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见“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条。
内容概要 《古拉格群岛》是一部描写苏联劳改营情况的著作,其内容涉及苏联1917年十月革命后约40年间的人和事。全书140万字,共分七个部分。第一、二部分主要描写逮捕进劳改营的各种犯人。在“监狱工业”标题下看到,一次次大逮捕象“水流”一样把人输送到各地的劳改营。在逮捕的水流中,有属于某个阶级、阶层、党派、宗教教派的成员,有反抗余粮征集制的农民,某些犯了过错的少数民族,有在德军占领下生活过的或给德军做过事的公民,有当过俘虏的军职人员、大退却过程中的军官和士兵,等等。电车女司机深夜回家,从陷住的卡车旁走过,原来卡车装满尸体,手和脚从防水布下露了出来,于是她被记下姓名,第二天被捕了,罪名反苏宣传,判刑10年。自来水工人每当播送没完没了的给斯大林致敬信时总关上自家喇叭,邻居告了密,罪名社会危险分子,判刑8年。一个有6个子女的农民,拚死干活,挣得一颗勋章,授勋时他说:“能给我一普特面粉来顶这个勋章多好”,于是他全家被流放了。书中说:“逮捕象流行病一样逐街挨户地蔓延……如果你明天注定要招认你纠集了一个图谋在本市自来水中放毒的地下小组,而今天我曾在街上握过你的手,那就是说我的命运也注定了。”逮捕是不经过“调查”的。上面交下来的名单,或者最初的嫌疑,秘密人员的报告,甚至一封匿名告密信,都会引起逮捕。给予侦查的时间并不是用来弄清罪行,“百分之九十五都用来磨难、消耗、削弱受侦查的人,使得他但求赶快结束,即使用斧子砍头也罢”。一被逮捕就必然有罪,于是审讯中的威胁、暴力、刑讯就不可避免。而且对刑讯的种类不作规定,“容许各显其能”,甚至随意污辱受侦查的人,例如向人嘴里吐痰,把脸按进痰盂,往跪着的人脸上撒尿,等等。劳改营的出现,“群岛”的诞生,是从1917年7月23日颁布的《剥夺自由暂行条令》开始的。《条令》规定,“凡被剥夺自由并具有劳动能力者,必须从事强制性体力劳动”。第三、四部分就专门讲述劳改营里的生活情况。劳改营里的主要生活内容是劳动。他们每天早晨由押解队从劳改营里带出来,晚上带回营。返营途中走不动路留下来的,扭伤腿在地上爬的,押解队一律就地结果。劳动定额提得很高,工作日的长短根据劳动定额决定,“定额完成了,工作日结束; 没有完成,你就别想进屋”。惩罚没有完成任务的人,有时是让他们“在森林里冻死,赶进火里烧死”。在永冻土里打金矿探井,500名犯人竟有一半人丢了性命。劳改营里的伙食是(1921年)一天半磅面包(完成生产定额,再加半磅),早晚是白开水,中午是一大勺菜汤(里头有几十粒麦片和一些土豆皮)。“按古拉格的定量,本来就没法让一个在严寒中劳动13小时、哪怕10小时的人吃饱”,还要统筹安排,“分成各种等级: 凡完成定额不足百分之三十者,吃禁闭灶,一天300克面包,一钵菜汤……完成百分之八十一至一百者吃生产灶,500至600克面包,三钵菜汤; 再高就是突击工作者灶,面包700至800克,外加稀粥一至二份,奖励菜一份——一个又黑又苦的黑麦面做的豌豆馅包子。为了获得这点抵偿不了体力消耗的稀汤寡水,人们拚死拼活,耗尽体力。因此突击工作者和斯达汉诺夫工作者比装病不上工的人早入土。”饥饿使人顾肚皮顾不了脸皮,面包从切面包室运进食堂,没有人拿着棍子护送,就会被夺走抢光。厨房门口泔水坑里一倒进垃圾,守候在那里的人就一拥而上,互相厮打,在坑里寻找鱼头、骨头、菜帮子,然后把它们洗净、煮熟、吃光。饥饿使“人死得多么简单: 正说着话就没有声音了,正走着路就倒下了,哆嗦一下就完事了”。劳改犯们衣着褴褛,肮脏无比。卫生状况坏得不能再坏。臭虫、虱子、跳蚤极多,可以咬死垂死的病人和老人。伤寒等各种疾病常常流行于营区,大批地死人。因此作者认为,劳改营的“任务是在榨干这些人最后一把力气后加以消灭”,故叫作“劳动消灭营”。但是,“忍受畸形的生活、饥饿的熬煎、过度的劳动的人们并不以自杀结束生命”。作者认为,其原因就是“他们的普遍的无罪感”,他们要“活下去”。正因为如此,逃亡比自杀多。第五、六、七部分着重描述劳改营里的反抗、闹事和逃亡情况。为防止逃跑,“当局给窗户装上又粗又密的铁格子,用几十道铁丝网把营区围起来,修建了碉堡、围墙、板墙,布置了潜伏哨、伏击兵,用带血的生肉养着军犬”。逃跑者一旦被活捉回来,便被打得鼻青脸肿,口吐鲜血。逃跑者被打死,则陈尸“以儆效尤”。虽然如此,逃跑事件仍不断发生。书中加意描写了藤格的逃跑过程。他是苏联海军军官,突然被捕了,原因莫明其妙,他决定逃跑。有一次,他与科里亚逃出了20多天,吃尽了饥饿口渴之苦,但他们处处碰到敌视的人们,结果还是被抓回来并延长了刑期。劳改犯熬到服满刑期被释放后,“按规定,内务部有责任安置释放后囚犯,但是坐过牢的人不知道这条规定”,于是“没有工作就不给报户口,没有工作就领不到粮食卡片”,依然衣食无着。普罗霍罗夫·普斯特维尔被释放后自愿留在原地当一名自由雇佣的工程师,可行动科长对他说: “你被释放了。但是你要记住,你总是走在钢丝上的。”有些人释放后回到家里,感到陌生,与妻子难以情投意合,与子女难以感情融洽,过去的熟人也回避见面。他们孤独,怕见人,小心翼翼地触摸各种事物。“也有另外一些人,他们是获释后精神才振奋起来,只有这时才焕发出青春活力”,希望弥补一下过去失去的东西。但是,直到赫鲁晓夫时代,古拉格“群岛还在”。
作品鉴赏 《古拉格群岛》是苏联劳改营文学的代表作。它揭露了苏联一个历史时期内劳改营的内幕。作者给书名加了一个副书名,叫 《文艺性调查初探》,“文艺性”就已表明其中材料并不可靠。《古拉格群岛》看起来是个地道的地名,其实不是个地名。“古拉格”是“苏联劳改营管理总局”的俄文缩写译音。“古拉格群岛”作为书名,其艺术构思颇为新颖别致,同时又具有高度浓缩的政治含义。它表示劳改营管理总局管理下的一个个孤立的与世隔绝的劳改营,宛如一个个岛屿一般遍布于苏联各地,而书中附的一张劳改营分布图是作者给“古拉格群岛”绘制的地图,也是作者给1917年十月革命后的苏联绘制的一张鸟瞰图。正是这种性质贯穿着整部著作。作者一开始就描述的“监狱工业”,其题名与书名具有同样深刻的含义。书中不厌其烦地罗列了许多材料,有些显然是作者的推测,也不无夸大之处,意在给读者造成这样一个错觉: 在那里,在社会主义苏联,没有法律,没有天理公道,暗无天日,人人自危。而“劳动消灭营”,则把“群岛”——劳改营——描写成十足的人间地狱。那里的“土著”(犯人)过着猪狗不如的畜牲生活,从事着极其艰苦的奴隶劳动,直至饿死、累死。这显然是在攻击,劳改营的目的不是通过劳动来改造人,而是通过沉重的劳动来消灭人。这是一方面。另方面,作者力图说明,苏联是通过建立“监狱工业”来建设社会主义的,也就是说,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是依靠劳改营来进行的,各个经济管理部门需要的劳动力是由劳改营提供的。这除了他意存污蔑之外,也是一种坐井观天之见。实际上,苏联宏伟的社会主义建设规模,岂能是一个囚徒所能了解、得窥全貌的。其次,劳改犯的劳动是有成绩的,这是事实,作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因为他们毕竟为在苏联地图上画上几条铁路和几大运河出了些力气,许多人刑满获释后“精神振奋,焕发出青春活力”,努力作出贡献。作者对此写得很少,很苍白无力,而且是被歪曲着的,但也说明,通过劳动改造犯人令其自新的政策是成功的,是行之有效的。至于劳改营里的种种苦难,书中写得很多,很详,很生动,令人触目惊心,显然也是很片面的。因为,很自然,一个囚徒绝不会赞美监狱,同样的道理,作为“群岛上土著”的索尔仁尼琴,也绝不会赞美劳改营;憎恨、诅咒劳改营几乎是劳改犯的本性使然,这是一点也不奇怪的。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充分地自然主义的描写,确也补充了许多正面的报道和描写,说明苏联十月革命后和卫国战争胜利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十分艰苦的,是付出了巨大代价的。索尔仁尼琴不吝笔墨,用140万字的巨大篇幅,大肆渲染地描绘苏联社会的这一“黑暗面”,而同时,也常常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他对沙俄专制社会的深厚感情和依恋不已的心态。这就暴露了作者的立场,观点是沙皇专制主义的。《古拉格群岛》 内容庞杂,结构松散,不是一部小说。说它是报告文学,也确难概括它多种多样的写作手法,而且文学的味儿也不够,作为艺术欣赏,恐怕是会令人失望的。说它是历史著作,却又有太多的文学性,讽刺幽默的笔法、辛辣尖刻的对话、夸张激越的描述、内涵深刻的比喻,也会使人误入歧途。就是这个文艺性杂记深深地揭开了苏联劳改营的内幕,震动了世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但它斐声世界,与其说是它的文学价值,毋宁说是它的政治原因。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