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古典文学 > 诗词歌赋

古代爱情诗《〔双调〕蟾宫曲》原文及赏析

2023-04-15 15:55:39

  梦中作(选一)

  半窗幽梦微茫。歌罢钱塘,赋罢高唐。风入罗帏,爽入疏棂,月照纱窗。缥缈见梨花淡妆,依稀闻兰麝余香。唤起思量,待不思量,怎不思量。

  这首小令描写了一位男子与爱人梦中欢会,醒后无限恋眷的情怀。全曲十一句,可分为四层。

  “半窗幽梦”三句为第一层,写梦中与情人幽会情景。“半窗幽梦”,化用秦观《八六子》:“夜月一帘幽梦”的意象,写主人公在深夜里做了一个隐隐约约的梦,在一个门窗半开的房间里跟自己所爱的女子幽会;“微茫”二字,正写出梦境的渺茫、模糊的景象。“歌罢钱塘,赋罢高唐”,这两句是指作者所梦到的情人。“钱塘”,指南齐时钱塘名妓苏小小,传说宋代司马槱(you)才仲,昼寝时梦一美女,即苏小小,牵帷而歌:“妾本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并与其幽会同寝。后世遂以“苏小”、“钱塘”,代指妓女。“高唐”,用楚襄王游云梦高唐,倦怠昼寝,梦中与巫山神女幽会,后世即以“高唐”隐喻男女欢会。苏小唱罢歌声,宋玉赋罢高唐,暗喻主人公象宋玉一样才貌出众,与自己所爱的女子欢会。

  “风入罗帏”三句,描述梦中的景物、环境。此处上承“半窗幽梦”,晚风吹入罗帏,从稀疏的窗棂透入阵阵凉爽,一轮明月映照在半敞的纱窗上,描绘了一个晚风清爽、月色朦胧的缥缈、迷离的幽会环境。这层描写,创造了一种恬静、迷人的气氛,对开首的“幽梦”二字做了形象的补充。总之,这清风、明月交融的缥缈、迷离的好天良夜,烘托了一刻千金的两情欢悦与美满,而且为第三层的“见梨花淡妆”和第四层的“唤起思量”做了不可缺少的铺垫。

  “缥缈见梨花淡妆”两句为第三层,写梦境欢会的情人之美。“缥缈”,“依稀”,写出似有若无的梦境的虚幻情景与主人公朦胧、恍惚的感受。在虚无缥缈中,似乎看到了她的“梨花淡妆”;这里暗用白居易《长恨歌》:“梨花一枝春带雨”,形容所爱女子身着梨花一样素洁的淡妆,似有太真一样的秀丽姿容;在迷离恍惚中,仿佛还能闻到她身上散发的如兰似麝的香气。情人的美丽、香艳,使主人公眷恋难忘。这两句是写梦? 还是写醒?似乎兼而有之,似真非真,似幻非幻,那梦中的所见所闻,似曾相识,在梦醒之后,仍然“缥缈”而见,“依稀”而闻。这可说是似梦非梦的奇幻感觉和似醒非醒的甜蜜回味。

  最后,“唤起思量”三句为第四层,写出梦醒后主人公被梦境所唤起的感情波澜和对情人的深深怀恋。“唤起思量”,讲美妙的梦唤醒了他感情深处的“思量”,那难以忘怀的往事又涌上心头。“待不思量”,明知是梦境的虚幻,何必认真?更何况往事已过,想也徒劳呢? 那就唯有撇开它,不想它吧! 然而,“怎不思量”,感情上又一转折、深化,那梦中的美人、美景,毕竟是自己弥足珍贵的一段感情生活,那“梨花淡妆”的姿容,那“月照纱窗”的欢会,又怎能放得下,怎能不思量呢? 于是,最后三句便将这位男子欲罢不能,欲丢不舍的矛盾、难堪的感情纠葛,做了曲折、微妙的刻划。

  这首小令题为《梦中作》,其实是将梦境与作者对往事的刻骨回忆融合起来,采取了亦幻亦真,以幻写真的方法。此曲写情俗而不浮,艳而不冶,借用一些典故加以暗示,含蓄不露。此曲以“幽梦”始,以“思量”结,中间逐层递转,或化用典故,或描画景物,或勾勒人物,或内心独白,巧妙自然地构成一个整体,创造了一种缥缈的梦幻境界,使这首小令增添了一种朦胧美。

相关推荐

  • 古代爱情诗《采莲子(二首)》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菩萨蛮》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南吕〕四块玉》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更漏子》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南吕〕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原文及赏
  • 古代爱情诗《菩萨蛮》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越调〕小桃红(二首)》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更漏子》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越调〕寨儿令》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杨柳枝》原文及赏析
  •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