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名家名作 > 鲁迅

鲁迅《无题·洞庭木落楚天高》原文、注释和赏析

2020-03-17 21:40:56

洞庭木落楚天高②,

眉黛猩红惋战袍。

泽畔有人吟不得,③

秋波渺渺失《离骚》④。

【注释】

①本诗是鲁迅在1932的12月31日书赠郁达夫的,后收入《集外集》。鲁迅日记所录诗作稍异:“木落”作“浩荡”、“猩” 作 “心”、“不得” 作 “亦险”。

②洞庭木落:《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③泽畔:《楚辞·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

④离骚: 屈原被放逐后作的长诗。《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 《离骚》 者,犹离忧也。”

【析】 1927年至1937年,是黑暗与光明苦苦缠斗的十年。对于国民党当局,鲁迅紧紧抓住两种反革命的 “围剿” 即军事 “围剿” 和文化“围剿”,并把它们结合在一起予以揭露和抨击。本诗前两句写反革命的军事“围剿”,后两句写反革命的文化“围剿”。鲁迅充分利用诗歌的跳跃性,把两个画面同时镶嵌在同一个洞庭湖畔的画框里。在这里,洞庭湖成了一个特定的背景,一个带有象征性的地域。

“洞庭木落楚天高”,“洞庭”、“楚天”,指出地点乃在湘鄂赣革命根据地一带。“木落”、“天高”,点明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当年秋末,正是蒋介石率50万军队对革命根据地进行第四次围剿的极端严重的时期。两个词组,组成了如同“风波一浩荡,花树已萧森”一联的诗意,隐喻这场反革命战争的疯狂性和残酷性。

次句截取战争中的一个特写镜头: “眉黛猩红涴战袍。”“眉黛”,借代妇女。“眉黛”之下,原来是写作“心红”的,指的当是从事革命的坚强妇女。后来的改动,则从内容到技巧,都进了一层,多出了又一个透视角度。主视角:正当九月的“木落”时节,设于汉口的“围剿总部”竟下令实行惨绝人寰的“三光政策”,所到之处,鸡犬不留,血火腾涌,千里为赤。一般的妇女群众尚且不得幸免,其滥杀情况可想而知。此外,“猩红”也未尝不可以联系到妇女的胭脂口红之类,揭露征服者荒淫无耻的另一面。“猩红涴战袍”,看剿共将士征袍尽染,一片绯红,那是多么“伟美壮观”呵!恍如一幅泼墨人物画,使一批 “英雄” 的嘴脸暴露无遗。

“泽畔有人吟不得”,第三句接着从与湖南一地有着密切的联系的古诗人屈原着笔,借“行吟泽畔”作为转机,军事“围剿”的画面就转移到了文化“围剿”上面,一如电影的 “淡出”、“淡入”,显得非常的妥贴自然。“秋波渺渺失离骚。” 诗中其 “人” 固指写作 《离骚》的屈原,那是“国将危亡”而“遭忧作辞”的诗人代表,在此,又未尝不可视作诗人的自况。二句的含义是,即使是“行吟泽畔”的屈原,在当今的时代也“吟不得”,所以,也产生不了今日的《离骚》。这里的“吟不得”,“失离骚”,同 “吟罢低眉无写处”,“敢有歌吟动地哀”,“敢遣春温上笔端”等诗句一样,是对文化专制的严密性的高度概括。面对内忧外患有增无已的情势,当今诗人的悲愤当然不亚于古诗人屈原。“秋波渺渺”,其实是“心事浩茫”的一种外化和写照。寓情于景,读起来颇有 “终篇接混茫” 的况味。

全诗写楚地,记楚事,用 《楚辞》,甚至描写了屈原的本来形象,无论是抨击血腥镇压,还是揭露反革命文化围剿,都一样充满着忧愤之情。

  鲁迅作品全集鉴赏

  《朝花夕拾》

  范爱农《二十四孝图》藤野先生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狗·猫·鼠琐记无常

  《仿徨》

  祝福弟兄在酒楼上伤逝离婚孤独者高老夫子示众长明灯肥皂幸福的家庭

  《呐喊》

  《呐喊》自序阿Q正传白光端午节风波故乡孔乙己狂人日记明天社戏头发的故事兔和猫一件小事鸭的喜剧

  《故事新编》

  序言、理水采薇铸剑非攻奔月出关补天起死

  《野草》

  《野草》英文译本序、《野草》题辞、秋夜影的告别求乞者我的失恋复仇复仇〔其二〕希望风筝好的故事过客死火狗的驳诘失掉的好地狱墓碣文颓败线的颤动立论死后这样的战士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腊叶淡淡的血痕中一觉

  杂文集

  《伪自由书》《而己集》《花边文学》《热风》《坟》《准风月谈》《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附集》《华盖集》《华盖集续编》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