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小学的时候,看同学们变小戏法,“耳中听字”呀,“纸人出血”呀,很以为有趣。庙会时就有传授这些戏法的人,几枚铜元一件,学得来时,倒从此索然无味了。进中学是在城里,于是兴致勃勃的看大戏法,但后来有人告诉了我戏法的秘密,我就不再高兴走近圈子的旁边。去年到上海来,才又得到消遣无聊的处所,那便是看电影。
但不久就在书上看到一点电影片子的制造法,知道了看去好像千丈悬崖者,其实离地不过几尺,奇禽怪兽,无非是纸做的。这使我从此不很觉得电影的神奇,倒往往只留心它的破绽,自己也无聊起来,第三回失掉了消遣无聊的处所。有时候,还自悔去看那一本书,甚至于恨到那作者不该写出制造法来了。【以上两段叙述作者三次看到“变戏法(包括电影)”内幕的经历和自己的感受。】
暴露者揭发种种隐秘,自以为有益于人们,然而无聊的人,为消遣无聊计,是甘于受欺,并且安于自欺的,否则就更无聊赖。因为这,所以使戏法长存于天地之间,也所以使暴露幽暗不但为欺人者所深恶,亦且为被欺者所深恶。【此段是对前文的分析和议论,作者指出,“看戏法”的“观众”是“甘于受欺,并且安于自欺的”,因为他们乐在其中,陶醉而满足,此时若有人揭露“戏法”的真相,不但不会得到感激,反而招致厌恶和憎恨。这是从“看戏法”的观众角度进行议论。】
暴露者只在有为的人们中有益,在无聊的人们中便要灭亡。自救之道,只在虽知一切隐秘,却不动声色,帮同欺人,欺那自甘受欺的无聊的人们,任它无聊的戏法一套一套的,终于反反复复的变下去。周围是总有这些人会看的。【此段说明,洞察“戏法”背后真相的人,为了明哲保身,最好的办法就是冷眼旁观,不动声色,任由戏法反反复复变下去。这是从“暴露者”的角度进行议论。】
变戏法的时时拱手道:“……出家靠朋友!”有几分就是对着明白戏法的底细者而发的,为的是要他不来戳穿西洋镜。【此段引出题目所谓“朋友”,此处的“朋友”,实际上是变戏法者和知道戏法内幕的旁观者之间的一种默契和交易,其潜在意思就是:大家都是“朋友”,所以我变戏法的时候你不来拆穿,等轮到你变戏法的时候我也会闭口旁观,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实际上,纵观中国历史和政治,从本质上看都是在“变戏法”,作者所写的《现代史》、《看变戏法》等杂文都表达了这一思想,而这篇文章却是从看“变戏法”的观众角度进行分析,实际上是作者思想和看法的深化。当局和统治者固然善于做戏,而民众也甘于看其做戏,在这种人人做戏的社会环境中获得陶醉和满足,这不仅导致中国传统缺乏像西方那样的对“真”的执着追求,而且导致那些致力于揭露本质和真相的思想者们不仅受到统治者的迫害打击,而且还受到普通民众的嫉恨和侧目,只有那些深谙人情世故,洞察“朋友”背后精义之人,才能如鱼得水、得以善终。】
“朋友,以义合者也”②,但我们向来常常不作如此解。【此段是对上一段内容的进一步深化,“朋友”,按照冠冕堂皇的字面解释,则是“以义合者”,而在实际的人际关系中,往往就是“以利合者”,成为彼此心照不宣实施利益交换的代名词,所以作者说“我们向来常常不作如此解”。】
【注释】
①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五月一日《申报·自由谈》。
②“朋友,以义合者也”:语出《论语·乡党》宋代朱熹注:“朋友以义合。”
《朝花夕拾》
范爱农、《二十四孝图》、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狗·猫·鼠、琐记、无常
《仿徨》
祝福、弟兄、在酒楼上、伤逝、离婚、孤独者、高老夫子、示众、长明灯、肥皂、幸福的家庭
《呐喊》
《呐喊》自序、阿Q正传、白光、端午节、风波、故乡、孔乙己、狂人日记、明天、社戏、头发的故事、兔和猫、一件小事、鸭的喜剧、药
《故事新编》
《野草》
《野草》英文译本序、《野草》题辞、秋夜、影的告别、求乞者、我的失恋、复仇、复仇〔其二〕、希望、雪、风筝、好的故事、过客、死火、狗的驳诘、失掉的好地狱、墓碣文、颓败线的颤动、立论、死后、这样的战士、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腊叶、淡淡的血痕中、一觉
杂文集
《伪自由书》、《而己集》、《花边文学》、《热风》、《坟》、《准风月谈》、《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附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