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钟为谁敲响》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美国小说家海明威(1899—1961)最成功的小说之一。作品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西班牙内战为背景来展开情节。为了阻击法西斯军队在共和国进攻时前来增援,美国志愿军乔顿接受了炸毁一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铁桥的任务。要避开桥上桥下的岗哨而炸桥,困难重重。乔顿得到一支山区游击队的协助。在游击队里,乔顿爱上了被游击队救出的姑娘玛丽亚。敌人获悉共和军要炸桥的情报,除进行更严密的防御外,寻找到了这支游击队。游击队长巴勃洛要乔顿放弃炸桥计划并偷着把雷管扔进河中,但乔顿等人还是设法炸毁了敌桥。不料,撤退的路被敌人火力封锁,乔顿被打断左腿,身负重伤。他掩护其他队员安全撤退,自己侧身躺在松林里,枪口朝着愈走愈近的敌人……
作品通过主人公乔顿为炸毁敌桥,在一支山区游击队里三天三夜的活动,反映了西班牙人民和国际纵队战士进行反法西斯斗争的一个侧面,歌颂了他们英勇献身的精神。小说的主题是通过人物来体现的。乔顿是作者在亲身参战中浓缩出来的形象——一个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战士,一种不屈不挠的力量化身。他那“为了世界上全体穷人而反对一切暴政”的强烈的正义感和责任感,促使他把自己的命运同西班牙人民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走上了一条为保卫自由而战的光明大道。在反法西斯斗争中,他无比坚定。但是,反法西斯阵营并非一切美好。在这个阵营中,有质朴、坚定的游击队战士,也有自私、怯弱的游击队长。乔顿依靠群众,英勇无畏,终于炸掉了敌桥。最后,他明知自己腿骨已断,留下掩护,必死无疑,但还是送走了游击队员们,送走了心爱的姑娘,将一腔鲜血洒在异国的土地上。
《丧钟为谁敲响》是海明威研究小说创作中叙述结构的新探索。小说最主要的特点是结构严谨,笔力高度集中。小说发生的事件限制在70多个小时之内,地点(除总司令部的一点描写以外,只局限于圭达拉马山谷),人物就是一群西班牙游击队员和美国志愿军乔顿。海明威打破自然时序的限制和地点的限制,深入到作品人物的思想之中,通过他们来叙述战争较早阶段的情况,将读者引入各种人物的思想和回忆之中。这样,既拓展了小说的活动范围和尺度,直接表露作者的观点和情感,同时,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即整个作品的叙述结构,又是高度集中的。另外,紧张而多变的故事情节,富有实感的生活画面,蕴含哲理的内心独白,政论性很强的议论和抒情插笔,都起到了加强作品主题和人物形象的作用。《丧钟为谁敲响》留给了读者一丝遗憾——西班牙内战失败以后,作者产生了悲观情绪,作品的标题是这种情绪的反映。海明威的悲观沉重的心情使小说笼罩着一层阴郁的色彩。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