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人谈起写篆字,我倒记起郑板桥②有一块图章,刻着“难得糊涂”【由“篆字”引出“图章”,进而引出文章要说的主题“难得糊涂”,所谓“有人谈起写篆字”是由于施蛰存所写答复作者的文章中多次提到篆字,尤其是《致黎烈文先生书──兼示丰之余先生》一文的结尾提到想用篆字写“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唯无是非观,庶几免是非”的偈语,具体可见作者文章《答“兼示”》末尾的“备考”,本文之所以由此开端,除了施蛰存多次提到篆字外,施蛰存提到的“……唯无是非观,庶几免是非”的偈语和“难得糊涂”的内涵相似,后文对此进一步说明】。那四个篆字刻得叉手叉脚的,颇能表现一点名士的牢骚气。足见刻图章写篆字也还反映着一定的风格,正像“玩”木刻之类,未必“只是个人的事情”:“谬种”和“妖孽”就是写起篆字来,也带着些“妖谬”的。【此段引出郑板桥“难得糊涂”的图章,并表达自己对图章篆字的看法和评价。“只是个人的事情”出自施蛰存文章《<庄子>与<文选>》:“……这些其实只是个人的事情,如果写篆字的人,不以篆字写信,如果填词的人做了官不以词取士,如果用自刻印板信封的人不勉强别人也去刻一个专用信封,那也无须丰先生口诛笔伐地去认为‘谬种’和‘妖孽’了……”,作者在此顺便加以批驳,也就是说“篆字”之类虽然是“个人的事情”,但也会有意无意的对别人施加影响。】
然而风格和情绪,倾向之类,不但因人而异,而且因事而异,因时而异。郑板桥说“难得糊涂”,其实他还能够糊涂的。现在,到了“求仕不获无足悲,求隐而不得其地以窜者,毋亦天下之至哀欤”③的时代,却实在求糊涂而不可得了。【此段是从实施条件的角度对郑板桥提出的“难得糊涂”表达自己的看法,此处的“糊涂”可理解为放弃固有的原则和立场,放下心中的执念,看开一切,用一种超脱的心态来处世。后来“难得糊涂”成了文人雅士或自我解嘲或发泄牢骚或表现风雅的方式和手段,尤其是陷入是非纷争之时,用一句“难得糊涂”就可体面的摆脱。但作者指出,“难得糊涂”并非适用于一切情况,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国家民族危急存亡之际、在“求隐而不得其地以窜者”的社会境况中、在自己生存和安全都无法保障的情况下,要想“糊涂”又谈何容易,所以作者说郑板桥虽“难得糊涂”,但还是“能够糊涂的”。】
糊涂主义,唯无是非观等等──本来是中国的高尚道德。你说他是解脱,达观罢,也未必。他其实在固执着,坚持着什么【以上是对“难得糊涂”所体现的“糊涂主义”做进一步阐释,指出这种“糊涂主义”表面看是“解脱”、“达观”、“无是非观”,实际上是有所固执和坚持,也就是说正因为内心有所执念和怅恨,所以才“难得糊涂”,若真能放下解脱,就不会产生“难得糊涂”的念头,所以作者说“他其实在固执着,坚持着什么”。施蛰存在《致黎烈文先生书──兼示丰之余先生》一文用偈语“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唯无是非观,庶几免是非”作结,其表现和“难得糊涂”相似,都是故作姿态,看似放下了、超脱了、不在乎是非了,而实际上却“在固执着,坚持着什么”,后文通过举例证明施蛰存表面提倡无是非观而实际上有所坚持】,例如道德上的正统,文学上的正宗之类。这终于说出来了:──道德要孔孟加上“佛家报应之说”(老庄另帐登记),而说别人“鄙薄”佛教影响就是“想为儒家争正统”,原来同善社的三教同源论早已是正统了【以上为施蛰存坚持的“道德上的正统”的具体表现】。文学呢?要用生涩字,用词藻,襛纤的作品,而且是新文学的作品,虽则他“否认新文学和旧文学的分界”;而大众文学“固然赞成”,“但那是文学中的一个旁支” ④。正统和正宗,是明显的【以上为施蛰存坚持的“文学上的正宗”的具体表现】。【此段是从内涵实质角度对“难得糊涂”表达看法,并通过列举施蛰存自己的言行加以分析和佐证,实际上是对施蛰存的故作姿态、表里不一的讽刺。】
对于人生的倦怠并不糊涂!活的生活已经那么“穷乏”,要请青年在“佛家报应之说”,在“《文选》,《庄子》,《论语》,《孟子》”里去求得修养。后来,修养又不见了,只剩得字汇。“自然景物,个人情感,宫室建筑,……之类,还不妨从《文选》之类的书中去找来用。”⑤从前严几道从甚么古书里──大概也是《庄子》罢──找着了“幺匿”⑥两个字来译 Uanit,又古雅,又音义双关的。但是后来通行的却是“单位”。【此段是对上一段所述的施蛰存坚持的“道德上的正统”和“文学上的正宗”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指出在当时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下,推崇“佛家报应之说”、要青年“《文选》,《庄子》,《论语》,《孟子》”里去求得修养、提倡“从古书寻找字汇”实在是于人生无补、对社会无益,最后只能像严复费尽心思想出的字汇“幺匿”一般退出历史的舞台。】
严老先生的这类“字汇”很多,大抵无法复活转来。现在却有人以为“汉以后的词,秦以前的字,西方文化所带来的字和词,可以拼成功我们的光芒的新文学”⑦。这光芒要是只在字和词,那大概像古墓里的贵妇人似的,满身都是珠光宝气了。人生却不在拼凑,而在创造,几千百万的活人在创造。可恨的是人生那么骚扰忙乱,使一些人“不得其地以窜”,想要逃进字和词里去,以求“庶免是非”,然而又不可得。真要写篆字刻图章了!【此段进一步强调“人生却不在拼凑,而在创造”,从古书寻找字汇并不可取。】
【注释】
①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申报·自由谈》。
② 郑板桥(1693─1765) 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文学家、书画家。
③ “求仕不获无足悲”等句,见章太炎为吴宗慈纂辑的《庐山志》所作《题辞》。这篇《题辞》作于一九三三年九月,曾发表于同年十月十二日《申报·自由谈》。
④ 这是施蛰存《突围》之四(答曹聚仁)中的话,见一九三三年十月三十日《申报·自由谈》,原文为:“我赞成大众文学,尽可能地以浅显的文字供给大众阅读,但那是文学中的一个旁支。”
⑤ “自然景物”等语,是施蛰存《突围》之五(答致立)中的话,见一九三三年十月三十日《申报·自由谈》,原文为:“我想至少还有许多自然景物,个人感情,宫室建筑,以及在某种情形之下专用的名词或形容词之类,还不妨从《文选》之类的书中去找来用。”
⑥ “幺匿” 英语 unit 的音译。严复译英国斯宾塞《群学肄言》第三章《喻术》中说:“群者,谓之拓都(原注:译言总会);一者,谓之幺匿(原注:译言单个)。”严复自己在《译余赘语》里举例解释说:“大抵万物莫不有总有分:总曰拓都,译言全体;分曰幺匿,译言单位。笔,拓都也;毫,幺匿也。饭,拓都也;粒,幺匿也。国,拓都也;民,幺匿也。”按“拓都”,英语total的音译,意为全体、总计。
⑦ “汉以后的词”等句,也见施蛰存《突围》之四(答曹聚仁)。
《朝花夕拾》
范爱农、《二十四孝图》、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狗·猫·鼠、琐记、无常
《仿徨》
祝福、弟兄、在酒楼上、伤逝、离婚、孤独者、高老夫子、示众、长明灯、肥皂、幸福的家庭
《呐喊》
《呐喊》自序、阿Q正传、白光、端午节、风波、故乡、孔乙己、狂人日记、明天、社戏、头发的故事、兔和猫、一件小事、鸭的喜剧、药
《故事新编》
《野草》
《野草》英文译本序、《野草》题辞、秋夜、影的告别、求乞者、我的失恋、复仇、复仇〔其二〕、希望、雪、风筝、好的故事、过客、死火、狗的驳诘、失掉的好地狱、墓碣文、颓败线的颤动、立论、死后、这样的战士、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腊叶、淡淡的血痕中、一觉
杂文集
《伪自由书》、《而己集》、《花边文学》、《热风》、《坟》、《准风月谈》、《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附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