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古典文学 > 诗词歌赋

清·陈玉树《秋晚野望》原文及赏析

2023-02-01 16:03:52

  余霞红映暮云边,村北村南少夕烟。

  远树捧高沧海月,乱鸦点碎夕阳天。

  野人乞食扃蓬户,渔父施罛入稻田。

  满地哀鸿听不得, 江淮何处是丰年?

  诗题为“野望”,是诗人通过望中景色的描绘,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思绪,对劳苦民众寄予无限同情。

  前四句是一般写眼前的景色,暮云染红,时已傍晚,按常理这是乡村一天之中最热闹的时候: 农人归来,鸡鸣犬吠,炊烟四起,但眼前的景象却是“村北村南少夕烟”,很少有人家生火烧饭。为什么呢?诗人没有正面回答,却宕开一笔,去写天边景色: 明月如薄冰,已高高挂在树梢,群鸦鼓噪,残阳欲坠。整个画面萧索苍凉,情绪压抑,这就为以下四句作好了情绪渲染的准备。

  沿门乞讨的被拒之门外,“扃”,关闭的意思。自己都无以果腹,拿什么来施舍呢? 时既入秋,该是收割稻子的繁忙季节,但只见“渔父施罛入稻田”,“罛”,指的是大渔网。稻田被大水淹没,竟可以张网捕鱼了,那收成无望也就可想而知。这也便是“村北村南少夕烟”的答案所在。灾民们流离失所,哀哀哭诉,使人不忍卒听。哀鸿指灾民。面对这凄惨的景象,诗人问道: “江淮何处是丰年?”他希冀有丰年,但丰年又何在呢?这种无望的希望,更深切地表现了诗人深广的幽愤。

  别林斯基说过: “任何伟大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的根子深深地伸进了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因为他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诗人敢于面对现实,写国难民忧,表达自己的同情和希望。这首诗似乎只是客观地描写“秋晚野望”所见,但忧愤之情犹如平静水面下奔涌着的一股潜流,表面愈平静,便愈见出诗人极为深沉的哀痛。

相关推荐

  • 宋·程颢《秋月》原文及赏析
  • 唐·皮日休《秋江晓望》原文及赏析
  • 唐·戎昱《移家别湖上亭》原文及赏析
  • 唐·祖咏《终南望余雪》原文及赏析
  • 唐·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原文及赏析
  • 唐·张九龄《耒阳溪夜行》原文及赏析
  • 明·薛瑄《胶州道中》原文及赏析
  • 宋·范成大《自天平岭过高景庵》原文及赏析
  • 清·厉鹗《自石湖至横塘》原文及赏析
  • 宋·徐照《舟上》原文及赏析
  •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