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亨利短篇小说选》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作者:[美]欧·亨利
类型:小说
背景搜索
本书成书于1904年—1910年。作者欧·亨利(1862—1910)生于一医师家庭,家境贫寒,幼年丧母。幼时他的姑母对他进行了儿童启蒙教育,除此之外,欧·亨利没接受过任何正规教育。欧·亨利15岁开始在家乡一家药店当学徒,5年后到得克萨斯州做了两年牧羊人,这段生活反映在他日后以《西部的心》为题的集子中。1887年他与阿索尔·埃斯蒂斯成婚,生活本应渐入坦途,不料在奥斯汀银行工作期间又因涉嫌贪污而不得不只身流浪中美洲的洪都拉斯。1896年妻子病重,欧·亨利冒险回国探望,不幸于1897年4月被捕入狱,妻子于同年夏去世。欧·亨利在狱中开始认真写作,以稿酬补贴狱外女儿的生活费用。他于1901年出狱,1902年迁居纽约专门从事写作,在创作盛年时病逝。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构思新颖、语言诙谐、悬念不断,往往有出人意料的结局,开辟了美国式短篇小说的新途径。美国于1918年设“欧·亨利纪念奖”专门奖励每年度的最佳短篇小说。商务印书馆于解放前就出版过伍光建译的《四百万》和《白菜与皇帝》的节译本。解放后,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两卷本的《欧·亨利小说选》和一卷本的《欧·亨利短篇小说选》。欧·亨利的小说在全世界都拥有广大的读者群。
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王仲年翻译的《欧·亨利短篇小说选》是较好的译本。
内容精要
欧·亨利的一生写出了无数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收录在《四百万》《西部的心》《善良的骗子》《剪亮的灯盏》等集子中。以下选出几篇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介绍其主要内容。
《麦琪的礼物》:德拉一心想给丈夫吉姆买一件像样的圣诞礼物。但一周仅20美元以实现,最后只得卖了自己那一头美丽的、也为丈夫所衷爱的头发,用换得的20美元买了一条朴素淡雅的白金表链以配丈夫祖传的怀表。吉姆终于在德拉忐忑不安的等待中回来了,他送给德拉一套嵌着宝石的玳瑁梳子,而满头小短发的麦琪已用不上了。同样,吉姆也用不着表链了,他已经卖掉了怀表以换取这套美丽的、德拉曾梦寐以求的梳子。这真让人遗憾!但欧·亨利称这对夫妻的礼物为麦琪(即《圣经》中向耶稣致圣礼的东方圣人)的礼物,因为它是神圣而充满爱意的。
《警察与赞美诗》:苏比是个流浪儿。冬天就要来了,他计划进布莱克韦尔监狱度过最严寒的3个月,那儿总算有吃有喝呀。现在,他得想方设法让警察逮捕他。他去餐馆吃饭,结账时告诉侍者他没有钱,侍者愤然地将他摔出门去,但并没叫警察;他勾引少妇,希望引得警察前来干涉,不料那貌似少妇的人却是妓女,苏比只得撒腿就跑;他在街上大叫大嚷,渴望被冠以扰乱治安的罪名,但警察却误以为他是某校大学生,正在庆祝自己球队的胜利而不予理睬;他又顺手拿了别人的伞,但那人的伞也是今晨捡的,误以为他是伞的主人而任他拿去。苏比希望被警察逮捕的愿望一个一个地破灭了。他只得怏快地回他露宿的公园,途中他听见教堂传来风琴师的赞美诗,那温馨的氛围使他回忆起了过去美好的一切。他决定从明日起便找份职业,像样地活着。但警察却在这时逮捕了他,将他送进了布莱克韦尔监狱。
《最后一片长春藤叶》:苏艾和琼珊住在华盛顿广场西面,这儿住着许多像她们一样的穷艺术家。琼珊得了肺炎,她认为自己快死了。她对苏艾说,当窗外最后一片长春藤叶掉下的时候就是她死去的时候。苏艾竭尽全力,希望鼓起她生存的意志,并把此事告诉了她们楼下的一位老画家。这位老画家已执笔40年了,可他口中所说的杰作仍未问世。一天又一天风吹雨落的日子过去了,可那最后的一片藤叶总是顽强的挂在枝上,琼珊从这片不落的叶子上重新找回了生存的勇气和希望,渐渐康复了。可老画家却染上肺炎去世了,原来是他冒着风雪在对面墙上画下了那片永不凋落的藤叶。他终于用生命画出了他一生中的杰作。
知名篇章
以下选自《供应家具的房间》。一直在寻找恋人的年轻人租住了一间供应家具的房间,他从房间里木犀草的香气中辨认出恋人曾经在此驻留的痕迹。细节描写真切动人,营造出缠绵感伤的气氛,给人一种凄伤的美。
他正歇着的时候,屋里突然有了一阵浓烈、甜蜜的木犀草香味。它像是随着一股轻风飘来的,是那样确切、浓郁和强烈,以至像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来客。年轻人似乎听到有人在招呼他,便脱口嚷道:“什么事,亲爱的?”并且跳了起来,四下张望着。那阵浓郁的香味依附在他身上,把他团团包围起来。他伸手去摸索,因为这时他所有的感觉都混杂紊乱了。气味怎么能断然招呼一个人呢?一定是声音。不过,刚才触摸他的,抚摩他的竟会是声音吗?
“她在这间屋子里待过。”他嚷道,立刻想在屋里找出一个证据。因为他知道,凡是属于她的或者经她触摸过的东西,无论怎样细小,他一看就认识。这股缭绕不散的木犀草香味,她所偏爱并已成为她个人特征的香味,究竟是从哪儿来的呢?
这间屋子收拾得很马虎。梳妆台那薄薄的台布上零乱地放着五六只发夹——一般女人的无声无息,无从区别的朋友,拿语法术语来说,就是阴性,不定式,不说明时间。他知道从这些发夹上是找不到线索的,便不加理会。搜寻梳妆台的抽屉时,他发现一方被抛弃的、破烂的小手帕。他拿起手帕,往脸上一按。一股金钱草的香气直刺鼻子;他使劲把手帕摔在地上。在另一个抽屉里,他发现几枚零星的纽扣,一份剧院节目单,一张当铺的卡片,两颗遗漏的棉花糖和一本详梦的书。在最后一个抽屉里,有一个妇女用的黑缎子发结,使他一阵冷一阵热的踌躇了好一会儿。但是黑缎子发结只是妇女的一本正经,没有个性的普普通通的装饰品,并不说明问题。
……
他发现了许多飘零的住户那凄凉的微细痕迹;可是关于他所寻找的,可能在这儿住过的,灵魂仿佛在这儿徘徊不散的她,却毫无端倪。
(选自《欧·亨利短篇小说选》,王仲年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妙语佳句
这时一种精神上的感慨油然而生,认为人生是由啜泣、抽噎和微笑组成的,而抽噎占了其中绝大部分。
对女人来说,成功的防御就意味着胜利。
阅读指导
坎坷的生活经历使欧·亨利与社会底层的落泊小人物惺惺相惜。理解、同情和共同的经历使他的作品朴实、感伤、真切动人。其作品透出的韵味就像乡村小教堂传来的管风琴声,在斜斜的夕照中那旋律会偶尔走了调,但那朴素的安慰与温情却经久不衰。
他的作品是“含泪的微笑”。他笔下的人物从来不曾有机会捶打出深奥的思想或生长出勃勃雄心,因为他们都只是些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他们或是带着欲望,渴求某一天机遇降临、境遇突变(如《剪亮的灯盏》中的芦与南希);或是带着朦胧的说不清的希望将生活一日一日安然度过;或是用温情填满愁苦的日月,使日子苦涩中含着幸福(如《麦琪的礼物》中夫妻双方深挚沉默的爱恋);或是在失意中,消沉了生活的意志,选择悄无声息而又满怀惆怅的死(如《最后的长春藤叶》中意志消沉的琼珊,《供应家具的房间》中的年轻人和他四处寻找却已自杀而去的恋人)。高尔基曾这样说过:欧·亨利的主人公们生活得都很苦。所以女人渴望嫁个大富翁,男人希望找个富婆。想要过上舒心的日子是无可非议的,更何况他们还总是那样善良、那样多情。因而他们也有他们的可爱。他们那不因困窘而失的人性温情仿佛那废墟上的一朵百合,那是困境中的希望,那是悲苦的人们继续生存下去的理由。
欧·亨利是独具风格的,他的作品文字简练、素朴洁净而又幽默风趣、诙谐机智。他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细小而富于深意的一瞬,于细微处抓住特点,再用夸张的笔触勾勒,简简单单的人物便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欧·亨利的小说在结尾的处理上十分个人化,有统一的模式,却又不是别人所能模仿的,这便是著名的“欧·亨利式结局”。他先在故事的情节中埋下伏笔,让你对最重要的事实知而不透,直到结尾时才峰回路转,献出一个合乎情理却又让人始料不及的结局,从而揭示出故事的全部意义和人物性格的全部真实,让人叹为观止。
欧·亨利的作品享誉甚高,传播极广。世界上许多国家仍在不断推出欧·亨利作品的新版本,有些作品还被改编为广播剧、电视剧。欧·亨利是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创始人,人们认为他给短篇小说带来了“新的生命”,称他为“曼哈顿的桂冠诗人”、“美国的莫泊桑”。
阅读建议
《欧·亨利短篇小说选》精选欧·亨利短篇小说数十篇,真情洋溢,温馨感人,给人以慰藉。“欧·亨利式结尾”更增添小说的魅力,让人深受触动,确实有“含泪的微笑”的风格。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