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
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江边阁在夔州(四川奉节)瞿塘关,也叫西阁。西阁依山临江,有观览之胜。大历元年(766),杜甫从云安到达夔州,寄寓西阁,写下这首即景抒情诗。
日暮时分,诗人登上瞿塘关水门之上的西阁,举目望去,一条蜿蜒的小径如同去迎接黑夜的降临,与暮色相连。苍茫暮色漫过小径,渐至阁前。“暝色”,为将宿之时,点题中之“宿”; “高斋次水门”点题中“江边阁”。二句交代时间、地点,为后两联写所见所闻作了必要的铺垫。
中间两联所描写的具体形象,从结构上看,三、六句写山景,四、五句写江景。三、四句写视觉之景,五、六句写听觉之景,组成一个山与水、声与形错落有致的艺术整体。
“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是由何逊的“薄云岩际出,初月波中上”两句诗点化而来。 仇兆鳌解释说:“云过山头, 停岩似宿。 月浮水面,浪动若翻。”夔州群山险峻,崖石嶙峋,日暮的薄云笼峰罩壑,凝驻不动,远远地望去,犹如栖宿在岩背崖腹之中。夔州为长江三峡的起点,江面之险,“险过百牢关”,江波腾跃,日夜不息,一轮明月映照水中,好象在江中不停地翻滚。“岩际宿”描写险山轻云,“浪中翻”描写孤月大江,造境真切,用词又极为稳贴。飘动的薄云与峰岩相衬,而曰 “宿”、动变为静; 月亮和汹涌的波涛相映,而曰 “翻”,静化为动。把何逊的诗句只改换四字,便成千古名句。点铁成金,可谓出神入化之笔。难怪后人吟诵到这两句诗,便“叹此老具眼如此”(曹学佺《蜀中名胜记》)。
五、六句写听觉之景。鹳鹤,形似鹤的水鸟,居住水边,捕捉鱼虾为食。夜幕降临,白天在水面往来追逐、寻找食物的鹳鹤栖息了,但山中的豺狼又纷纷出动, 为争夺食物喧啸不止。这一“静”一“喧”,与上句的一“宿” 一“翻”相应,切合西阁地处夔州临山依水的地理特点,又给人一种此起彼伏、不得安宁的感觉,为最后两句的抒情渲染了气氛。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诗人正是由于时局动乱,愁不入寐,才登阁聊以排解。豺狼的争喧声又使他联想到军阀们的互相争伐,弱肉强食。 杜甫来到夔州不久, 严武新死, 继任郭英又为汉州刺史崔旴所杀,邛州牙将柏茂琳等合兵讨崔,蜀中大乱。诗人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愿,又有“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至情,他不为自己的穷老病困忧念。终日忧心的是支离破碎的时局、江河日下的国势。为此,他忧思萦怀,夜不成寐,即景题诗,发其“思君王,忧祸乱,悲时日” (叶燮《原诗》)之情。
这首诗八句都是对句,对仗工整,但因写景苍凉古朴,又显得自然浑厚,不觉板滞。用动词写景,生动准确,转折顿宕而兼有蕴藉微远之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