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第二回主要内容
自女娲宫回朝,几日后,纣王要传旨四镇诸侯选秀,还没传完,首相商容出班劝谏,内容自然是要仿效尧舜,修德爱民,纣王陈思良久:“卿言甚善,朕即免行。”可以看出,此时,纣王还是纳谏的。当然,前文说过,商容是首相,而且有拥立之功,这点也要考虑。
到了纣王八年,夏四月,四大诸侯率八百诸侯朝觐。闻太师不在都城,费仲、尤浑把持朝政。别的诸侯都送了礼,原文是“那日二人查天下诸侯俱送有礼物,独苏护并无礼单”。
到此,可以看出:一来,商容是有功有职但无权;二来,西伯侯姬昌也送了礼物给费、尤二人。
四大诸侯向纣王做了工作报告,君臣一番商业吹捧之后,纣王命首相商容、亚相比干设宴相待。如此看,亚相比干也是有职无权。
纣王到便殿,宣费、尤二人,重提了天下选秀的事。费仲此时搬出了之前纣王纳谏停止选秀的事情,一番恭维,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不在天下选秀,只选冀州侯苏护一人的女儿,纣王同意,传苏护。
纣王告知苏护选秀的事情,苏护则是正色相谏,言辞中提到了“好色之君”“有夏失政”“君不向道”“臣恐商家六百余年基业,必自陛下紊乱之矣。”
纣王自然怒了,要斩苏护,费、尤则奏请赦苏护,要其送女儿进宫。
至此,对比满荧幕的后宫戏,我们的认知是:选秀是正常的,苏护的行为言论完全是抗旨欺君的,纣王不杀苏护也算是开恩了。
苏护被放,告知家将,家将说了一句话:君不正则臣投外国,要反出朝歌,自守一国。苏护同意,并在午门提了诗。
君坏臣纲,有败五常。冀州苏护,永不朝商!
反诗奏知纣王,纣要亲征被属下劝止,纣王命西伯侯、北伯侯往惩其忤,并赐二侯节钺。纣王在圣旨中提到“朕闻冠履之分维严,事使之道无两”。
“冠履之分”,前一篇已经提到了,这就是纣王的理由,换句话讲,就是下属要服从领导的理由,再进一步,是无条件服从的理由,再进化就是剥削无罪,奋斗有理。
而苏护的十六字反诗:君坏臣纲,有败五常。冀州苏护,永不朝商!
后世的三纲是“君为臣纲”,君臣之间的关系是单向的,就是命令和服从的关系;苏护这里的用法是“君坏臣刚”,讲的是君臣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是双方都有权利和义务的,“有败五常”,是君违反自身义务在先,也是导致“冀州苏护,永不朝商”的原因。苏护的提法也是符合孟子、荀子的君臣关系和行为准则理论。
而家将的提法:君不正则臣投外国,也是坚持君臣双向选择。
至此,纣王、苏护都为自身的行为找到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孰是孰非,留给世人评说。
《封神演义》读后感
当我刚拿到《封神演义》这本书的时候,光乐是它的名字就很吸引我,可是我有个地方不懂是什么意思,就是封神这两个字,不过,我相信等我把这本书看完就明白了。
我刚开始看就知道这肯定是非常有趣的一本书。爸爸告诉我这是一本神话故事,是由真实改编的。很多人物都是神仙、道士。爸爸还说:文中的姜子牙等,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姜子牙。因为他为人正直、正义、而且他了推翻商朝,经历了很多困难,都没有放弃,反而一直坚持。他还经过了多次死而复生。闻太师和姜子牙一战,闻太师用金鞭打得姜子牙等人只得鸣金收兵。姜子牙总结经验:这次战败是因为他们太大意了。他们虽然输了,但是他们决定要在夜晚还要去偷袭。夜晚时分来临,战争正在水深火热之时,闻太师又使出他的金鞭,姜子牙一直等着闻太师出手,这个好机会他怎么可能会错过呢?果然,还没等闻太师出手,姜子牙就使出了神鞭,只听空中一个霹雳响过,闻太师的金鞭就断成了两截了。闻太师被打得十分狼狈,他突然想起可以找道兄帮忙,闻太师的道兄们早已知道了。他们说:“师兄,我人的十绝阵已练成。”
他们在西岐城外摆好了十绝阵,喊到:“让姜子牙出来破阵!”姜子牙为了不让他们看不起自己,假装能破阵,最后在众道士的帮助下成功破了阵,我最讨厌的人是纣王,因为他为了自己的一时之乐,杀害百姓、忠臣,弄得民不聊生,而且纣王还贪图美色,惹恼了女娲娘娘。姜子牙经过了重重了困难之后,来到纣王的宫殿外,纣王出了宫殿来应战。纣王看见他,二话不说,拿起剑,要杀姜子牙,姜子牙的各个将领们看见纣王来杀他,也都冲了上去。可是才打了几个回合,就开始力不从心了,手忙脚乱了,身上还被砍了几刀。他知道自己一个人打不过这么多人,他急忙逃回了宫殿。妖怪两姐妹去出战了。可惜最后被女娲娘娘给收服了。纣王看到俩姐妹死了,哭了好长时间,他叫人堆好木柴堆,点了火。这火足足烧了一天。最后纣王也被烧死了。我现在终于明白封神是什么意思了。是封为神仙的意思。
读了《封神演义》这本书,将军们战斗的场面在我的脑里挥之不去。我知道:正义是永远能战胜邪恶的。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