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黄裳,现代作家,记者,原名容鼎昌,原籍山东省益都 县,1919年6月15日生于河北省井陉煤矿。父亲是矿务局的工程师。 小时候在天津读小学,后来进南开中学。抗战第一年,到上海中学和交 通大学电机系读书,同时开始写稿,主要写散文,发表在当时上海租界 抗日的报纸上。1942年到重庆,仍在交通大学读书。1943年被征调往 昆明、桂林、贵阳、印度等地任美军译员。抗战胜利后,曾担任《文汇 报》驻渝特派员和驻南京特派员。后来调回上海报馆编辑文教版和副 刊,发表以戏评姿态出现的杂文《旧戏新谈》,直到《文汇报》被反动 政府封闭。新中国建立后,又在《文汇报》担任记者、编辑,写了些旅 行通讯。1952年夏,在总政越剧团任编剧,出版戏剧论文集《西厢记 与白蛇传》。1953年春,调电影局上海剧本创作所任编剧,编写《盖叫 天的舞台艺术》记录片。黄裳主要作品有《锦帆集》(1946)、《锦帆集 外》(1948),报导《关于美国兵》(1947)、新北京 (1950),杂文《旧 戏新谈》(1948)、《和平鸽的翅子展开了》(1952),小说《一脚踏进朝 鲜泥淖里》(1950),论文集《谈水浒戏及其他》(1953),电影文学剧本 《林冲》等,此外还有译著 《猎人日记》等。
内容概要
故宫
故宫也无非还是老样子。天安门正在修缮,穿过中山公园来到午门 时,立即就能看见那里簇拥着好几排等候参观的长长的队伍。这中间国 外游客占了不小的比重,有些集体旅客游者手里还拿着小旗。他们兴奋 不安地站在那里,就和一群马上要看到新鲜事物的孩子一样。这样的情 景是我过去不曾看到过的。过去我来过好几次故宫,但最近的一次也已 在二十多年以前了。那时几座大殿都用作展览馆,琳琅满目的古器物、 书画……曾使我在这些殿堂里久久勾留。今天,已经新辟了绘画馆、珍 宝馆,三座大殿又恢复了原有的面貌,并经过了重新修整,彩绘。就连 大殿前后广阔的庭院也都整洁得非常。解放以前,这里铺地方砖的隙缝 里,到处长着高高的野蒿,宫殿顶部也插着许多瓦楞草,这都曾给我留 下很深的印象。古代诗人用“麦莠”“黍离”这一类字样所传达的那意 境,我是这时才真切懂得并领会了的。它们象征着一个旧王朝、一个旧 时代的衰微、没落与终结。今天的故宫,已经很难找到这样的痕迹,而 这是丝毫也不值得婉惜的。大殿前面的鎏金铜狮子;过去皇帝、后妃所 用的大小各式玉玺; 皇帝结婚的屋子和仪仗……这些都是人们的兴趣 所在。自然,俗称“金銮殿”的太和殿里的宝座……更是吸引了人们的 注意。太和殿的内部陈设,在袁世凯打算做皇帝的时候,曾经遭过一次 破坏。被撤去了原有的联匾,把宝座也撤掉了,换上自制的一只不中不 西莫名其妙的大椅子。大概是表示他想当的并非全部旧式、多少带些现 代化色彩的皇帝吧。那把被扔在残破家具库房里的宝座,后来被找到, 修复,今天照样安放在后来的地方,果然富丽、华贵。要登上这宝座, 必须通过正面和侧边的“陛”,即木台阶。我仔细看了一下,这陛却并 不怎样宽绰,只够一个人通过,旁边随侍扶掖的人都挤不进。像康熙那 样精瘦的老头儿走起来自然没有问题,如果换了胖子,可就有些困难 了。
今天,没有谁真的看到过这里真正出现过的场面了,记载朝仪的古 书也语焉不详。只凭想象是难免要闹笑话的。不过我想,旧戏舞台上经 常出现的那些场面,即使草率、简单,大致可能就是那么一回事。太和 殿里,以及故宫其他许多地方,那些建筑与铺陈,恐怕很少是为了享受, 重要的是它所起的宣传、威慑作用,说穿了也不外是舞台上的一些道 具。几千年来,中国的老百姓就一直生活在这样的教导与威胁之中。只 能在远处遥望龙楼凤阙的蚁民,深感住在“天子脚下”的幸福;竟能厕 身于太和殿中的幸运者,在“天威咫天”之下,其只能匍伏在地叩头如 捣蒜,当然更是毫无疑议了。故宫里的许多殿阁,尽管花样繁多,其实 不过是一些放大了的四合院。住起来不免会感到单调乏味,也并不舒适 的。皇帝不是白痴,自然也懂得这缺陷。明朝的正德帝就住不惯,常年 在外面“旅行”,康熙、乾隆的多次“下江南”,显然也不全是为了调查 研究民间疾苦。一个明显的证据是,他们在号称“天堂”的苏杭看到的 许多私家园林精品,就被一一指定重建,搬到北京来了。他们用极大的 兴趣营建了规模宏丽的皇家苑囿。他们自己用避暑、避寒的理由,长时 期地住在这些行宫别苑里,日常办公也不例外。留在故宫“大内”里的 时间其实是很少的。人们觉得有趣的另一处地方是皇帝大婚的所 在。——坤宁宫。这是几间大型四合院的北房。窗上装着大块的玻璃。 要看,只能通过这窗子。可惜里面光线太暗,看起来很吃力。我看了半 天,只见有一只大木床,床边放着一块大屏风,上面写着大“喜”字。 还有一些陈旧的仪仗,此外,什么都没有了。我想,不只是我,经过这 里的游客都会有些失望的。后来曾经问过一位在故宫博物院工作的朋 友,他说这里也是按照当时的原状恢复陈列的。我却还是不敢相信。皇 帝结婚,难道就是这样简单、朴素(简直是有些寒伧了)的么?这是不 可想象的。我想,这种地方的陈列,也应该很好地下一番考证、复原的 功夫。同时还应该给参观者以更好的观赏条件。人们自己是会从中得到 应有的知识和结论的。希望看得仔细,以便在梦中照样扮作皇帝结婚, 取得满足的人,大概今天是不多的。(有删节)溥仪和他的小朝廷的改 选,是在另外的场合,用另外的方式最后完成的。完全不是“优待清室 条件”的功劳。故宫实在是一个好地方。人们是可以从这里学到很多知 识的。不过需要一副清醒的头脑和观察事物的方法。十年动乱中间,许 多坏种在干种种坏事时,他们手中的“武器”好像就都是就近从故宫的 废品仓库里搬出来的,不过许多人没有辨识出来。这就说明,我们对故 宫的认识还很肤浅,参观游览的方法还不对路。这一切,都是应加改进 的。
作品鉴赏 黄裳的《花步集》是一本纪游文集,作者运用其丰富的 史地知识和优美文笔,把山川、历史、人物三者自然地糅合在一起,成 为一部独具一格的散文集。在这里,收集了包括“苏州的杂感”、“湖上 小记”、“白下书简”、“京华十日”四辑近四十篇文章。这本散文最大的 特点,是把现实的纪游和历史的典故交织起来,从而获得一种思考,一 种深度。例如,《故宫》一文写过去来过好几次故宫之后,事隔20多年 的重游。作者交叉描写过去与现在留下的不同印象,他想到今天的故宫 已经很难找到过去的痕迹,尤其是说今天没有谁真的看到过这里真正 出现过的场面了,记载朝仪的古书也语焉不详。作者夹叙夹议,把读者 从眼前的故宫引向古今历史的深入思考。他说太和殿等许多地方的建 筑与铺陈,恐怕很少是为了享受,重要的是它所起的宣传作用,这种透 彻是有历史根据的。看了故宫的许多殿阁,作者说尽管花样繁多,其实 不过是一些放大了的四合院,因此推断皇帝也不免会感到单调乏味,也 并不舒适的。这样的议论与众不同,他却是对历史的一种深刻阐释。作 者对于坤宁宫的陈设提出疑问,表明了对于历史真象的兴趣。最后,作 者得出结论说,游故宫,需要一副清醒的头脑和观察事物的方法。我们 看到,作者正是使用了这样的方法,而成就了这篇很富于启示性的游 记,成就了一篇用深邃的历史眼光来看故宫的游记。《富春》一文是一 个典型的黄裳纪游体,渊博的历史地理知识,透彻的对于世态人情的洞 察,以及写山描水的文学才能,都在这里得到充分体现。散文娓娓道来, 从容不迫,引人入胜。作者从《六朝文絮》、《水经注》、《富春居山图》 以及郁达夫的散文《钓台的春昼》引入,兴味盎然地叙述了游览过程, 听了之后,令人神往。尤其是寻访钓鱼台的经过,更是记得不同寻常, 这是因为作者头脑里总有一个具体的历史参照。散文最后写到范仲淹 的《严光生祠堂记》和他的《钓台》诗互相参照,澄清了人们对于范仲 淹的理解,并最终对于作为隐士的严子陵作了肯定的评价。可以看出, 作者写这样的散文,耗费了心血,饱蘸了感情,很有内在的驱动力和动 因。这样,这篇很长的散文才得以一气贯注,而读这样的散文,人仿佛 就经历了一个感情历程,就仿佛从六朝到今朝走了一遭,不仅尽可能地 寻找了历史的真象,也增强了对于历史的理解,而最重要的,是这种理 解是具体的,有血有肉的。现在我们要问:黄裳所写是什么样的游记呢? 或者问:黄裳的写景文字是怎样获得了生命力的呢?对此问题,作者回 答说:不论怎样美妙的自然景物,如果离开了人类的活动,也将是没有 生命的。从来就不曾读到过纯粹的写景文,用照像机拍下的风景片那样 的东西,在文字中是并不存在的。看画时爱读题跋,游园时留心匾对。 面对湖山,也总是时时记起一些赶也赶不开的历史人物与故事。我们从 黄裳散文中看到的,是动态的山水名胜画,是立体的空间,又是随时寻 找和思考的古迹。就在这古今交织、景物与典故的交织中,表现了散文 的魅力。作者说他时时不能忘记过去,经常会感到“历史的重载”的沉 重分量。今天发生的事,明天就成了历史。事情就是这样的。在社会变 革急遽的时候更是如此。有时也为无力即时进行咀嚼、思考、判断而产 生困惑。即使如此,作者还是在散文创作中不断进行思索,时时得到新 的认识,并从中感到快慰。这就是黄裳散文的历史性和思考性特征。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