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童《1934年的逃亡》主要内容
《1934年的逃亡》是作家苏童的一部作品。在这篇小说中,作者通过一个人或一个家族的逃亡,表达了溃败的农村向新兴的都市逃亡的历史背景。《1934年的逃亡》是一篇颇有新意的作品,它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作者那不同凡响的叙述,得力于叙述中流动着的关于枫杨树故乡的记忆、幻想、传说与所有神秘的气息。作者不仅具有对时间的调动能力,而且让其小说的时间富有弹性。
苏童用其无边而瑰丽的天才想象创设了一个灵气飞扬的“枫杨树”世界,这是一个奇异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灵魂似乎永远都是那么孤独、苦闷而焦灼无比,它们飘荡在苦难的乡村,又沦落在罪恶的城市,而在心灵最柔软的深处,它们又不断地频频回首于故乡的黄色稻谷和火红罂粟。这种“乡村——城市——乡村”的轮回,是一种“逃亡”与“还乡”的记忆。在这种记忆之中,我们可以惊奇地发现那些或轻或重的、或黑或白的灵魂,无论其逃亡抑或还乡,全都只是宿命式的徒劳。这是一群无“根”的灵魂,这是一群除了流浪仍只能是流浪的灵魂。
苏童在陈宝年之后,又让139个新老竹匠带在祖传的大头竹刀疯狂地逃离故乡涌入城市,一种艰苦而执著的谋生行为随即成了逃亡主题,似乎那城市便是一块威力无比的磁石,将他们呼啦啦地吸入幻想中的光明场……诸如此类的逃亡,虽大都显出几分被动和无奈,但其最终指向无疑是逃亡之后的新的可能和新的希望。对于他们来说,逃亡便是生——尽管逃亡的结局被证实为近乎宿命的失败。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