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奔亡道中五首》原文翻译及赏析
苏武天山上,田横海岛边。
万里关塞断,何日是归年?
亭伯去安在?李陵降未归。
愁容变海色,短服改胡衣。
谈笑三军却,交游七贵疏。
仍留一支箭,未射鲁连书。
函谷如玉关,几时可生还?
洛川为易水,嵩岳是燕山。
俗变羌胡语,人多沙塞颜。
申包惟恸哭,七日鬓毛斑。
森森望湖水,青青芦叶齐。
归心落何处,日没大江西。
歇马傍春草,欲行远道迷。
谁忍子规鸟,连声向我啼。
发生在唐代中叶的安史之乱不仅使表面繁荣的李唐王朝受到致命的打击,而且也给当时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在这次历史浩劫中,许多诗人也未免遭厄运。众所周知,杜甫曾为叛军俘获,羁留长安一年多,王维被迫接受伪职,乱平后险些被处极刑,愧疚终生。李白的遭遇也很悲惨,动乱初发时携妻子杂在逃亡的百姓之中南奔,其后又被强邀入永王李璘幕府,只数十日便因永王兵败被囚禁流放。《奔亡道中五首》 这组诗就是在乱发之时南逃途中所写。五首诗中或表现混乱之中不知所适的愁绪,或表现自己不被重用报国无门的遗恨,或表现国家残破的巨大痛苦,或表现前程未卜的迷茫心态。下面分首简析之。
第一首诗当是刚刚踏上逃亡道路时写的。全诗用两位历史名人的遭遇表现了自己此次逃亡不知何时方能返回中原的茫然心情。当时安史叛军势力强大,乱军到处烧杀劫掠,中原许多州县望风瓦解,纷纷陷落。诗人当然无法看到国家的前途将会怎样,所以心情惶恐迷茫。“苏武天山上,田横海岛边”两句是说,自己此行南逃,也许就会象苏武在匈奴北方的塞外荒漠上啮雪牧羊,田横逃到海边岛屿上避难那样,千里阻隔返归无期吧?苏武是汉武帝时名臣,出使匈奴被扣留,对方软硬兼施不择手择地劝他归降。但苏武大义凛然,不为荣华富贵所动,亦不为威逼胁迫所屈,在荒无人烟的大漠牧羊十九年,等到回国之时,须发尽白。其实苏武牧羊并非在天山之上,李白在此诗中只是形容其荒远而已,不必穿凿。田横是秦汉之际的英雄人物,在楚汉相争中曾自立为齐王,后为刘邦军队所败,逃居海岛。其后奉诏到洛阳,不久自杀。留居海岛的部下闻讯后全都自刎以殉,这是一出很悲壮的历史故事。李白在此诗中拈出此二人主要表现自己回归无日,将要长期流浪在外的忧愁。下两句接着说:“万里关塞断,何日是归年?”最为明确地述说了当时的这种绝望心情。
第二首表现无所适从,走投无路的苦闷。“亭伯” 是后汉崔骃的字。据《后汉书》 载,崔驷曾出任过大将军窦宪的主簿,被“出为长岑长,自以远去,不得意,遂不之官而归。”李陵是西汉武帝时名将,在一次出伐匈奴的战役中势尽投降。武帝在盛怒之下杀了他的全家。其后大将军霍光、左将军上官桀等权臣与李陵关系密切,曾派人去招李陵归来,但李陵已经是“胡服椎结”,改变了服制,始终也未回归朝廷。后两句用夸张的笔法描绘李陵极度的精神痛苦和终生难消的忧愁与愧疚。其间当也包含着诗人自己的忧思在内。整首诗的大意是说,即使象崔亭伯那样离官远遁,又能躲避到哪里去呢?李陵虽然投降故国,但终生愁苦,再也没有回归祖国的机会。自己的忧思真象大海那样无边无际啊。
第三首则变换一个角度,写这次战乱的发生,叛贼的猖狂主要是皇帝所用非人,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不被重用、报国无门的遗憾与愤懑。本诗通篇用典,以鲁仲连自况。首句所写是鲁仲连“义不帝秦”的故事。战国时,秦国大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求援于魏,魏国害怕秦军势大,不敢正面出兵,便派辛垣衍到赵国游说,劝说赵国尊秦王为帝,使之罢兵。此时恰巧策士鲁仲连也在赵国。他面见辛垣衍,阐述了尊秦为帝的可怕后果。经过辩难,辛垣衍理屈辞穷,不敢再坚持尊秦为帝的主张。秦军闻讯,也为之退兵五十里。此时,魏国的信陵君率兵救赵,邯郸国始解。李白这句诗是说自己也有鲁仲连的本事,可以在谈笑之间从容退敌,可是自己 “交游七贵疏”,不被重用,徒怀一腔爱国热情和满腹良谋。“七贵” 原指西汉时吕、霍、上官、丁、赵、傅、王七姓,都是皇亲国戚,这里借来泛指当时的权贵。这句诗说自己虽有奇才良策,却被皇帝疏远,摈弃于江湖之上,报国无门。尽管如此,诗人的爱国之心并未完全泯灭,还想在适当的时候为国出力,建立奇功,因此才接着说:“仍留一支箭,未射鲁连书。”据 《战国策》载: 燕将攻占了齐国的聊城,但燕将却被人谗毁,因此他怕归国被杀,便死守聊城不敢撤兵回燕国。齐将久攻不下,伤亡惨重。正当危急之时,鲁仲连便写一封信绑在箭上射进城去,述说利害关系,燕将这才撤兵而去。应当指出,这两句诗是倒因果句,意思是说,自己还没有象鲁仲连那样射书解危,所以仍然要留下一支箭,等有机会时再逞奇能。全诗说自己虽有超人的本领,可以象鲁仲连那样凭着唇舌却敌,借助书信解危,但却不得重用,有才无处施展。这是李白自从天宝三年离开长安以来一直郁积在心的怀才不遇之感的再一次坦露,同时也可看出诗人忠心国事的政治热情。
然而,李白作为一个诗人是伟大的,但在政治与军事方面却显得很单纯幼稚。军事力量很强的安史叛军决不会象他想象的那么容易对付。当时的形势是叛军猖獗,如洪水猛兽一般恣意为虐,践踏中原大地,蹂躏黎民百姓。官军望风披靡,洛阳很快陷落。山河破碎,国势危急,本组诗的第四首诗所反映的就是这方面的内容。
诗的前四句用三组各异的地名相并列,表现敌人气焰嚣张,中原已变战场,腹地已成边陲的可悲局面。函谷即函谷关,是战国时期秦军拒守的军事要塞,在今天的河南灵宝县西南,距长安门户潼关不远。“玉关” 则指玉门关,是唐时通往西域的重要关口,关外便是令人恐怖的荒漠,从唐人诗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便可窥见时人的这种心理。因此,“玉门关” 实际上已成了国家边疆的象征。“函谷如玉关” 是说地处中原腹心的函谷关如今已成了象玉门关那样的边塞,函谷关以东的地方已成为叛军的占领区,这该多么令人痛心。以下两组地名的并列与此意相同。流经东都洛阳而入黄河的洛水也象地处北方边陲的易水那样成为边界之河流,中岳嵩山也仿佛是处在东北边疆的燕山一样成了边境山脉。因为这些地方皆已被叛军占领,处在与唐朝中央政权所实际控制区域的临界之处。战局如此,国势如此,此次南逃,“何时可生还”呢?“何时” 句虽处在第二句的位置,但从意义上来说是总括前四句,表现对时局的忧虑与近似绝望的心境,与第一首诗中“何日是归年” 的意义基本一致。
“俗变羌胡语,人多沙塞颜” 两句在意义上又增进一层,即华夏文明正在受到外来民族的严重威胁。“羌胡” 是泛指生活在西北东北边塞地区的少数民族,其服饰语言与汉民族都有所不同。在中国古代文人中,历来有尊华攘夷的思想,当然用现在的观点来看这其中杂有狭隘的民族意识,但我们不能以现代观念苛求于古代之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仍然充分体现了诗人热爱祖国,热爱本民族文化的可贵精神。由于叛军的侵入,洛阳一带已到处可以听到“羌胡”的语言,随时可以见到少数民族的异样相貌。“沙塞颜” 即是说生活在边塞荒漠地方之人的脸面,指的就是少数民族。如果朝廷无力挽回败局,那么后果将不仅仅是改朝换代,华夏文明也有被羌语胡服所取代的危险,这不更令人悲哀吗?
本诗的最后两句是借用申包胥哭庭求兵的故事。春秋时期,伍子胥率吴兵伐楚报父仇,楚兵大败,首都郢城竟被吴兵攻破。楚臣申包胥到秦国请求救援,秦君不肯出兵。申包胥“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终于感动秦王,发兵解救了楚国之危。诗人用一个 “惟”字表明自己只能象申包胥那样恸哭,乃至于“七日鬓毛斑”,但又有什么用呢?自己的恸哭于国事何补,只能徒增哀伤罢了。全诗在意义上可分两个层次,前六句写国势的危急,后两句表现自己无可奈何的精神痛苦。
最后一首诗是已经逃离险境后所写,表现迷惘茫然的心境。“淼淼望湖水,青青芦叶齐。归心落何处,日没大江西”。可见诗人逃难已到长江边上,离主战场很远,没有什么危险,可以松口气了。这样,无论从精神上还是从身体上都可以缓解一下。然而痛定思痛,诗人的忧患更加深重。国家的前途将会怎样,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将如何渡过,这些都使他感到迷惘渺茫。望着那浩翰的湖水,青青的芦叶,他怅怅然,心神恍惚不定。“归心落何处”呢?呈现在面前的是“日没大江西” 的情景,那沉落下去的太阳既是实景,又是传达诗人主观情感的一个意象。它象征着李唐王朝前景的暗淡,也象征着诗人终生追求的报效祖国之政治理想的破灭。一切都去了,都宛如这沉没的夕阳一般逝去了。正因如此,他才 “歇马傍春草,欲行远道迷”。“歇马”是因为已离开了险地,“远道迷” 表现其不知所适的茫然情绪。应强调一句,即 “远道迷” 所指主要的当是今后的人生道路,并非说当时不知到那里去,因为诗人逃难是有目标的。这里的意义较虚化,诗人处在极端苦闷徬徨之中,于是转出最后两句:“谁忍子规鸟,连声向我啼”,是以景语收束全篇,更增加了凄婉哀绝的情调。子规即杜鹃鸟,相传为古代蜀王望帝的精魄所变。望帝失国,化为杜鹃,时至春天则悲鸣不止,直至啼血而死。望帝失国而不得归,这与李白当时逃难有国不可归有相似之处,故能引起强烈的情感震颤。况且杜鹃鸟的叫声又极凄惨哀婉,诗人正当犹豫徘徊不知所之的时候,怎能不“使人听此凋朱颜”呢。诗人内心中极端悲愁痛苦的思想感情通过子规鸟的啼叫声发泄出来,子规啼的声音中已蕴含着诗人的情感在内。主观情感与外在景物交融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精美的艺术境界,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所以能深深地感染后来的读者。
以上我们对五首诗分别作了简析,下面再进行简要的总括以便掌握其概貌。五首诗皆写于奔亡途中,忧愁、失落、迷惘兼有些绝望的情绪构成整组诗的感情线索。前两首诗先后用四个历史人物作比,写自己刚开始南逃时无所适从的茫然愁苦的心情。三、四首写无由报国的遗恨和国家残破人民易俗的巨大悲痛。最后一首写虽然身体脱离险境,而内心却陷入更深沉的苦闷之中,前途渺茫,英雄失路,自己的余生将如何渡过都难以预料的窘态。于此也可看出,李白确实是个积极入世之人,他把自己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兴衰存亡紧紧联系在一起,在逃亡的途中不仅仅在叹息 “何日是归年”,而且时时不忘“谈笑却七军”,还“仍留一支箭”,要待机去 “射鲁连书”。虽然令人感到有些幼稚可笑,但诗人时刻不忘国事的精神实在感人,是值得称道的。也正因为其所抒之情与国事息息相关,所以具有更高的思想价值。
这组诗在艺术上最突出的特点是直率坦露。因为诗人是在逃亡途中所作,心情烦燥,意绪倥偬,所以信笔疾书,质直坦率。然而由于诗人熟谙经史,典故运用得娴熟恰当,便使人觉得直白之中尚有几分含蓄,坦率之中又有些委婉。如前三首全借古人之事写自己之情,极大地增强了表达效果。最后一首因为已经脱险,心情自然不那么急迫,于是才有暇观景抒情,辞意也很舒缓。通过湖水、芦叶、落日、大江以及春草、子规等一组景色曲折地反映出苦闷、徬徨的矛盾愁苦的心境,情景交融,写法上与前四首迥然不同,使全组诗有张有弛,跌宕变化,增加了不少色彩。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