活的痛苦,内容几乎全部来自现实的生活。很明显,这一时期的文学内容重于文字,遭受战争痛苦的人们勇敢的拿起了笔,坚决的把他们内心的苦闷和压抑付诸于纸上,用即使是僵硬的语言把这失落的一代人繁复的内心世界表现的特殊而特别。
德国新一代文人大多出生于两次大战之间。居住在东德的满怀革命乐观主义,讴歌经济建设和农业集体化事业;居住在西德的作家一时甚感严峻,面对一片废墟,不得不“从零开始”,头几年写了不少哀叹祖国命运和个人不幸的作品,被称为“废墟文学”。1947年成立的“47社”,成为重新凝聚西德作家的中坚力量,其中《铁皮鼓》更是德国战争文学到反思文学的一个里程碑。
《铁皮鼓》是建立在格拉斯之前写的很多相互独立的戏剧剧本、芭蕾舞剧本片段或草稿基础上的。格拉斯的整个创作过程持续了大概四年,他给小说拟定过不同的题目,小说最终的思路、构想也是逐渐摸索出来的,很多章节一开始有多个版本,多个章节齐头并进。整个过程是一个不断扩展、调整、修改的过程,就像在雕刻一件雕塑一样。为了保征细节的真实.格拉斯还赴但泽实地考察。
主题思想
《铁皮鼓》是一部社会批判小说,它既清算历史,又鞭苔现实。德国在1781年统一以前,长期处于分裂状态。这造成国民心理封闭,眼界狭小,只关心自己利益,缺乏大国公民的风范。法西斯主义之所以能在德国得逞,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利用了德意志民族中这种固有的“国民性弱点”,即“市侩习气”。德阔人的市侩习气在历史上是有名的,不仅马克思恩格斯曾给予了严厉的抨击,诗人海涅、画家格罗斯等都通过自己的作品给予了尖锐的讽刺。有这种习气的人,面对恶势力的猖撅,或者苟且偷生,听之任之;或者为了眼前利益,不借与之同流合污,为虎作化;事情一过,只要有吃有穿,他便自满自足.把往事抛诸脑后.从不认真反省,从而一再导致民族悲剧的重演。格拉斯显然看到了现实中存在的这种危险,故他让他的主人公战后唾弃那种安稳、富裕的生活而进疯人院,意味着他不让他的主人公掉人世俗社会的大染缸,免受市侩国民性流毒的侵害。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