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好书推荐 > 名著小说

《红与黑》中于连的爱情观 于连到底喜欢谁?

2020-03-30 14:07:30

   骄矜是混杂在一起的,他正是以严谨的努力来维持尊严,换来自己的飞黄腾达,同时又不得不首先屈从于这个社会,正如他可以敏感的拒绝德•瑞那夫人的两件衬衣,却无法拒绝德•瑞那市长带有侮辱意味的100法郎一样矛盾。当他的野心与他的尊严相矛盾的时候,不禁让人觉得霎时可笑之极。  

  在这个充满敌意与轻视、沉沦于的上流社会中,他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以虚伪抗击虚伪,以轻蔑对付轻蔑,让自己不受任何侵害。他为了实现野心,以屈求伸,以自己的聪明干练忠心为侯爵效劳,参与极端保王党的阴谋黑会,并获得一枚十字勋章。他可以在上流社会混得如鱼得水,可以混到贵族的头衔,可以拥有金钱和爱情,但是于连无法选择自己的时代,无法让自己成为拿破仑,于连在慢慢向上爬的时候,自身的生命力也在慢慢地被上流风气所侵蚀。我想如果可能,于连•索海尔也许会成为拉穆尔家族的成员,会成为军队要员或者某个地区的大主教,他可以拥有了玛娣儿特,可以拥有身份背景金钱和家,可以完成他的野心:摆脱低贱的地位,登上社会的顶层。这些仅仅是基于一个“如果”,如果于连没有死!没有死去的他,还会将把自己的野心和追求归向何方呢? 

  这一切的一切,是属于王政复辟时期的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凭借着野心,他成功地追求地位、权势。他成功了,但是在我看来他也失败了,最终野心成就了他,同时也将他送上了断头台。成也归于野心,败也归于野心。这些注定了他短短一生的命运终究不过是一场黄粱美梦,如梦如幻。 

  于连的爱情观 

  有关于于连•索海尔的幸福或毁灭,有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一是野心,二就是爱情。《红与黑》中最精彩的段落是描写爱情的段落,于连以“为肯定自己价值”爱情观去恋爱,并认为只要自己目的正当,便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地对待爱情。 

  然而关于于连•索海尔的爱情,不得不提起于连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女人。首先是德•瑞纳夫人。于连第一次见德•瑞纳夫人的印象在小说中有这样一句话描写到:“于连从未见过穿得如此整齐的人,尤其是一位肤色如此光彩耀眼的女性柔声和他说话。” 于连•索海就被她那无懈可击的天然妩媚和不加雕饰的自然风度吸引了。可是,当德•瑞纳夫人问道:“您真的懂拉丁文?”

  “这句话伤了于连的自尊心,把他一刻钟以来的兴奋心情一扫而空。” 

  起初于连疼很伤他自尊心的人,对德•瑞纳夫人的爱情“仍不过是一种野心”,是占有的喜悦”,他只是在履行一种对贵族报复的“责任”,这是虚荣的满足,是一种维护自尊心的表现。慢慢地,于连被德•瑞纳夫人的“傻乎乎”、善良、淳朴、温柔深深地打动了。他从德•瑞纳夫人那感受到了母性的温暖,获得了关怀与关心,而这些正是从小缺乏母爱、倍受凌辱的于连内心最渴求的和最需要的......于是,当他们的日子交替在爱情、悔恨和欢乐中快如闪电般过去了,于连疯狂的爱上了德•瑞纳夫人。当他们之间的事被匿名信告发后,于连不得不去神学院学习,离开了他心爱的德•瑞纳夫人。学成归来后,于连对德•瑞纳夫人的言行举止感叹道:“这和十四个月以前多么不同啊!”于连一想“人一离开,

  所有感情也烟消云散了”时,不仅姗姗泪下。最后因重重阻碍于连不得不离开德•瑞纳夫人只身前往巴黎。 

  接着是玛蒂尔德,于连与玛蒂尔德的爱情像在打一场掺杂复杂、曲折、充满了征服和反征服的“战役”,他们谁征服了对方,就会让对方受到情感的折磨。这是场发生在两个人之间过于理想化的爱情,玛蒂尔德出身豪门贵族,且追求理想、不甘平庸,同时又才思敏捷,她时常抱怨“从十六岁到二十岁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但我却没有伟大的爱情,因而郁郁寡欢,闷得要死”。 

  之后,玛蒂尔德对于连的爱情中除了他的英俊和才学外,更多源于于连在她的骄傲与盛气凌人、不屈不屑的一面。当“她暗自思忖:于连待我相当诚恳,以他这样的年纪,地位卑微而又怀才不遇,需要有个女友。也许女友就是我”。显然,玛蒂尔德是为了追求她那不一样的爱情,她认为对于她要追求不一样的爱情“于连可以协助我”。随后,出于这样的追求玛蒂尔德对于连表白心意。通过她的努力,拼尽了全力采取了各种手段才勉勉强强获得了她所想的“明他能闯出来,财产也指日可待”的成功。于是,不羁的两个灵魂都被折磨得痛苦不堪,鲜血不止。 

  对于连来说,爱情是手段,是一场又一场无硝烟的战争,是证明自我的价值、捍卫自我的尊严,而成为像拿破仑那样的为人,摆脱低贱的地位,登上社会的顶层才是最终目的。这种不甘屈居人下的思想,支配着于连所有的感情和行为。他以“为肯定自己价值”爱情观去恋爱,并认为只要自己目的正当,便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直到最后于连•索海尔被“关进了死囚牢”,才明白在爱情这件事上,居然“和其他事情一样,为了追求锦绣前程,而抛弃了朴实谦逊的品质......”。他冷静下来反思着他与玛蒂尔德的关系,公正的对待自己的感情。已经对英雄主义感到疲倦的于连,他所有的思想都在德•瑞纳夫人身上,在死囚牢里,于连想到“我真心爱过吗?对!我爱德•瑞纳夫人,但我没良心。”表达了他对德•瑞纳夫人的无尽的思念和深深的忏悔。他深深地知道,是德•瑞纳夫人给了他真正的爱情,那是两个纯洁灵魂的相互吸引而迸发的源于天性的自然感情。当他在囚牢惊讶地见到来访的德•瑞纳夫人后于连不禁泪如雨下,说的那番话是真诚的话:“你要知道,我一直爱着你,心中只有你。”

  于连没有上诉,在于连短短二十三岁的一生中,他为自己规定了太多角色,拿破仑的副官、代理主教、司令官、家庭教师,甚至爱情中的胜利者。为了演好这些角色,他不能不虚伪奉承,野心勃勃,以至于频频做出违心之举。这些都戴上了他所谓“幸福”这个堂皇的冠冕,而实际上这样的“幸福”却使他陷入了更深的苦难中。 

  在死亡的临近期,上帝给了他一次机会,让他卸去了一切的伪装和面具,露出一个真实美好的自己,反思往日的野心。在死前他对德•瑞纳夫人说:“从前,我们在维尔基森林里散步的时候,我本来也可以感到同样幸福,可惜我那时野心勃勃,总神游太虚幻境”。回想那些可悲的幻想、奋斗以及为此而审计的种种伪装统统失去了光彩的一生。终于,他在死亡面前他对德•瑞纳夫人说到,“如果你不到监狱来看我,我就算死也不知幸福为何。”知道了什么是幸福,什么事真正的爱情。 

  最后,于连•索海尔选择从容赴死,没有任何矫情,恢复了最真实的自我,从他所厌恶的社会角色中解放出来。于连的灵魂到此得到了救赎,也得到了最可珍贵的爱情。 

  于连的野心与爱情的联系 

  最后,在于连•索海尔短短的一生中,让读者最为难忘的是他的野心和爱情,不禁让人同情和深思。他的野心与爱情是不可分割的,综合以上,从而得出身处王政复辟时代的热血青年于连不仅野心勃勃,而且他恋爱观的标准是以“为肯定自己价值”爱情观去恋爱,并认为只要自己目的正当,便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地对待爱情为准则的。由此我们可得出一个结论:正是因为于连的野心导致了他的爱情沦为了野心的工具。 

  于连是敏感的、细腻的,同时又是倔强,这些都是他的天生。他还拥有着超群的记忆力,而他的高傲和自尊、崇拜权势则是后天环境的赋予。他的野心成就了爱情,也毁掉了爱情。他对于自身各种欲望的追求,其中“爱情”也不过是他追求野心的一个棋子,是飞黄腾达的最快捷径。这所有的一切最终都是向一个归宿指去,那就是:于连•索海尔这种不符合当时社会环境的追求野心的方式,最终导致了他人生悲剧式的命运。 

  正是“野心”这个强大的作用力导致了于连•索海尔价值观、爱情观的偏离,也正是“野心”这个名词,年仅二十三的匆匆年华因此断送。 

  通过阅读《红与黑》,我认为于连他的野心便是成为像拿破仑那样的为人,摆脱低贱的地位,登上社会的顶层。同时,他把自己的野心与爱情紧紧捆绑在一起,以“为肯定自己价值”爱情观去恋爱,并认为只要自己目的正当,便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地对待爱情。因此,在于连的短短的人生之中,他的目标时分清晰明确,他要的就是飞黄腾达!这种野心不仅使于连给了自己“强者”的身份,并为之刻苦自律,以此为不折手段的理由!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