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古典文学 > 诗词歌赋

《送别萧二》原文及赏析

2023-03-13 15:02:24

  橘花香覆白蘋洲,江引轻帆入远游。

  千里云天风雨夕,忆君不敢再登楼。

  唐人有别必有诗,送别也往往是郑重其事的。中唐陈翊的 《送别萧二》就是这样一首情思缠绵,语调沉郁的送别诗。萧二,生平不详,但从诗中看,他当为诗人的一位知己,与诗人有着诚挚的友谊。

  诗的首句借眼前的景物与氛围表达离愁别绪。“橘花香覆白蘋洲”,境界开阔,情思邈远。《礼记》云: “季春之月,萍始生。”由此知诗人与友人分别当在春季。序值暮春,景色宜人。白蘋繁茂,茁壮生长; 橘花盛开,芳香馥郁,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诗人却不能与友人共赏这迷人的春色,要扬帆远行,在这种情景下分别,更徒增几分惆怅。白蘋多用于送别诗中,成为寄托相思的特殊意象。鲍照诗《送别王宣城》 云: “既逢青春盛,复使白蘋生。”刘长卿诗《饯别王十一南游》云: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都是取的此意。

  “江引轻帆入远游”,谓友人即将乘舟远游,切“送”,点示题意,并承上启下,贯穿全诗。“引”,言友人将向下游航行,水牵离恨,波惹愁肠。“轻帆”取一帆风顺、旅途平安之意。在江中远航,风急浪涌,危险很大,然而诗人却说江水引导友人远行,故意把旅行说得轻松愉快,这一方面是告慰、劝勉友人,减轻友人的心理负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发自肺腑的祝愿。一个“入”字用得极妙,既写出友人远游之“远”,分别的时间和距离在不断地延伸,愈来愈长,又似乎通过这多情的江水把两地的思念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入”又暗扣“望”,点明凝神远眺的诗人,目光久久地追随着远去的友人,由立体变成线,由线变成点,最后隐没在茫茫江雾之中。愁思绵绵,不绝如缕。

  真诚的友情不同于一般的敷衍,它不在当面作虚假的应酬,而表现在别后长长的思念。诗人对友人的一片真情,正集聚在这别后的独自久久凝望上。所以诗中紧接着说: “千里云天风雨夕,忆君不敢再登楼。”同风同雨的自然现象,在近处当然可能,然而相隔在千里之外的两地却是很难相同的,但诗人却移情于景,主观想象它必然如此,也隐含他们有着同样的遭遇和命运。三、四两句与一、二两句遥相呼应,又是一、二两句的形象铺叙,从而烘托了作者和友人诚挚深厚的友情。“再”字暗示了他们分别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阵阵风雨更加重了离愁别绪的砝码。“不敢”二字生动地刻画了诗人虽害怕触景生情,睹物思人而又时时刻刻牵挂着友人的复杂、微妙的心理。诗人在这里采用婉转曲达的手法,把分别的时间 (“风雨之夜”) 与地点 ( “小楼”) 理性化,赋予人的感情,成为引起相思的触媒,诗人凭借对物的这种猜拟。婉转委曲地表达了内心复杂的心情。从字面说不敢再登斯楼,而从情感上讲却是愿永远把他们的友谊、忆念珍摄在心底。

  诗篇以景起兴,而以虚拟作结,借助想象来抒写心曲,将感情之舟推向更高的浪峰,拓展新的境界。诗中描绘的景物,也经过了主观的选择,景为情用,情景化合,收到了较强的艺术效果。作者构思巧妙,选取可联接彼此两地的江水,象征令人排遣不去的离绪; 选取千里云天与晚风春雨,使人联想朋友间永恒的思念。离情悱恻,悠然不尽。这种象征的手法,言少而意深,耐人品味,留给了读者许多想象的空间。

相关推荐

  • 《丹阳送韦参军》原文及赏析
  • 《上湖南崔中丞》原文及赏析
  • 《客夜与故人偶集》原文及赏析
  • 《送王司直》原文及赏析
  •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原文及赏析
  •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原文及赏析
  • 《独游西斋寄崔主簿》原文及赏析
  • 《寄李儋元锡》原文及赏析
  • 《寄全椒山中道士》原文及赏析
  • 《赋得暮雨送李曹》原文及赏析
  •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