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袴少年》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俄国作家冯维辛(1745—1792)的5幕讽刺喜剧。女地主普罗斯塔科娃未征得寄居她家的侄女索菲亚同意,硬将其嫁给自己的兄弟。当听说索菲亚的舅父斯塔罗东将要赠给索菲亚一万卢布时,一改平时的专横恶习,千方百计要索菲亚作儿媳。为争夺索菲亚,她与兄弟闹得不可开交。塔斯罗东和索菲亚的未婚夫米朗来到庄园,当众宣布索菲亚已订婚。普罗斯塔科娃铤而走险,企图强行拐走索菲亚。总督派出的巡按使普拉夫津宣读了命令:剥夺女地主田庄的全部财产。她的儿子也无情地抛弃了她。
《纨袴少年》是俄国戏剧创作中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它“第一次把农奴制度的使人堕落的作用,以及它对贵族社会的坏影响,尽暴露于世界而且搬上了舞台,贵族阶级正因为奴役农民而使自己精神堕落、蜕化和淫佚”(高尔基语)。全剧的中心人物普罗斯塔科娃是18世纪农奴制地主的典型。她无知、专横、野蛮、残忍,每天要用三个钟头的“急射”(打耳光)来惩罚她的家奴,奴隶们辛苦所得只是“一年5个卢布”:她爱财如命,工于心计,对待婚事的态度生动地表现了这一点;对儿子米特罗方的爱是她的全部生活目的,结果把儿子培养成举止粗鲁、无所用心、自私自利、冷酷无情的纨袴子弟。斯塔罗东是作者理想的化身。他正直诚实,视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在担任公职期间,因不能容忍统治者的“徇私”,看不惯趋炎附势的群小愤而辞职。作者借他的口抨击了贵族的粗俗野蛮与宫廷的恶迹败行。
剧作采用夸张的漫画式手法刻画反面人物形象,辛辣地讽刺他们的庸俗、残忍、笨拙,如剧中斯科季宁竟愚蠢到了自觉只有跟猪在一起“才觉得比他们聪明”的地步。人物的语言富于个性化,如普罗斯塔科娃的语言时而粗鲁蛮横,时而低声下气,时而温存体贴,突出地表现了她的性格,增强了艺术效果。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