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靳凡,女,原名刘青峰。出生于40年代中期,山西人。 60年代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后因故转入中文系,文革期间毕业,分 配到贵州省某县城中学当教员。1973年,调到郑州大学中文系任教。 1978年,转入中科院自然辩证法通讯社,该单位现改为中科院科技政 策与科学管理研究所,作者为副研究员。作者在文学上的成就,除《公 开的情书》外,还有1986年在《走向未来》杂志的第二期上,以靳凡 笔名发表的《太阳岛的传说》。该作者最有影响的成就不是在文学领域, 而是在社会科学领域内。她的论著有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走向未来 丛书”之一的《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自己》,还有与他人合作的《兴盛的 危机》、《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新十日谈》、《问题与方法》 等。
内容概要 老久、老嘎、老邪门,都是文革期间毕业的大学生。老 久在某山区一家工厂的实验室工作;老嘎,是一位画家;老邪门,下放 在一个农场里。在那个摧残科学、真理沦丧的年代里,探索真理,追求 理想,对祖国未来的使命感,共同的事业心,使三位青年人成为最亲密 的朋友。真真是老嘎大学里的同学,毕业分配到西南山区一个小镇的一 所中学教书,接受“再教育”。文革中她的坎坷经历,以及被禁锢着的 现实环境,使这位热情、豪放,真诚而挚着的姑娘,在对人生意义的探 索中,感到非常的迷惘和苦恼。老嘎,借插队待分配之际,背着画板, 进行了长达四个月的旅行,从社会生活和大自然中寻找创作的灵感和 艺术的源泉。在山区早春樱花盛开的时候,老嘎来到了真真这里。他向 真真讲述了他的朋友们在艰难的情况下,依然坚定地进行着勤奋的学 习、工作和探索的情况,使不甘沉沦的真真受到了极大的震动。老嘎鼓 励真真,干一件具体的事情,指出她缺少的就是行动。他把老久的哲学 笔记留给了真真,让真真与老久通信。同时,老嘎在给老久的信中,向 他描述了真真的性格和她的处境。老久接到真真的信后,心中掀起了强 烈的风暴。真真的激情和对自由的追求,激动着老久,唤起了他对理想 生活的向往。他爱上了真真。可与此同时,老嘎也深沉而痛苦地爱着真 真。然而,老嘎的父亲在美国开饭馆,出身、地位、经历以及严峻的现 实,沉重地压迫着老嘎,他感到自己被现实抛离得很远,使他不能勇敢 地去爱真真。他在给老久的信中,发出了痛苦的呼声:“爱这样的人,才 是真正的爱。我却不能了,永远不能了。”“我为你祈祷,希望你能尊重 这种崇高的感情,给他知识、力量和幸福,吸引她参加到为祖国的未来 而奋斗的伟大行列中来。”老久认为自己没有权利隐瞒老嘎对真真的 爱,于是,便把老嘎那封痛苦的信和自己倾吐爱情的信一并寄给了真 真。以往的经历和现实的障碍,使真真陷入了巨大的矛盾之中,她向老 久讲述了自己的经历……真真是个高干子女,在著名学者的姨父家长 大。优裕的环境,培养了真真纯洁、敏感、热情、豪放的性格。“文 革”使她变成了“黑帮子女”,被剥夺了做人的尊严。在被专政批判期 间,一个工人的儿子石田爱上了他,专案组的高年级同学童汝,给了他 同情和帮助。可石田是个市侩,一心只追求金钱和地位。“他的生活理 想,可以在一个安分守己的姑娘和一条笔直的裤线上得到满足。”真真 不爱石田,庸俗和自私的生活情趣,只是对他有一份感激之情。而童汝 是个“精神流氓”,他不仅在政治上投机,而且在生活上非常卑鄙地让 真真与石田结婚,与他保持一种情人的关系。童汝的无耻,使真真在又 一次巨大的精神创伤下“面对现实”,接受了石田的爱,并答应与他结 婚。“似乎甘愿与他凑合一辈子”。这时,老久和老嘎闯入了她的生活, 她的心中出现了新的光明。共同的追求,心灵的相通,激动着真真,她 内心深处热烈地爱上了老久,她面临着人生的重大抉择。真真给石田写 了信,要求断绝他们的恋爱关系,可得到的却是石田的沉默。真真的哥 哥也谴责她“背信弃义”“朝三暮四”。这并没有动摇真真追求理想爱情 的决心。当真真终于收到了石田用血写成的文字,他以自杀相威胁的时 候,善良的真真犹豫和胆怯了。她害怕承受伤害一个爱着她的好人的精 神负担,她又是那么真挚而强烈地爱着老久,她坠入了一个痛苦的旋 涡。老久用自己在现代科学和哲学领域的理论探索,献身于事业的顽强 精神、祖国的召唤和历史的责任启发和鼓励真真,并尖锐地分析了真真 的弱点,要真真投身到理想的事业和爱情中来,使自己坚强起来,不用 爱情去做宗教式的殉葬品。要她像战士一样,摆脱“生活的镣铐”和 “感情的酷刑”,保持一种“逼人的锋芒”。真真在老久的启发下意识到, 他们正面临着一个大动荡的年代,人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蓬勃发 展,使整个民族和个人都面临着挑战,作为这一代青年,他们对祖国和 人民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她没有权利沉溺于个人的精神情感中,营 建一种所谓的个人美德。她终于坚定地选择了老久,决心和他的朋友们 一起,把自己的生活和爱情都投入到为祖国的富强、科学的进步这一伟 大的事业中来。老嘎怀着对真真深深的爱情,对朋友的友谊和热望,吞 下了自己的痛苦,大胆地促成了真真与老久的爱,他真诚地祝福他们, 他在给真真的信中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更动人的基于事业的爱 情,也没有比这更崇高的由爱情结合起来的事业了! 这才是我们的未 来!”他以更加勇敢而坚韧的步伐,“登上了漫长的旅程,重新开始了心 儿的歌唱”……
作品鉴赏 《公开的情书》是一篇书信体小说,由四十三封书信组 成。写于70年代后期,作者根据她与爱人及朋友们的通信,创作整理 而成。当时名为“小红书”,以手抄稿和打印稿的形式,在青年人中间 悄悄流传。1979年,正式刊登在杭州师范学院的学生刊物《我们》上。 1980年1月,在文学刊物《十月》上第一次公开发表。小说一发表,就 引起了社会、特别是青年读者的强烈反响,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的呼声 都是非常尖锐的。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一部思想上和艺术上有独创性 的作品”,它“鼓舞了人们前进的勇气”,“像一道理想的闪电,拨亮了 他们心灵中将要熄灭的火焰”。认为,小说的主人公们“寻找的才是真 正的友谊和爱情”。也有人把小说看成是“写三角恋爱的,”是在“宣扬 一种损人利己的道德观”。这篇作品之所以能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就是 因为它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真实地塑造了那一代青年的不同典型, 表现了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作品真诚地探索了新一代人在理 想、事业、道德、生活、爱情上所面临的许多尖锐的问题。小说背景是 在70年代初期,祖国正席卷在一场动乱的风暴之下,真理沦丧,科学 受到践踏,祖国的出路在哪儿?人生的价值在哪儿?徘徊、挣扎、失望、 迷惘,一些人堕落了,成为丧失灵魂的骗子和市侩,如小说中的童汝和 石田这类人; 还有一些人在沉重的现实面前进行着冷静的思索和顽强 的探求,用科学文化武装自己,去把握真理的光芒,如老久、老嘎、真 真、老邪门等。《公开的情书》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塑造了这样一批性格 各异的青年典型。通过他们在大动荡的时代面前所选择的截然不同的 人生态度,告诉读者,祖国的未来是有希望的,这希望寄托在像老久和 他的朋友们一样的,在艰苦的道路上为祖国进行着不断地探索的一代 青年身上。小说也是始终借此,贯穿着一个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理 想主义精神的主旋律。而作品又把这一旋律紧密结合在以真真为中心 的爱情纠葛之中,通过童汝、石田、与老久、老嘎、真真两类人对爱情 完全不同的追求方式,表现了两种世界观的根本冲突。真真真诚、善良、 纯洁、豪放的美好性格,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作品某种理想境界的象征。 老久和老嘎对真真的爱,是对理想、事业、和真理的追求的一种表现。 而真真与童汝和石田的决裂,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理想的决裂。作品 告诉人们,这种决裂才是更合乎道德的,而如果真真与石田苟且凑合下 去,才是真正不道德的。作品大胆地提出了,新时代应有充满新思想、 新道德的爱情标准,“这个爱情法则要求双方思想的基本一致。共同的 爱好,共同的志向、共同的斗争才能使共同的生活充满乐趣,才能使人 生和爱情的意义得到体现。建立在这样基础上的爱情才是崇高的、纯洁 的、动人的。”在那个人性、人情、特别是爱情都深为禁区的时代,作 品中就提出如此大胆的命题,也是使这篇小说能够产生重大的影响的 原因之一。作品在写法上,采用的是书信体的形式,一方面有益于作者 意图的抒发,另一方面,也使小说流于直白,作为小说,缺乏动感。但 这些,都不影响这篇作品成为一篇思想内容深刻、感人至深的文学佳 作。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