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中白灵的人物形象是怎样的分析
《白鹿原》是文学史上的制高点,在书中通过构建一个具备乡土气息的环境,将20世纪的历史变革进行演示。其中在书中塑造了多种生活在男权宗法世界之中的女性,并从多个角度概述了女性的血泪史,这不仅表现出了作者对当时社会中女性生存的关注,并且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是对女权主义的理想呼唤。其中白灵是白鹿原上最为典型的形象,同样也是女性叛逆者的主要代表,她的出现如一抹朝霞照亮了久受思想摧残的白鹿原,为阴暗的世界带来光明。
一、白灵形象之一――对现实世界的反抗
在《白鹿原》中白灵所表现出的对现实世界的反抗体现在爱情至上,从整体角度分析,白灵是一位有着新思想与新智慧的新时代女性,在传统婚姻面前她表现出的果断与坚定在当时社会中被看作叛逆。白灵的爱情观是构建在心灵层面的,并非来自于伦理道德与金钱,与其他女性人物不同,白灵在爱与不爱、选择与不选择之间毫不含糊地选择了自己的婚姻道路,此外,与鹿兆鹏不同的是,白灵并非利用逃避的方式反抗父亲给予的婚姻压力,而是利用果断拒绝的方式,将属于自己的婚姻把握在自己的手里[1]。
此外,在《白鹿原》中作者所描述的白灵具有反抗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对不公平社会秩序的反抗,在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时候,白灵与自己的爱人鹿兆海采取抛硬币的方式选择自己的政治选择,白灵选择了国民党,鹿兆海选择了共产党,但是国共分裂以后,国民党的部分行为刺激到了白灵,在认清现实之后白灵选择了共产党。其中白灵在选择共产党的时候不仅展现出了一种政治觉悟,并且是不掺杂个人情感的一种行为[2]。在《白鹿原》中朱先生不止一次的描述过白灵的眼睛,在这双眼睛肿透露着生机、善良、智慧与勇敢,她眼中所散发出的光芒能够震慑人们的心灵,可以说白灵是传统时代中最为优秀的典范,她不甘于被命运屈服,在头脑清醒中逃离家族,参与社会,展现出了大无畏的精神与信仰的力量。
二、白灵形象之二――对宗法灵魂的叛逆
在陈忠实《白鹿原》中很多女性被男权通化与殖民化,比如白灵的母亲仙草便是按照传统时代男性需要制定出的母性形象,白家是白鹿原中的名门望族,是宗法之家,而在这个家族中第一个叛逆者便是白嘉轩的爱女白灵,因为在白嘉轩的疼爱下,白灵不仅避免了缠足之苦,并且也成了白鹿原中第一个进入私塾读书的女孩子。或许是在时间的推移上,也或许是内心精神的指引,在读完私塾之后白灵偷偷跑到西安城投奔自家亲戚,并以死威胁自己的父亲,要求读书。另外,在年岁的不断增长下,白嘉轩为其许下一门亲事,而白灵却用一封信道出了自己的想法,并离开了生活的白鹿原,投入了革命事业之中,并且还因政见不同,与鹿兆海选择分手,而选择与鹿兆鹏共同完成党所赋予的使命[3]。
三、叛逆引发的悲剧分析
似乎所有文学作品中出色的女性都被安排惨死的解决,在《白鹿原》中白灵的结局也不例外。从整部小说的主线分析,白灵最后的死亡与自己的反叛有着密切的联系,简而言之便是叛逆所引发的悲剧。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分析,曾将的叛逆者是今天的胜利者,但是白灵的死亡又是带有怎样的色彩?笔者认为党内斗争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白灵的死亡,或许是因为受到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也或许是受到人生观的影响,白灵的叛逆以及逃脱均逃不出白嘉轩的预料,白灵无法语料未来的发展,在这一点上与父亲白嘉轩与朱先生相比,可以看出当时男权社会对女性的蔑视。
另外,白灵叛逆所引发的悲剧是现代文明的影响,现代文化与现代文明唤醒了白灵的社会责任意识,她不想局限于贤妻良母的角色,在受到文化教育之后她形成了爱憎分明的意志[4]。但是在当时社会的发展趋势下,叛逆者往往会违背权势者的意志,从而会落到比较悲惨的境地,而且白灵在活动领地以及思想文化中也挑战了男权社会,她的死亡带有十分典型的女性主义。
白灵的死并非是偶然的失误,朱先生曾经对她说要时刻提防自己左右的黑洞,在白灵的生长中她避过了很多危险,但是人终究不是一帆风顺的,就是陈忠实所说:关于我们这个民族命运的思考。从更深度进行思考,男权社会中的宗法制度做形成的思想体系在社会中始终存在,即便在当前新社会中也存在其影子,虽然在《白鹿原》中白灵的形象并没有像田小娥等人那般复杂,但是却都体现出了女性对封建社会的一种反抗,对新社会的一种憧憬[5]。
白灵临死之前在囚窖里嚎叫了三天三夜,这是白灵在面对死亡时所表现出的大气凛然,同样也是书中所描述的白鹿精灵所带来的傲气。当然,正是白灵不屈不饶的斗争精神让她收获到了爱情与事业,她是白鹿原上的叛逆者,也是中华民族女性代表的叛逆者。
四、结语
《白鹿原》是文学史上的重要书籍,该书的出版推动我国文学迈向新的制高点,在书中作者用朴实的手法描述了白鹿原上所发生的故事,并用简练的笔法描绘了充满斗志的女性人物。在书中以白灵为主的女性形象如一道闪电,撕破了封建社会的黑云,并且展现出了对理想社会的一种追求。总而言之,在书中的描绘中,人们渴望理想社会,渴望白鹿为人们带来祥和与安康。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