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古典文学 > 诗词歌赋

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原文及赏析

2023-02-06 14:17:56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这首七言律诗,是李太白诗的名篇。对此作的写作年代,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说是李白受谗,被斥出长安,登金陵凤凰台而作。另一种说法,说是李白流放夜郎,遇赦返回而写。应以前说为是。据《旧唐书》李白传记载: 天宝年间,玄宗度曲,欲造乐府新词,召李白,即令秉笔,顷成十余章,帝颇嘉之。尝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脱靴,由是斥去。乃浪迹江湖,终日沉饮。时侍御史崔宗之谪官金陵,与白诗酒唱和云云。又据此诗所表现的情绪,大约可以判断,它即写于此时。

  全诗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前四句为一个层次,后四句为一个层次。前四句是写近镜头,即眼前之景,亦是借描写景象,抒发作者吊古情怀。

  开头两句, 即表现诗人游山玩水的无限感慨。 凤凰台, 在金陵凤凰山上,传说,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飞集此山,因此筑台,此山此台即由此得名。诗写当年凤凰曾经来游,而今凤去台空,物是凤飞,只留下滚滚的长江,徒然暗自流去。字面上虽说的是凤凰,实则是写诗人自己内心深处的感慨。三、四两句,紧承开头两句的思绪直贯下来,用吊古的笔触,抒发作者的忧郁胸襟。三国时吴和东晋皆在金陵建都,所以诗人感慨地说: 三国时吴都繁华的盛景,已经埋没在幽深的荒芜路径中; 东晋时居住在金陵的贵族们,也都早就变成一堆堆的古丘(坟)。显而易见,前四句,诗人是在着意描绘一片凄凉的景象,烘托一种深沉忧郁的气氛。在这里,诗人究竟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感情呢?它与苏轼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所抒发的心境颇为相似。“衣冠”,原指华贵的服装和帽子,这里代指贵族。

  诗的后四句,仍然是借描山绘水,抒发作者的内心感受。在结构上,与前四句相对称。在内容上,与前四句遥相呼应。

  五、六两句,是写诗人远眺欣赏大自然的镜头,纯粹是描写作者对山水胜境的审美感受。“三山”,在金陵西南长江岸边,三峰并列,高耸云端。陆游《入蜀记》说: “三山,自石头及凤凰山望之,杳杳有无中耳。”“白鹭洲”,在金陵西面长江中,把江水从中一分为二。因此,李白才写出“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两句诗。诗人把“三山”“杳杳有无中”那种若隐若现、若有若无的奇妙景象以及白鹭洲把长江分成两道并流的壮观,都逼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犹如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令人赏心悦目、玩味不尽。在这里,似乎作者已经陶醉在这如诗如画的境界中。其实,并非如此。

  最后两句,作者将笔锋陡然一转,紧扣诗题,却抒发起内心的忧愁来: “浮云”,暗喻邪恶势力。“日”,象征皇帝。“浮云蔽日”,是说邪恶黑暗势力,包围了皇帝。这句是化用《古诗十九首》中“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而成。“长安不见使人愁”,既与“浮云蔽日”,诗人被斥出长安关合,又与诗题遥遥呼应。不难看到,这首诗的主题,即是抒发诗人被邪恶排斥,志不得伸的愁苦,同时也非常含蓄地表现诗人对朝中黑暗势力的谴责。

  在艺术结构上,全诗丝丝相扣,相互关合,前后遥相呼应,结构十分严谨。尤其三、四、五、六四句,对仗极其工整。可以说,这首诗句句皆为名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表现主题而言,作者是采用画龙点睛笔法,最后才含蓄地点出主题,这就颇有引人入胜和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所以,古人对此作评价甚高,曾以“绝唱” (《珊瑚钩诗话》)赞之。

  据传,李白很欣赏崔颢的《黄鹤楼》诗。他曾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欲拟之较胜负,乃作《凤凰台诗》” (《竹庄诗话》引《该闻录》语)。此说真伪,尚难论定。李白写诗,“务去陈言,多出新意”,即使这首诗是拟崔颢《黄鹤楼》而写,也决不是“丑女效颦”之作,它是独具李白的风格特征的。

相关推荐

  • 明·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原文及赏析
  • 唐·卢宗回《登长安慈恩寺塔》原文及赏析
  • 唐·杜甫《登高》原文及赏析
  •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原文及赏析
  • 唐·畅当《登鹳雀楼》原文及赏析
  • 唐·杜甫《白帝》原文及赏析
  • 宋·苏轼《白水山佛迹岩》原文及赏析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原文及赏析
  • 明·刘崧《百花洲》原文及赏析
  • 清·王士禛《碧云寺》原文及赏析
  •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