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雁荡山,天下奇秀。然自古图牒,未尝有言者。祥符中,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此时尚未有名。按西域书,阿罗汉诺矩罗居震旦东南大海际雁荡山芙蓉峰龙湫。唐僧贯休为 《诺矩罗赞》,有“雁荡经行云漠漠,龙湫宴坐雨蒙蒙”之句。此山南有芙蓉峰,峰下芙蓉驿,前瞰大海,然未知雁荡、龙湫所在。后因伐木,始见此山。山顶有大池,相传以为雁荡; 下有二潭水,以为龙湫。又有经行峡、宴坐峰,皆后人以贯休诗名之也。谢灵运为永嘉守,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独不言此山,盖当时未有雁荡之名。
予观雁荡诸峰,皆峭拔险怪,上耸千尺,穹崖巨谷,不类他山,皆包在诸谷中。自岭外望之,都无所见,至谷中则森然干霄。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如大小龙湫、水帘、初月谷之类,皆是水凿之穴。自下望之则高崖峭壁,从上观之适与地平,以至诸峰之顶,亦低于山顶之地面。世间沟壑中水凿之处,皆有植土龛岩,亦此类耳。今成皋、陕西大涧中,立土动及百尺,迥然耸立,亦雁荡具体而微者,但此土彼石耳。既非挺出地上, 则为深谷林所蔽, 故古人未见。 灵运所不至,理不足怪也。
《雁荡山记》写于宋神宗熙宁七年 (1074) 四月之后。这年四月,沈括曾访察浙东温、台地区,对雁荡山进行过实地考察。在考察中,他参照北方河南、陕西的情况,发现流水侵蚀冲刷是造成雁荡诸峰特殊地形的原因。这是符合实际的,实事求是的创见。在西欧,直到18世纪末期,英国人郝登在他所著的《地球理论》一书中,才论述了自然界流水侵蚀作用的学说。郝登被人推崇为近代的“地质之父”,但沈括的发现和创见比郝登早了700年。
雁荡山位于浙江省东南部,东海之滨。分两个山群,南雁荡山在平阳县西,北雁荡山在乐清县东北。本文所记的是北雁荡山。
北雁荡山东西、南北各距30公里多,面积约30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109米,峰顶附近有湖泊,因南来北往的雁群常来栖息,所以叫雁荡,雁荡山也因此得名。山上风景名目繁多,号称百有二峰、六十一岩、四十六洞、二十六石、十三瀑、十七潭、十四嶂、十二溪、十岭八谷、八桥七门、六坑四泉、四水二湖等等,从这些名目也可见北雁荡山的地形。山上古刹有灵岩寺、灵峰寺,前者传说就是高僧诺矩罗观瀑坐化处。后者建寺较迟,初建于宋代。
雁荡山是全国风景奇特、秀丽的一座山,但是自古以来地图文书资料,都没有提到过它。作者经过实地考察,列举事实,引用资料,说明雁荡山在古代长期不为人所知的情况。第一句点明雁荡山的位置——温州;特点——天下奇秀。接着,用“然”字一转,指出“自古图牒,未尝有言者”,说明这座“天下奇秀”的雁荡山,竟长期不为人所知。第二句先说比作者早六十年的宋代“祥符中”“尚未有名”的情况。再引西域书和贯休诗说明宋代以前对雁荡山虽有零星记述,但不详细也不明确,提到了雁荡、龙湫的名字,但具体位置在哪里,人们还弄不清。最后说,连几乎游遍永嘉山水的谢灵运,也从未提到过雁荡山。这是文章第一段,作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表达方式以叙述为主。
第二段作者推究雁荡诸峰形成的原因,由结果 (特殊地形) 分析原因(特殊地形的成因),从而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表达方式以论说为主。作者首先描述实地考察所见雁荡诸峰的地形:“峭拔险怪,上耸千尺,穹崖巨谷……皆包在诸谷中”,这就是雁荡诸峰“不类他山”的特点,也印证了上文所说的“天下奇秀”究竟“奇”在哪里。接着作者从不同角度和观察点来描写这一特点。从岭外远望,“都无所见”,因为“诸峰皆包在诸谷中”。至谷中近视,则“森然干霄”,因为诸峰“峭拔险怪,上耸千尺”。话虽不多,却说明了沈括曾从上下、远近、内外多方面对雁荡山作过观察,如实描绘了它的特征。
雁荡诸峰为什么会构成这样一个特殊地形呢?作者根据买地考察进行推理判断:“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也就是说,这是流水的冲激、侵蚀作用 (水凿) 所造成的。然后就近从当地提出事实来作佐证:“如大小龙湫、水帘、初月谷之类……”。接着作者由特殊到一般,进一步说明雁荡诸峰的现象不是个别的,“世界沟壑中水凿之处, 皆有植土龛岩, 亦此类耳。”“成皋、 陕西大涧中, 立土动及百尺,迥然耸立,亦雁荡具体而微者,但此土彼石耳。”
在正确地解释了雁荡诸峰特殊地形形成的原因,并作出了无可置疑的论断之后,从正面回答了第一段提出的问题: 雁荡诸峰之所以长期不为人所知,是因为诸峰“既非挺出地上,则为深谷林莽所蔽,故古人未见,灵运所不至,理不足怪也。”
沈括用流水侵蚀、冲激作用来解释雁荡诸峰形成的原因是正确的。据地理学者的考察,雁荡诸峰的高度一般都在1000米左右,基本上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这些岩石是白垩纪火山爆发的堆积物。在白垩纪末,第三世纪初,地壳发生不均匀的上升运动,后来又受到外力的强烈作用,而形成相当平坦的剥蚀平原,就是古代夷平面。以后,又经过长期的风化和流水侵蚀、冲激,松软的沙土被冲走,只留下坚硬的岩石,形成了“峭拔险怪,上耸千尺”的雁荡诸峰。
这则笔记属于说明文,详略处理恰当,用语严谨,平实而又不乏生动。在写作上注意举出例证,引用资料来说明道理,行文前后呼应,联系紧密,结构紧凑。第一段侧重叙述情况,引用传说资料,处处为读者留下疑问: 雁荡山既为“天下奇秀”,何以“自古图牒未尝言”,长期不为人所知呢?这就为第二段推究原因提供了基础和条件。第二段是在第一段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侧重在分析论述,举出例证,阐述道理。最后,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解决了第一段中留下的问题,使读者疑团冰释。
正如白璧微瑕,本文说谢灵运没有到过、也没有提到过雁荡山,这是不符合事实的。谢灵运到过雁荡山,写过描绘雁荡山景色的诗。唐代不少人也都到过雁荡山,提到过“雁荡”山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