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古典文学 > 诗词歌赋

苏轼《琴诗》原文及赏析

2023-03-01 15:15:47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 何不于君指上听?

  这首诗无论从内容或表达方式上看,都比较怪。因此清代纪昀说:“此随手写四句,本不是诗,搜辑者强收入集。千古诗集,有此体否?”这正指出了这首诗的怪异不群之处。但纪昀否定它是诗却不公允,我们不能因其不落窠臼就大惊小怪,诗中的“怪”,往往是创新的表现。

  这首诗的两联,每联各成一单元。每联之前,先设一个假定的前提,然后再提出问题,实际上是以问语的形式进行否定。与此同时,于否定中又暗藏肯定。这个肯定又成为下一联的前提,然后又对此前提加以否定。如此反复设了两个前提,作了两次否定。两个前提相续相生,执其两端。两个否定相续,否定之否定,于是“肯定”就在其中了。

  诗的第一联说:假如只有琴的话,它能自己发声吗?如果能的话,那么“放在匣中何不鸣?”意谓光有琴是不能自己发声的。

  诗的第二联说:假如只有手指的话,它能自然发声吗?只有琴不能发声,要有指头弹的条件,如果又执另一端,以为只有指头便能发声那又错了,“若有声在指头上”,那么“何不于君指上听?”

  诗人以极浅显通俗的事理向人说明琴要发声必须以指头弹拨琴弦,只有两者俱备,且发生关系才能有声。缘此,正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主客观要统一起来才能完成各种事情。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如果分离开来,割裂开来,孤立起来,那将一事无成。佛家《楞严经》上说:“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这和苏轼的诗意基本一致。

  苏轼在此讲的道理人人得知,所用的比喻也可谓个个可晓,可是因其巧为组合,则成艺术佳制。因其怪异而令人醒目,因其深刻而发人深省,也就脍炙人口了。

相关推荐

  • 苏轼《琴诗》 原文及赏析
  • 施闰章《牵船夫行》原文及赏析
  • 王又旦《牵缆词》原文及赏析
  • 商挺《潘妃曲》原文及赏析
  • 张可久《清江引》 - 秋怀》原文及赏析
  • 黄庭坚《清平乐》原文及赏析
  • 辛弃疾《清平乐》原文及赏析
  • 《涉江采芙蓉》 - 《古诗十九首》原文及赏析
  • 纳兰性德《沁园春》原文及赏析
  • 郑燮《沁园春》原文及赏析
  •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