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梅森《人民的名义》写作背景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坚持铁腕反腐,从严治党。在这场关系着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硬仗中,中央立下了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和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大仗之初,习近平总书记便提出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的根本之策。此后,中央“打虎”的力度愈来愈深,“下无死角、上无禁区”,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而如何在文艺作品中,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正面观照党和国家的现实政治生活,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便显得尤为重要且迫切。《人民的名义》就为这一领域的文学写作填补空白。
2014年,周梅森被卷入徐州一家地方银行的股权纠纷官司中,他表示自己数年前成为该银行隐名股东,不料被代持公司违规抵押,该公司资金链断裂后,代持的这部分股权也被银行查封。手持股权证的周梅森由此陷入一场股权纠纷官司当中,涉及金额高达4000万元。这场官司也激发周梅森的创作灵感,终于将写写停停6年之久的小说《人民的名义》成稿。 《人民的名义》中赵德汉这个角色的原型是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魏鹏远,其他人物都没有原型。 这名“亿元司长”在2014年被逮捕时,检察机关在其家中搜查出现金两亿余元,成为建国以来检察机关一次起获赃款现金数额最大的案件。周梅森将魏鹏远被带走时,执法人员从北京一家银行调去16台点钞机清点当场“累”得烧坏4台的情节,真实地反应在了作品中。
《人民的名义》的鉴赏
人民名义的虚与实是官场的试金石。人民名义的实是人民的福,人民名义的虚是人民的祸。中国共产党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宗旨。正是有了千千万万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抛头颅洒鲜血才换来了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和社会发展那么快,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那么大,可是人民群众依然在抱怨。关键的是由于政治生态出了问题,官场出现了腐败。《人民的名义》虚拟了某省一场上上下下的反腐斗争,处处折射了现实的身影。这影子,不仅是对真实案例的取材和文学化,更深层次的,是对人性、对世道人心的透视。小说塑造的老检察长陈岩石、省检反贪局长侯亮平等正面人物,对他们来说官场是一个锻炼人的大熔炉,在这里可以百炼成钢,更为坚实。而对省公安厅厅长祁同伟、省委副书记高育良等贪官而言,官场就是魅惑人的名利场,在这里可以结党营私,自谋私利。官场是他们人生的舞台,是社会的放大镜,极致地袒露了人性的种种。老检察长陈岩石心里想着群众,敢举起一把老骨头当火炬,用自己实际行动践行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诺言。侯亮平临危受命,敢于虎口拔牙,同腐败作你死我活的博弈,力量源于把“人民”作为依托,放在心上,时刻牢记检察官“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誓言。而高育良之流则把“人民”二字挂在嘴边,脱口而来,大言不惭;把“人民”作为名义,作为弄权上位的广告词和争权夺利的遮羞布。
中国的改革浩浩荡荡,每个人都身处洪流之中,其中有人因为自身的努力幸运地站在潮头之上,潮头之上风光无限,诱惑无限,但也风险无限,就看如何把握。有的人顶住了,有的人倒下了,有的人前行了,有的人后退了,差异与分别,就在于人性的放纵与操守,信仰的放弃与坚守。腐败最严重的问题不是贪了多少钱,而是人的堕落,是世道人心的失落。腐败分子并不是魔鬼,也是有血有肉的,就因为一个贪字,最后落得家破人亡。两类人物,两种选择,两种结局,真正的试金石与分水岭,仍然是“人民”。侯亮平与祁同伟、高育良等人的不同命运结局,告诉读者一个永恒的真理:真心实意为人民的,人民始终是其坚强的后盾;而虚与委蛇人民的,人民终究会将其唾弃。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