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红楼梦 > 红楼研究

《红楼梦》第五十一回,三首有关蚕的诗谜是否隐写作者自己?

2021-06-13 15:36:44

  ‘百年红楼’补充猜测(十三)--怀古诗谜中‘蚕’的悲剧

  红学研究

  提要:

  《红楼梦》第五十一回,三首有关蚕的诗谜,隐写作者自己的怨、悲、忧、愤。曹寅以釜中茧自喻。茧在釜中泣:名利何曾伴汝身 ...

  薛小妹十首怀古诗谜,小说中已经交待“暗隐俗物十件”,其谜底确实是十件俗物。对诗谜作者来说,猜出谜底还只是给你一块敲门砖而已。如小说第二十二回,有贾政的谜:

  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笔应。 ——打一用物(未给谜底)

  谜底:砚 。如果只猜到“砚台”,虽然答案正确,却是平淡无味。紧接谜面,有《脂批》提示:“包藏贾府祖宗自身”。砚不能言,假笔代言。“言、砚”与“演”字谐音,这便是贾府祖宗、第一代宁国公贾演;假(藉)笔代言(话),正是第二代宁国公贾代化(话)。再如贾环的谜:

  大哥只有角八只,二哥有角只两只。

  大哥只在床上坐,二哥爱在房上蹲。

  小说给出“一个枕头、一个兽头”两个俗物谜底。至少又映射贾环是一个“草包”和“上房揭瓦”之辈。第五十、五十一回共有连续十八个谜语,前八个是曹寅为石涛的圆寂(1707)隐写的一篇特殊祭文;这后十篇怀古诗谜,按此思路,虽然暂时还难以得出一个完整的结论。 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探索,最终还是可能得到合理的解读。

  (36)与“蚕”有关的猜想

  根据曹寅主创《红楼梦》这一思路推算,第五十、五一两回,大约写于康熙四十六(1707)年前后。据史料记载,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江宁织造兼两淮巡盐御史曹寅奉旨在扬州天宁寺开设扬州诗局,刊刻《全唐诗》。共收录唐代诗人二千五百二十九人的诗作,四万二千八百六十三首,共计九百卷。即便不是奉旨刊刻,曹寅也会“一一细校了去”。

  他的江宁织造署每年向宫廷进项,也应是以“蚕产品”为大宗。十首怀古诗谜中,与蚕有关的有三首。《全唐诗》中,粗略统计:题目涉及“蚕”字的便有14首;内容含“蚕”的有206首;缫丝8首;织锦23首。其中,

  蒋贻恭的一首《咏蚕》:

  辛勤得茧不盈筐,灯下缫丝恨更长。

  著处不知来处苦,但贪衣上绣鸳鸯。

  白居易的一首《红线毯-忧蚕桑之费也》诗:

  红线毯,择茧缲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

  染为红线红于蓝,织作披香殿上毯。

  披香殿广十丈余,红线织成可殿铺。彩丝茸茸香拂拂,线软花虚不胜物。

  美人蹋上歌舞来,罗袜绣鞋随步没。

  太原毯涩毳缕硬,蜀都褥薄锦花冷,不如此毯温且柔,年年十月来宣州。

  宣城太守加样织,自谓为臣能竭力。百夫同担进宫中,线厚丝多卷不得。

  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在曹寅看来,两诗同样同情养蚕人,谴责对丝织品的贪婪、破费;但从曹寅的专业角度来看,前者道出了养蚕者的辛苦和着锦人的贪婪;虽然没有具体点明“着锦者”为谁,但也泛指达官贵人以上的阶层,包括宫廷。这比起白居易《红线毯-忧蚕桑之费也》一诗中将养蚕者的困苦,只归罪于宣城太守,无疑是一大进步。曹家从康熙二年起,到曹寅时,两代经管江宁织造,对江南丝织业的举步维艰、百姓不堪苛捐杂税的景况,应该是了解的。康熙六次南巡,跟淌海水似的花销银两,即便一部分出于国库,而国库银两还不是来自于民?!更大的部分则来自于沿途“企业主”、富户和百姓,所谓民间的“贡献”。皇上兴师动众频繁南巡,不堪重负的不仅是中产阶层和百姓;《红楼梦》小说中关于圣上南巡的微辞、历史档案关于江宁织造署亏空银两的记载,就连一位三品大员曹寅都难以承受,何况基层?凭曹寅的聪明才智和亲身体验,不可能想不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和原因所在。此前同时代的著名学者黄宗羲已有这方面的论述。作为皇帝的命官,此时此刻,曹寅不可能公开表露自己的观点。何况此时的雍正等各势力派,正在勾心斗角、虎视眈眈。康熙四十七年(1708)九月,康熙说过“朕未卜今日被鸠,明日遇害,昼夜戒慎不宁”的话,皇上如此,何况曹寅?曹寅唯一能作到的是将诸如此类的问题,采用小说的形式,深深的隐写在他的《金陵十二钗》中,并藉以发泄或曰明志。以前的文章中,曾经推测,《红楼梦》第五十回写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是年,曾是明皇裔的石涛圆寂,曹寅已经有了“花灯烟火”的悟性。那么,第五十一回里,曹寅藉“蚕谜”所流露出的情绪、心迹,与康熙的四十七年九月谈话时的处境,在时间上也是吻合的。《金陵十二钗》写到此处,在字数上,正是全本的一半,也是小说繁花似锦的顶峰;随着政治气候恶化,小说中贾府逐步走上衰败,作者的写作心情大约受到影响,这可能是小说后半部(还只剩三年多的时间)写的略显粗糙的原因之一。

  曹寅的继子曹俯

  曹寅的高明在于,他从不把自己的深层观点直接暴露给世人,包括他的《楝亭诗抄》也是如此。关于康熙皇帝频频南巡所造成的“海内财力此时竭”的危机局面,曹寅终于在《全唐诗》找到“异曲同工”的白居易《隋堤柳-悯亡国也》长诗,借以《其五 广陵怀古》发泄自身的不平和忧(民)虑(君)。而《其二 交趾怀古》则借谜底唢呐(同工)同时鼓吹西汉的张良和东汉的马援(异曲),映射隋朝的杨广和当朝的康熙。这里并非说是曹寅对康熙的反叛,而仅仅对频繁南巡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又藉白居易诗“一击两鸣”(第一回脂批),发自内心的担忧。

  《全唐诗》中收集了白居易诗2643 首,不同作者的同名诗作《隋堤柳》计有6首,提到隋帝的5首,隋柳7首,这些都应属于《广陵怀古》中所说的“惹得纷纷口舌(议论)多”。白居易的《隋堤柳-悯亡国也》,在曹寅看来,是最值得“声传海外”的。诗云:

  隋堤柳,岁久年深尽衰朽。风飘飘兮雨萧萧,

  三株两株汴河口。老枝病叶愁杀人,曾经大业年中春。

  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夹流水。西自黄河东至淮,

  绿阴一千三百里。大业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烟絮如雪。

  南幸江都恣佚游,应将此柳系龙舟。紫髯郎将护锦缆,

  青娥御史直迷楼。海内财力此时竭,舟中歌笑何日休。

  上荒下困势不久,宗社之危如缀旒。炀天子,

  自言福祚长无穷,岂知皇子封酅公。龙舟未过彭城阁,

  义旗已入长安宫。萧墙祸生人事变,晏驾不得归秦中。

  土坟数尺何处葬,吴公台下多悲风。二百年来汴河路,

  沙草和烟朝复暮。后王何以鉴前王,请看隋堤亡国树。

  同是白居易的《红线毯-忧蚕桑之费也》与《隋堤柳-悯亡国也》两诗对照,前者的“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诗作者认为是宣州太守造成的;后者 的“上荒下困势不久,宗社之危如缀旒” 则被认为是炀天子造成的。显然“炀帝南幸”,不能不是“清帝南巡”的前车之鉴,即白诗的最后两句:后王何以鉴前王,请看隋堤亡国树。也是曹寅为国担忧之一忧。那个时代,看不出也不相信曹寅具有反叛康熙的思想,何况此时的康熙也处于极度的忧患之中。历史档案中,从曹寅、李煦的密奏和康熙的御批可以看出,曹寅的处境前途未卜,不定因素主要来自宫廷,皇位继承权最终落于谁手?是曹家生死攸关的。君、臣双方都在担心这个问题,同病相怜,何以反帝。此时的曹寅,思绪是十分复杂的。一位问心无愧、忠心耿耿、赢得众人口碑的皇帝宠臣,此时却走到生死攸关的十字路口。《其一 赤壁怀古》、《其三 钟山怀古》、《其四 淮阴怀古》三首的谜底分别为:煮茧釜、蚕茧、蚕蛹。此三首诗谜,本应是连续的,为何其一、其三之间,插进一首“唢呐谜”?这是作者的精心安排:《其一 赤壁怀古》中,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与“蚕”有关(煮蚕茧和红线毯);二是造成百姓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否归于宣州太守或江宁织造?后者涉及到《其五 广陵怀古》的《隋堤柳》,前面已经谈过。“唢呐谜” 插进《其一》、《其三》之间,便是作者有意提示:与蚕有关的三首诗谜,另有隐情。虽鼓吹的是“马援”,实际上仍然还在暗地里“说子房”。除了前面所说的“亡国树”反思“后王何以鉴前王”之外,“一击两鸣”(第一回脂批),再谈对自身的反思:

  《其一》、《其三》、《其四》谜面与谜底似乎可觉察到作者自喻的成分。此时的作者好比煮茧釜中茧,茧在釜中泣:“名利何曾伴汝身(怨),无端被诏出凡尘(悲)。喧阗一炬悲风冷(忧),徒留名姓载空舟(愤)。”悲泣的是一生何曾为自身的名、利而奔波,都是奉皇上的御诏来到江南,做汉族文人的“统战”工作(看来曹寅似乎不愿为官,这点很像宝玉)。“壮士(时)须防恶犬欺(皇室派系及奸臣谗言)。一旦皇室风云突变(一炬悲风),“(政治)牵连大抵难休绝(避免)”,到那时,只能是“徒留名姓载空舟”,以空舟度人世之河,是为智者。“寄言世俗”:当我“盖棺时”,不必指责(休轻鄙)我。“一饭(皇粮)之恩”,我“死也知”报。“春蚕至死丝方尽”,当蚕茧被煮(诗谜其一)、蚕丝被缫尽(诗谜其三),蚕蛹裸露(诗谜其四),正应了贾宝玉口禅:“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第二十二回),看来曹寅已有这种思想准备;“莫怨他人嘲笑频”,“大家彼此”(四字原出袭人口,宝玉借用,另有含义),并不在乎世人如何评说。春蚕之所以有如此下场,曹寅的另一个解释便是:相信“山木自寇、源泉自盗”(第二十二回)的庄子哲学(从而也可对证“源泉自盗”后的那段原注为作者亲批)。春蚕至此,留下了他的怨、悲、忧、愤。这只春蚕,便是一生忧国忧民、忠诚不二、孜孜不倦地为康熙盛世中华文化的传承、复兴、发扬做出卓越贡献,并为中华文化宝库留下一部文学瑰宝《红楼梦》的作者曹寅,约在四年之后的康熙五十一年,曹寅病故,春蚕虽死丝未尽。幸好,几十年后,到他的儿子、孙子这一代,才小心翼翼、改头换面将他的遗作传抄问世,并取得成功。遗憾的是,二百多年来,巨量的考据和宣传文字,乃至国库银两,喧宾夺主、张冠李戴,“淌海水似的”花在曹芹溪(霑)身上,叹叹!

  (刘一心 2005-11-18 于河南 郑州)

  红楼人物

  金陵十二钗正册林黛玉判词)、薛宝钗判词)、贾元春判词)、贾探春判词)、史湘云判词)、妙玉判词)、贾迎春判词)、贾惜春判词)、王熙凤判词)、巧姐判词)、李纨判词)、秦可卿判词

  红楼梦曲引子枉凝眉终身误恨无常喜冤家分骨肉虚花悟乐中悲世难容聪明累留余庆晚韶华好事终飞鸟各投林

  金陵十二钗副册甄英莲香菱判词)、平儿薛宝琴尤三姐尤二姐尤氏邢岫烟李纹李绮喜鸾四姐儿傅秋芳

  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晴雯判词)、袭人判词)、鸳鸯小红金钏紫鹃莺儿麝月司棋玉钏茜雪柳五儿

  十二贾氏贾敬贾赦贾政贾宝玉贾琏贾珍贾环贾蓉贾兰贾芸贾蔷贾芹

  十二官琪官芳官藕官蕊官药官玉官宝官龄官茄官艾官豆官葵官

  十二家人赖大焦大王善保周瑞林之孝乌进孝包勇吴贵吴新登、邓好时、王柱儿、余信

  其他人物贾母王夫人薛姨妈赵姨娘邢夫人林如海贾雨村甄士隐刘姥姥柳湘莲薛蟠贾瑞...了解更多人物,及诗词关注公众号(bcbeicha)杯茶读书,回复关键字获取。

  红楼诗词西江月二首葬花吟题帕三绝五美吟秋窗风雨夕柳絮词菊花诗桃花行芙蓉女儿诔姽婳词怀古绝句

  红楼梦每回主要内容及解读

  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八一八二八三八四八五八六八七八八八九九十九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九六九七九八九九一百一零一一零二一零三一零四一零五一零六一零七一零八一零九一一零一一一一一二一一三一一四一一五一一六一一七一一八一一九一二零

  重要情节黛玉入府梦游太虚元妃省亲宝玉挨打宝钗扑蝶共读西厢黛玉焚稿湘云醉眠可卿之死紫鹃试玉探春理家惑馋抄园

  脂批红楼梦每回原文解读

  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一二二二三二四二五二六二七二八二九三十三一三二三三三四三五三六三七三八三九四十四一四二四三四四四五四六四七四八四九五十五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八五九六十六一六二六三六四六五六六六七六八六九七十七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八七九八十

微信搜索公众号【杯茶读书(bcbeicha)】关注后,在对话框发送人名,获取相应的人物分析,如:黛玉。回复诗句,获取相关诗句解析,如:葬花吟。回复回目,获取相应回目的简介及分析,如:红楼梦第一回。其他更多的回复关键词等你探索,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简爱等……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