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书记》主要内容
这是一部相当可读的、又不乏思考及让人很自然地联想到“现实”的小说。就整体而言,小说的传达方式及洞察现时中国人生存处境的思路虽然旧了一点,但隐含其中的精神呼唤却是实在的、强劲的、富有相应的冲击力的。一部讴歌改革的长篇小说能写到如《省委书记》这般“好看耐读”,不下点儿功夫,或少有“卷入现实”的精神及主动参与时代变迁的气度,是难以赢得当下这种成功的———尤其是作者所倾注的激情,以及那种在创作上坚持的大众化与严肃性的结合,更使小说呈现出一种在纷乱中护卫自我的特点。尽管小说的写法之类所留下的传统旧痕多了一些。
我说的传统旧痕,主要是指小说的某些模式化倾向:从人物关系、特别是正反面角色的设置到以家庭群落为主轴线索的营构方式,直至那种从理性推断上认定为必然的“光线比例”的刻意安排。当然,还有小说描写中所透露与弥漫的、在当今国企改革进程中很时兴的“长子情结”……诸如此类,从中都可以感觉到一些在当下“改革小说”中常见套路的味道。这部被题名为《省委书记》的长篇,很能给读者留下满腔热忱讴歌“省委书记”的印象,而事实上也是小说的叙述目标之一,但同样可以认定为事实的是,表现国企改革的艰辛及前行可能,才是小说创作重要而直接的意图。小说的传达对象是K省老工业基地大山子———大山子是超大型国企,曾为中国的工业发展挑过大梁,其非凡的贡献及历史辉煌,也使大山子成为诞生“省委书记”的摇篮;大山子是名副其实的共和国经济的“长子”。可在今天,“长子”的处境可谓困难重重、举步维艰。于是,挽救或通过扶助而重振大山子的雄风,也就成了小说主人公们的神圣使命。所谓“长子情结”,就是这样一种带点儿感情色彩的思维方式。然而,感情是感情,规则是规则;感情是替代不了规则的。特别是在当今这样一个严酷的、必须与市场经济接轨的大变革时代,“长子情结”也许是值得我们作一番深入推敲的。
《省委书记》的“内容简介”称,这部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以省委书记贡开宸为代表的三代省委书记形象”,其实,小说中的“省委书记”只有一个,那就是贡开宸,而其他“省委书记”不是早已离退,就是还在孕育之中:小说的结尾交代说,大难不死的马扬当选为K省的“省委书记”,但这只能是另一部小说的描写内容了。马扬是何许人?他就是大山子的领导者与改革者。虽说《省委书记》满腔热忱地歌颂了省委书记贡开宸的勤政廉洁与忠于职守的崇高品格,但就整体阅读印象而言,让人难忘、也让人回味再三的人物,还不是“省委书记”,而是置身于改革前沿的马扬。《省委书记》是一部写改革的小说,而这部小说所企图传达的改革的艰难及不得不承受的各式各样的阵痛,以及改革者必须具备的开拓精神与忠于信仰的人格力量,大都是经由马扬的个性刻画而获得实现的。但无论怎样说,《省委书记》之所以“好看耐读”,在很大程度上确是因了人物个性刻画不回避现实矛盾或人物命运走向很能牵动人心的缘故,尤其是马扬、贡开宸们所经受的风风雨雨及沉重压力,很实在地能让人感觉到改革征程的泥泞与风险,以及那种前所未有的新的挑战———这里所说的挑战,当然不止于单纯的产业结构或管理体制的重新设定,说到底还是来自人本身,譬如制造大山子“黑洞”的那些人,其中也包括共产党内部的诸如K省省委副书记宋海峰之类的那些人,而这部小说值得举荐的长处,也正是在于作者把改革中的冲突、艰险、忧患,乃至严酷的境遇摆到了读者的面前。小说所显示的胆识,应该说是很值得称道的。而且,所谓大山子作为中国工业的“长子”,其改革仍属于那种正在发生中的“现实”,这就更添增了《省委书记》的创作难度。
省委书记读后感
今年4月利用业余时间阅读了作协副主席陆天明的代表作《省委书记》,其实这是一部多年之前的作品。
阅读这部作品的动机是想要了解这种大题材,大构思,出场人物众多的作品是如何架构的,是怎样行文的,人物性格的和形象是如何雕琢的。
作品的情节其实挺简单的,在省委书记的支持下,核心配角马扬在K省的大山子市克服重重困难发起了一场大型国企的改革,并取得了圆满成功。在这一过程中,省委书记一手策划并铲除了深藏于组织内的一个腐败集团。
因为作品埋设了一条主线和一条副线:大型国企改革和反复斗争,所以无论出场人物有多少,都不会显得混乱,主角的省委书记永远是突出的,第一配角马扬只是作品中的核心人物,他遮掩不了主角的戏份和光芒。
在人物性格和形象的雕琢方面,第一配角马扬永远都是那种敢拼敢杀的勇猛个性,同时也能在冲锋陷阵过程中展示出敏锐思维,才识过人的一面。
作品对于主角人物省委书记的刻画则基本上是通过谈话,开会,打电话以及与家人相处这些细节来凸显的。这种手法既能若隐若现地突出主角的神秘感,以及手握重权的形象,还能凸显出主角大手笔谋划能力,以及对局面的掌控能力。
整体而言,在笔者看来,这部作品值得一读。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