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和李中丞慈恩寺清上人院牡丹花歌》咏牡丹诗鉴赏
王建
澹荡韶光三月中,牡丹偏自占春风。
时过宝地寻香径,已见新花出故丛。
曲水亭西杏园北,浓芳深院红霞色。
擢秀全胜珠树林,洁根幸在青莲域。
艳蕊鲜房次第开,含烟洗露照苍苔。
庞眉倚仗禅僧起,轻翅萦枝舞蝶来。
独坐南台时共美,闲时古刹情何已。
花间一曲奏阳春,应为芬芳比君子。
大凡古代歌咏牡丹的诗词,其中的牡丹除了生长在皇城都市,便是养植在世间庭院。对于佛家寺庙中的牡丹的歌咏,是极少的。因此,这特殊环境中的牡丹花,便自然给人以别具风度的印象,从而产生新鲜奇特的美感。
那么,这种新鲜奇特的美感在于何处?它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呢?我们不妨来欣赏一下唐诗人王建的《牡丹花歌》。
“澹荡韶光三月中,牡丹偏自占春风。”寥寥十四字,概括了牡丹所处的环境和地位。“澹荡韶光”,这里指春日中佛寺古庙中的气氛。在这春光明媚的环境中,牡丹以她独具的特色在春风里盛开。作者“时过宝地”寻觅着芳香走来,看见新时的牡丹花已在昔日的草木丛中开放。“曲水亭西杏园北,浓芳深院红霞色,”道出了牡丹生长的确切方位:在那“曲水亭西”的呇园北面,牡丹如赤霞灿烂,幽深的庭院中充满着浓郁的芳香。以下两句,道出了生长在青莲(佛寺)中的牡丹秀美与明艳,美于神话中的“珠树林”。在这样的环境中,“艳蕊鲜房次第开,含烟洗露照苍苔”,牡丹花在薄雾中身披晨露,竟相开放,同时又为“苍苔”所映衬,更进一步渲染了气氛。这里,有着世间的“舞蝶萦枝”,但没有了世间的脂气粉香;有着自然天成的雕塑,没有了喧嚷的观赏、俗气的评价。此间只有倚杖庞(大)眉的老僧起居,只有彩蝶萦绕着树枝轻盈自如地飞来飞去。
以下两句主要写观赏者的心情。“独坐南台”时物我两忘的静观与妙悟,怡然自得地漫步在佛寺古刹之中,心情会是怎样! 在这种境界中,人们的胸襟可以得到洗炼与净化,将尘世的种种苦闷与烦恼抛入云霄,从而领略到一种出神入化的快乐。加之花丛间荡漾着“阳春白雪”的旋律,如何不产生新鲜奇特的美感!正是产生了这样一种“天人合一”的原始回归感,故而作者以“应为芬芳比君子”作为结句,将这种纯净的芬芳比作正人君子,从而使诗的意境得以升华。可见作者工力之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