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古典文学 > 诗词歌赋

薛瑄《禹门》原文及赏析

2023-04-07 14:46:06

  连山忽断禹门开,中有黄河滚滚来。

  更欲登临穷胜景,却愁咫尺会风雷。

  禹门在山西省河津县城西北12公里的黄河峡谷中。禹门又称龙门,据《水经注》记载:“龙门为禹所凿,广八十步,岩际镌迹尚存。”后人缅怀大禹治水的功德,遂把这里称作禹门。因为这里是古代秦晋间的交通渡口,又有禹门口之称。

  诗人薛瑄正是河津人,因此他在描写故乡山水时,自能了如指掌,写出与众不同的观感。“连山忽断禹门开”,用一个“忽”字,把黄河奔腾咆哮的气势写得活灵活现。“连山”,指的是连绵不断的吕梁山。古人认为起初并没有禹门,当时河水是不遵水道的。《吕氏春秋·爱类篇》就这样说:“昔上古龙门未开,吕梁未发,河出孟门,大溢逆流,无有丘陵沃衍平原高阜,尽皆灭亡,名曰鸿水。”“连山忽断禹门开”一句,当剥自唐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句。但又能出奇制胜,将表现力较一般的“中断”改作“忽断”,真乃点铁成金之大手笔。禹门顿开,黄河之水从中滚滚而过,惊涛裂岸,乱石穿空,气势磅礴非凡。

  “更欲登临穷胜景”一句,语意出自唐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都是欲登高极目望穿胜景的意思。“却愁咫尺会风雷”,笔锋陡转,天有不测风云,咫尺之间孰能料及不会风雷突变? 此句有苏东坡《水调歌头》中“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韵调,有人认为此诗“暗喻忧虑国家的变动”,也是可以说通的。居安思危,“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种“进亦忧,退亦忧”的思想是符合诗人薛瑄的思想的。薛氏曾在朱熹的白鹿洞书院讲学,人称“薛夫子”,后得罪太监,几乎被害。在这种凶险的宦途中生活过的薛瑄当然惧怕“咫尺风雷”了。无论是国家的动荡,还是殃及自身的动荡,作为一介书生,都无异于灭顶之灾。所以薛瑄才能在歌咏家乡山水的兴头上,突然忧从中来,“却愁”世事多变,风雷乍起了。薛瑄于永乐十九年 (1421) 中进士后,累官大理寺卿、礼部右侍郎等职,后见为宦凶险,朝中石亨、曹吉祥等人倚势专权,便托病多次上书求归河汾,后得允。这首诗应当是诗人在深味世间黑暗,告老还乡后的作品。全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只用极简洁的语言便描绘出了一幅壮丽的黄河景色。诗中饱含处世哲理,与诗人一生致力于理学研究不无关系。

相关推荐

  • 徐宏祖《粤西游日记一》原文及赏析
  • 王维《终南山》原文及赏析
  • 祖咏《终南望余雪》原文及赏析
  • 刘禹锡《自江陵沿流道中》原文及赏析
  • 刘嗣绾《自钱塘至桐庐舟中杂诗》原文及赏析
  • 齐己《舟中晚望祝融峰》原文及赏析
  • 袁枚《谒岳王庙》原文及赏析
  • 吴光《谒柳先生祠》原文及赏析
  • 袁宏道《越中杂记》原文及赏析
  • 欧阳修《醉翁亭记》原文及赏析
  •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