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古典文学 > 诗词歌赋

古代爱情诗《杂诗七首(其三)》原文及赏析

2023-04-23 09:21:37

  西北有织妇,绮缟何缤纷。明晨秉机杼,日昃不成文。

  太息终长夜,悲啸入青云。妾身守空闺,良人行从军。

  自期三年归,今已历九春。飞鸟绕树翔,噭噭鸣索群。

  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

  曹植的组诗《杂诗》,同载《昭明文选》,虽为一组,但彼此并无紧密关系,亦非同时之作。这首诗写思妇盼望丈夫及早从军归来的深挚感情。

  首四句,女主人公出场:“西北有织妇,绮缟何缤纷。明晨秉机杼,日昃不成文。”论者以为西北织妇喻织女星。织女星所在方位是北方。“西北”是偏义复词,“西”字无意义。其实,“织妇”就是织妇,不作比兴解,而视为实写,更符合此诗情境。“西北”就是西北,不必坐实为“北方”,《古诗十九首》不是也有一首以“西北有高楼”为起句吗?“西北”指女主人公居所的地理方位。“绮缟”,有花纹的绢,泛指织妇所织之物。“日昃(ze)”,太阳偏西。首四句谓织妇清晨起来织布,可是太阳西斜了,尚未织成纹理。“言忧甚而志乱”(《文选》李善注)。陈祚明说:“‘明晨’二句,得‘不盈顷筐’之意。”(《采菽堂古诗选》)意谓曹植得益于《诗经·周南·卷耳》的发端:“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诗经·小雅·大东》有写织女星的四句诗:“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织女星虽七次移动位置,却始终也织不成纹章)一般人都认为“明晨”二句由此化用而成,似言之有理。不同的是《大东》直写星(织女),而曹诗实写人(织妇),以织布不成文的外在动作,展现其忧甚志乱的内心世界,可谓出于蓝而胜于蓝。

  “太息”二句,正面描写织妇。她一边织布,一边叹息、悲啸。“太息”,即叹息。“啸”,“蹙口出声,以舒忧懑之气也。”(刘履《选诗补注》)“终长夜”,言叹息之久;“入青云”,写悲啸之宏。至此,织妇的忧甚志乱、悲愁哀怨的心境和情态毕现无遗。可是,织妇为什么无心织布?何以连声叹息复悲啸?这些令人疑惑不解的问题,我们在接下来的“妾身”四句诗里找到了答案。“良人”,指丈夫。“九春”,“一岁三春,故以三年为九春,言已过期也。”(《文选》李善注)丈夫从军临行时自以为三年就可以归来,可是,已经过了预计的期限,他还没有回家来。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女主人公独守空闺,凄清孤寂,全然没有爱情的温馨和家庭的幸福,她怎能不叹息复悲啸呢?

  最后四句,表达与丈夫相见的渴望之情。“噭噭”,鸟叫声。“索群”,求侣之意。小鸟儿在树林里飞来飞去,鸣叫着,寻求自己的伴侣。这是比兴,“鸟且求群,而况人乎?”(《文选》五臣注)于是,引发出思妇的奇特想象:“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南流景,日也。日光远近皆同,人无不见,故愿托驰光,见其夫也。”(《文选》五臣注)在现实生活中,她与丈夫分离多年,空闺难守,悲苦难熬,迫切希望尽早结束这种在叹息声中打发光阴的悲痛生活。然而,希望并不能改变现实。汉魏时期,社会动荡,战乱不已,酿成无数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人间悲剧,思妇一家焉能逃脱?在现实中失去的东西,企图在奇想中得到,我们的女主人公也只能如此吧! 从艺术上说,这奇想表现出人物忠于纯真的爱情、渴求幸福的生活的美好品格,因而成为使人物熠熠生辉的精彩之笔。

  这首诗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兼顾到外在动作和内在心理两个方面,先动作,后心理,层次井然,步步深入。“似山势起伏,欲断还连。”(《三家诗》)最后的奇想,既别出心裁,又合情入理,颇有点睛之妙。

  这首诗对魏晋诗歌曾产生过积极影响。张华《情诗》之一“北方有佳人,端坐鼓鸣琴。……愿托晨风翼,束带侍衣衾。”与曹诗近似,在谋篇布局、描写人物诸方面,皆从《杂诗》受益非浅。于此,可见其影响之一斑。

相关推荐

  • 古代爱情诗《少年游》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虞美人》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杂诗七首(其四)》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杂诗七首(其七)》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采桑子》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留春令》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七哀》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思远人》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咏怀(其二)》原文及赏析
  • 古代爱情诗《短歌行》原文及赏析
  •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