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好书推荐 > 名著小说

《牛虻》中主教蒙泰尼里是怎样的人物形象分析

2020-05-07 09:54:21

  一切话语都会死去,只有情感会永生。

  ——《牛虻》

  01、不能承受爱情之重

  神父蒙泰尼里是深深爱着牛虻的,这一点谁也不能否认。

  神父知道Arthur是自己的孩子,为了能够时时见到自己的孩子,他不得不发誓此生再也不与自己的爱人相见。Arthur对他近乎狂热般地崇拜,这种崇拜是蒙泰尼里一手促成的。“Montanelli’s voice was rather low, but full and reasonant,with a silvery purity of tone that gave to his speech a peculiar charm.”

  他用自己的个人魅力让少年Arthur崇拜他,仰望他,琼玛也说“他们彼此竭诚相爱,就如同一对情人,绝不止是师生的情感。”Arthur对于蒙泰尼里是差不多连他脚踏过的地面也要崇拜的。

  蒙泰尼里对牛虻的影响很深,无论牛虻愿不愿意承认。如果不是那次事件,牛虻也许会长成一个和蒙泰尼里一样温和博爱的青年,牛虻坚持禁欲主义,牛虻在夜间看到受伤的孩子会心存怜悯救助他,牛虻对匈牙利女郎所做的,正是十多年前神父对他所做的。他们都选择了放弃爱自己的人,去追随自己的信仰。一个人为了信仰牺牲自己,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值得推崇的,但是,没有任何信仰值得一个人去牺牲他人。

  在一开始牛虻和他说起自己想要参加革命的时候,蒙泰尼里显得忧心忡忡,他太害怕失去自己的孩子,但是因为他要升职,他又选择了离开牛虻,还把选择权交给牛虻。明明是自己要追名逐利,却和Arthur说如果你让我留下,我就留下。这是牛虻后来十几年间一直耿耿于怀的地方。

  牛虻从生到死,一直都是单纯的,他不能容忍这样的虚伪和欺骗,特别是这还是他最崇拜的人,他期望蒙泰尼里是一个完美无瑕的人。牛虻说基督徒们,将自己心中的负担转嫁到别人的身上,来逃避良心的谴责。

  然而蒙泰尼里是一个普通人,他配不上牛虻对他的期望。蒙泰尼里就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是一个懦弱的善良人。蒙泰尼里捐出了全部收入,每年仅仅靠四五百斯库生活,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用来照顾穷人,设法安排病人得到抑制,从早到晚聆听别人诉苦喊冤,蒙泰尼里毕生都在反对高压政策和残暴,他坚决反对成立军事法庭,即使因此让自己的地位受到很大的影响。但他终于还是妥协,同意设立军事法庭,也正是军事法庭的成立,将牛虻送上了死路。

  蒙泰尼里对地位还是看中的,在他年轻的时候,他对名利汲汲于求,后来他失去了他的孩子,他心中早已十分伤痛,他已经做出了改变。但是这种改变对牛虻来说远远不够。匈牙利女郎为牛虻唱起古老的民谣,歌中唱到一个人先是失去了他的马,然后失去了他的房子,然后又失去了他的情人,他安慰自己,想起了“莫哈奇战场失去的更多更多”。此刻,牛虻再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在他的父亲再度抛弃他以后,于是牛虻选择了走向死亡,用死亡向蒙泰尼里实施最后的报复。

  少年Arthur的死去是蒙泰尼里神父心中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痛,而这次他又一次失去了他,就在他的面前,永永远远地失去了他。他的孩子被人杀死,凶手向他忏悔和祷告,而他必须笑着代表上帝原谅他们,让他们获得心灵的宁静。蒙泰尼里终于陷入疯狂。爱是一种痛觉,只有真切感觉到痛了,才是真正的爱。牛虻短暂的生命里,一直在经历这种痛,而蒙泰尼里最终也死于痛彻心扉。因为他知道,再也不会有那样一个人,爱他如生命。

  蒙泰尼里深深地爱着牛虻,但是神父的爱是不完整的,他爱着自己的孩子,他却还爱着上帝,爱着自己的名誉和地位,他要把自己的爱分给那些向他忏悔的人们。这就注定了神父蒙泰尼里的悲剧命运。

  02、要么爱,要么死

  牛虻的爱是独一份的,不可分享,不可割裂,要么爱,要么死。

  牛虻有一段苦难的童年,他渴望被爱,渴望得到爱,而神父是他少年时代唯一的一抹亮色。少年Arthur,是一个纯真而多愁善感的孩子,神父蒙泰尼里对他而言是父亲,是老师,是偶像,是情人,是英雄,是信仰。

  在南美洲,牛虻度过了十三年人间地狱般的非人生活。在他离开家之前,他是一个十九岁的少年,他精致而弱不禁风,一个油腻的木桶就能让他泛起恶心,十三年后,曾经单纯善良的贵族少年牛虻变得懒散而傲慢。他对一切都嗤之以鼻。他冷血而残忍,他玩世不恭,他用这些将自己伪装起来,那个纯真的少年Arthur死去了。

  他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革命者。他的文章永远都笔调辛辣,狂妄的人一定会有狂妄的资本,而庸常的人除了非议他或者追随他之外并没有别的选择。在狂妄的表象下,牛虻的生活是冷漠、孤独、荒凉无边的。人们恨他,崇拜他,追随他,嫉妒他,拥护他,却没有人爱他。

  但是,一个在亚马逊荒野中生活过的人,却有着纤尘不染的领带和一排排的皮靴,以及总是摆在写字台上的鲜花。

  牛虻并没有变,牛氓还是渴望被爱,比原来更渴望。他的心里还住着那个叫Arthur的小孩子。想事情的时候,他会下意识地一点点扯下一朵花的花瓣,和他小时候一模一样。

  在他谈及蒙泰尼里神父时,他不可避免地又成了那个叫Arthur的少年,“他说话时的态度轻松而又冷漠,随手从花瓶里抽出菊花,去挤来观察透过半透明的花瓣的阳光,”但是他的手抖得很厉害。他说:“如果蒙泰尼李大人本身不是一个恶棍,那么他就是掌握在恶棍手里的工具”牛虻在心中还是不愿承认神父是一个恶人的,但是他又说“不管他是什么,对我俩说都是一样”“路中的石头也许存心极好,但是仍然必须把它踢开。”但是匈牙利女郎绮达一语道破了真相“不管是不是敌人,你都爱他,爱他甚于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人。”

  爱是有独占性的,他想要独占蒙泰尼里的爱。牛虻扮成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和一群朝圣者一起去见蒙泰尼里主教,当见到蒙泰尼里被人们簇拥时,牛虻开始无法忍受,他无法忍受“这些外人——这些朝圣者和山民——可以走上前去跟他说话,他会把手放在孩子们的头上,也许他还会对那个农民的男孩说“Carino”,以前他就常这样说。”

  牛虻对蒙泰尼里进行猛烈抨击,他的批判,他的讽刺,他的尖锐,更像是一种报复。他写大量的文章讽刺蒙泰尼里,这就像一个被父亲忽视的孩子想要用各种方式引起父亲的注意。他也成功地让红衣主教蒙泰尼里注意到了他。牛虻辛辣而又犀利的文章在佛罗伦萨疯传,虽然蒙泰尼里的个人声誉太高,但终于出现了对他不利的口号声。

  牛虻从来就不忍心伤害蒙泰尼里。于是他一方面用牛虻的身份继续写作讽刺蒙泰尼里,另一方面又用匿名的方式为他辩护。他用牛虻和那个匿名者这两个身份激烈辩论,在蒙泰尼里在此逗留的余下时间里,将公众的目光全都引到了这场论战本身,让蒙泰尼里远离这场舆论漩涡。这场辩论正显示了牛虻内心的纠结。他恨蒙泰尼里,但他更深爱着他。

  在激烈的战斗中,红衣主教突然出现在战斗双方的中间,面对牛虻的手枪。牛虻放下了枪,他从来就不忍心伤害蒙泰尼里,他的父亲。可是当牛虻满脸是血,被踩在马匹的蹄下和暗探的脚下时,蒙泰尼里却忙着安慰那些受了惊的民众。

  03、性格决定命运

  弗洛伊德说,人的命运就是他的性格。这不是宗教的悲剧,而是性格的悲剧。宗教只是恰好为这个故事提供了一个背景而已。

  主教是善良的,仁慈的,懦弱的,也是虚伪的,而牛虻是暴躁的,是敏感、脆弱、偏执的,他有自残和自我毁灭的倾向,他在最后的信中这样写道:“我已经完成了我的这一份工作,死刑就是我已经彻底完成了这份工作的证明。他们杀了我,因为他们害怕我,我心何求?”因为他们的性格,两人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教士要将自己献给全能的主,一切爱情和肉体上的欲望都是应该要抛弃的,革命者要将自己献给革命,牺牲爱情亲情,和至亲“划清界限”。这两者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以信仰为名剥夺一个人他生而为人的情感。

  宗教要求他们放弃世俗的庸常情感,革命要求他们放弃世俗的庸常情感,但是情感从来就不是庸常的。

  最后,牛虻逼蒙泰尼里看清自己的内心,逼迫蒙泰尼里必须要在上帝和他之间选择一个。

  “padre,您的上帝是一个骗子,他的创伤是假的,他的痛苦全是做戏!我才有权赢得您的心!”

  牛虻的最杰出之处在于他的不妥协,他要全部的爱,他不要一点的将就,一点因为同情而给予的爱。他不能容忍主教的爱一半给他,一半给了那魔鬼一般的上帝。牛虻想从上帝手里完完全全地夺回蒙泰尼里,全部的蒙泰尼里。

  但他们谁都不能放弃自己的信仰。

  主教蒙泰尼里最后做出的选择是,他给牛虻安排越狱,让牛虻逃出去,而他自己,会在牛虻安全逃离之后自杀。这是一个懦弱的人能做出的最大妥协,他实际上已经背叛了他所爱的主,而将感情的天平向牛虻这边倾斜。但是这还不够。

  故事的最后,身中六发子弹,满身浴血的牛虻看着主教说:“Padre,您的上帝——满意了?”

  牛虻用生命推了主教一把。他帮蒙泰尼里看清了自己的内心。

  一切话语都会成为过去式,宗教会成为,而牛虻为之奋斗的也会成为过去式。我们都在不断埋葬前人,再等后来人把我们埋葬。

  但是情感不会。爱与死,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当宗教和革命都成为历史,只有那些超越时空的永恒的浓烈的情感,才有着永恒的生命力,永远地感动着后世的人们。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