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论著。分上、下卷。明吕天成撰。初稿成于万历三十年(1602年),自序写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增订两次。
吕天成,原名文,字勤之,号棘津、郁蓝生。约生于万历八年(1580年),卒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浙江余杭人。生于仕宦之家。“弱冠好填词,每入市见传奇,必挟之归”。与沈璟、王骥德交游论曲,深受沈璟影响。著有《烟鬟阁传奇》十种、杂剧八种,今仅存杂剧《齐东绝倒》。
论著仿钟嵘《诗品》体例。上卷,记载明天启以前传奇、散曲作家一百一十五人和作品一百九十二种的名称。对嘉靖以前作家、作品分为四个品级:神品、妙品、能品、具品;隆庆以后作家作品分成九个品级:上之上,上之中,上之下,中之上,中之中,中之下,下之上,下之中,下之下。认为高则诚“特创调名,功同仓颉”,其作品“勿亚于北剧之《西厢》,岂压乎南声之《拜月》。沈璟“运斤成风,乐府之匠石;游刃余地,词坛之庖丁。”汤显祖“绝代奇才,冠世博学”。下卷,传奇定品。定品标准兼顾内容与形式:“第一要事佳,第二要悦目(关目好),第三要搬出来好,第四要按宫调,协音律,第五要使人易晓,第六要词采,第七要善敷衍,淡处做得浓,闲处做得热闹,第八要各角色派得匀妥,第九要脱套,第十要合世情、关风化。”旧传奇,分为神品、妙品、能品、具品。新传奇,分为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中上品、中中品、中下品、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按南戏题材分六类:忠孝、节义、风情、豪侠、功名、仙佛。认为《琵琶》“其词之高绝处,在布景写情”;《拜月》“天然本色之句,往往见宝”;《荆钗》“以真切之调,写真切之情”;《白兔》“词极古质,味亦恬然”;《杀狗》“事俚,词质”;《还魂》“杜丽娘事,甚奇。而着意发挥,怀春慕色之情,惊心动魄。且巧妙叠出,无境不新,真堪千古矣。”此著收罗颇丰,品评作家作品,系统深入。可供研究戏曲史参考。
此书与王骥德《曲律》被誉为明戏曲理论“双璧”。它的价值在于:保存了珍贵而丰富的戏曲史料,品评了元末至万历间南戏与传奇的作者,又专论“入格”的传奇;阐明了十条品曲标准;对创作思想、风格流派不同的作家作品,作出较为公允的评价;对有争论的“当行”、“本色”,作出诠释。晚明祁彪佳、清黄文旸、近人王国维有关曲论,多从此书撷取资料。
明刻本已失传。今刊本多出自刘世珩传抄清抄本。清乾隆杨志鸿抄本《曲品》为当今善本。一九五五年,《中国古典戏曲论丛集成》本。一九七八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暖红室本出版《录鬼簿》附《曲品》。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