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冰心,现代著名女作家。原名谢婉莹,1900年10月5 日生于福建省的福州。1901年移居上海。1914年进入教会学校北京贝 满女子中学。1918年毕业,进入协和女子大学。1919年“五四”运动 爆发,转入燕京大学文学系学习。1923年从燕京大学文学系毕业,得 到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奖学金,赴美国学习英国文学。1926年毕业 回国,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女子文理学院任教。抗战时期,曾到昆 明和重庆。1946年,到日本,在东京大学教授“中国新文学”课程。1951 年回到祖国。1954年以来,被选为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60 年被选为中国作协理事,1978年被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 1921年,由文学研究会出版了小说集《超人》,诗集《繁星》; 1926年, 北新书局出版了诗集《春水》和散文集《寄小读者》;1932年,北新书 局出版了《冰心全集》。195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人民出版社和 天津百花出版社分别出版了小说、散文集《冰心小说散文选》、《归来以 后》、《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小桔灯》等。主要翻译作品有: 泰戈尔的《园丁集》、《吉檀迦利》,凯罗·纪伯伦的《先知》等。
内容概要
关于男人(节选)
四十年前我在重庆郊外歌乐山隐居的时候,曾用“男士”的笔名写 了一本《关于女人》。我写文章从来只用“冰心”这个名字,而那时却 真是出于无奈!一来因为我当时急需稿费;二来是我不愿在那时那地用 “冰心”的名字来写文章。当友人向我索稿的时候,我问:“我用假名可 不可以?”编辑先生说: “陌生的名字,不会引起读者的注意。”我说: “那么,我挑一个引人注意的题目吧。”于是我写了《关于女人》。我本 想写一系列的游戏文章,但心情抑郁的我,还是“游戏”不起来,好歹 凑成了一本书,就再也写不下去了。在《关于女人》的后记里,我曾说: “我只愁活不过六十岁”。那的确是实话。不料晚年欣逢盛世,居然让我 活到八十以上!我是应当以有限的光阴,来写一本《关于男人》。病后 行动不便,过的又是闭居不出的日子,接触的世事少了,回忆的光阴却 又长了起来。我觉得我这一辈子接触过的可敬可爱的男人,远在可敬可 爱的女人们之上。对于这些人物的回忆,往往引起我含泪的微笑。这里 记下的都是真人真事,也许都是凡人小事。(也许会有些伟人大事!)但 这些小事、轶事,总使我永志不忘,我愿意把这些轶事自由酣畅地写了 出来,只为怡悦自己。但从我作为读者的经验来说,当作者用自己的真 情实感,写出来的怡悦自己的文字,也往往会怡悦读者的。
我的老伴——吴文藻 (节选)
这里不妨插进一件趣事。1923年我初到美国,花了五块美金,照 了一两张相片,寄回国来,以慰我父母想念之情。那张大点的相片,从 我母亲逝世后文藻就向我父亲要来,放在他的书桌上。我问他:“你真 的每天要看一眼呢,还只是一件摆设?”他笑说:“我当然每天要看了。” 有一天我趁他去上课,把一张影星阮玲玉的相片,换进相框里,过了几 天,他也没理会。后来还是我提醒他:“你看桌上的相片是谁的?”他看 了才笑着把相片换了下来,说:“你何必开这样的玩笑?”还有一次是一 个阳光灿烂的春天上午,我们都在楼前赏花,他母亲让我把他从书房里 叫出来。他出来站在丁香树前目光茫然地又像应酬我似地问:“这是什 么花?”我忍笑回答:“这是香丁。”他点了点头说:“呵,香丁。”大家 听了都大笑起来。婚后的几年,我仍在断断续续地教学,不过时间减少 了。1931年2月,我们的儿子吴平出世了。1935年5月我们又有了一 个女儿——吴冰。我尝到了做母亲的快乐和辛苦。我每天早晨在特制的 可以折起的帆布高几上,给孩子洗澡。我们的弟妹和学生们,都来看过, 而文藻却从来没有上楼来分享我们的欢笑。在燕大教学的将近十年的 光阴,我们充分地享受了师生间亲切融洽的感情。我们不但有各自的学 生,也有共同的学生。我们不但有课内的接触,更多的是课外的谈话和 来往。学生们对我们倾吐了许多生命里的问题:婚姻,将来的专业等等, 能帮上忙的,就都尽力而为,文藻侧重的是选送学社会学的研究生出国 深造的问题。在1935年至1936年,文藻休假的一年,我同他到欧美转 了一周。他在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到处寻师访友,安排了好几个 优秀学生的入学从师的问题。他在自传里提到说:“我对于哪一个学生, 去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学校,跟谁为师和吸收哪一派理论和方法等问 题,都大体上作了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安排。因此在这一年他仆仆于各 国各大学之间的时候,我只是游山玩水,到了法国,他要重到英国的牛 津和剑桥学习“导师制”,我却自己在巴黎住了悠闲的一百天!1937年 6月底我们取道西伯利亚回国,一个星期后,“七七事变”便爆发了!
追念闻一多先生 (节选)
我虽然和一多先生见面的次数不多,但他在我的脑中是个很熟的 熟人。吴文藻和他是清华同学,一多先生的同学和朋友,差不多我都认 识。从他的和我的朋友的口中,我不断地听到他的名字,和他的名字一 同提到的,往往是他的诗,更多的是他这个人!他正直,他热情,他豪 放,他热爱他的祖国,热爱他的亲朋,热爱一切值得他爱的人和物。他 是一团白热的火焰,他是一束敏感的神经!他自己说过:“诗人应该是 一张留声机的片子,钢针一碰着他就响,他自己不能决定什么时候响, 什么时候不响。他完全是被动的。他是不能自主,不能自救的。”所以 他的诗就是他的语言,就是发自他内心的欢呼和呐喊,不过他的呼喊, 是以有艺术修养的、有节奏的“跨在幻想的狂恣的翅膀上遨游,然后大 着胆引嗓高歌” 出来的!
作品鉴赏 冰心是文坛前辈,从“五四”时期开始写作,迄今而仍 然充满创作的活力。一个德高望重的年事很高的与世纪同龄的女作家, 写了一本以《关于男人》命名的书,多少有一些使人惊异。读者当然不 会认为这里有弗洛伊德学说的心理含义,但是这题目又确实打眼。不 错,在40年代,冰心曾经写过一本以《关于女人》为题目的书,但那 时作者急需稿费,里面写的是游戏文章。而现在我们看到《关于男人》 这本书里,所写的人都是对于冰心来说很重要的,可以说都是从记忆的 深处发掘出来的,这里写出来的是作者很深的感情牵挂。然而,除了与 丈夫的关系之外,作者都没有从男人女人的角度看待人,也没有从男性 女性的性的角度评价人。那么,到底作者为什么取了这样一个惹人注目 的题目呢?不排除这个题目可能是一些出版家的建议,但是,在冰心这 方面,她是有感触、有思考的。她说:“我这一辈子接触过的可敬可爱 的男人,远在可敬可爱的女人们之上。”这席话更是直率得有一点骇人 听闻了。西方和中国的女权主义者肯定要反对这个说法了。就算通常的 读者也恐怕会想不通,女人怎么就比男人低呢?不是说妇女半边天吗? 幸好这话是由87岁高龄的德高望重的女作家说出来,她的诚实,她的 阅历,她的见闻,她的体验,都在支持她的见解。但是虽然她不是要贬 低女性,而是对女性提出希望,因为她自己就是女性。所以,冰心是通 过写男人来对妇女提出殷切希望,这希望我想在中国妇联的口号中也 达到充分体现:自尊、自强、自爱、自重。尤其是在商品经济的情况下, 妇女更容易受到伤害,也就更容易沉沦。这样看来,冰心这本回忆往事 的散文,就有很深的现实教育意义了。然而,冰心的本意,又不是为了 教育什么人。冰心说她写的都是些凡人小事,轶事,她之所以愿意把它 们自由酣畅地写了出来,“只是怡悦自己”。我敢说很多人一听这话就会 跳起来:文章是载道的,是经国之大业,怎么能说只是怡悦自己?我们 记得,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写作首先是为了自己,然后再为了别人。 艾青说过:写作先通向自己,然后再通向别人。冰心在说过写作“只是 为了自己”之后,紧接着又说“但从我作为读者的经验来说,当作者用 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来的怡悦自己的文字,也往往会怡悦读者的。”这 就是说,冰心用她长期积累的写作经验告诫我们:要辩证地来理解创作 动机与效果之间的复杂关系。文学作品的创作和接受,都是按照自己的 规律来运行的,而不以人的主观意志或良好愿望为转移。总之,冰心的 散文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怡悦自己的文字,以 及自由酣畅的行文风格。冰心在这本散文集里,发挥了这种特长,尤其 是其中回忆丈夫吴文藻、同学闻一多、师辈叶圣陶的文章,都是至性至 情的散文。吴文藻的执著于学术的书痴的形象,十分感人。读了之后, 谁都会想:这样诚实厚道而又具有献身精神的书呆子,怎么会是反党反 人民的右派分子呢?然而,冰心的本意并不在申诉这段冤屈,她只是回 忆丈夫的“可敬可爱”的种种事迹。从冰心回忆闻一多的文章,我们看 到高龄的她仍然是充满活力和多思的。令人有些惊讶的是,她在事隔六 十年之后,她还记起了闻一多在1926年一篇文章里的一段话:诗人不 能决定自己什么时候发声,什么时候不发声,他完全是被动的,他是不 能自主,不能自救的。决心之所以记起这些话,是因为晚年的她又面临 了这个问题。她发现,她与闻一多的体会太一致了:一个说不能自己决 定,不能自主,不能自救,一个说只为怡悦自己,只知自由酣畅地写。 然而,他们二人都是我们民族伟大的知识分子,都是人民的作家。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