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第二十六章读书笔记
这天,“我们”在船上看到了一条鲸鱼,尼德·兰兴奋不已,想要捕杀鲸鱼,但船长却提出了批评……
“是的,”我回答,“在目前的情况中,至多有十个人就足以驾驶了。”
【语言描写】这艘船只需十个人便可操作,但船上的人远远超过十个,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我说,“据我所知,‘鹦鹉螺号’不仅仅是一只船,跟它的船长一样,它对于与陆地断绝了所有关系的人们来说,又是一个躲藏处。”
【语言描写】“我”猜测船上的人在逃避着什么。
康塞尔没有把话说完,但我很明白他指的是什么。
【巧妙暗示】“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对话向读者暗示出康塞尔必定有不同的看法。
“可是,”我又说,“‘鹦鹉螺号’的容积是1500吨,一吨的容积是1000升,‘鹦鹉螺号’含有150万升的空气,拿2400来除……”我很快算出,“所得的商数是625。这就是说‘鹦鹉螺号’所有的空气可以供625人在24小时之内呼吸之用。”
【语言描写】“我”根据空气的储量、消耗所用的时间等一些已知条件计算出了船上有多少人。
“这对于我们三个人来说是难以应付的!”康塞尔低声说。
“可怜的尼德·兰,所以我只能劝您忍耐了。”
【语言描写】这两句话揭示了尼德·兰问这个问题的原因,他还是想着逃跑。
“啊!”尼德·兰喊道,“如果我是在一艘捕鲸船上,那现在捕杀这条鲸鱼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啊!那是一条身躯巨大的鲸鱼!有力的鼻孔将混有气体的水柱喷得老高!真可恨!我要是不被囚禁在这钢板里就好了!”
【语言描写】这段话表现出尼德·兰的不满,他想要获得自由,想要捕杀猎物。
“那么,您对南极的鲸鱼还比较陌生。您以前捕捉的都是平常的白鲸,它并不敢冒险通过赤热海域。”
【语言描写】暗示马上来临的大头鲸来着不善。
现在我要问您,鲸鱼在美洲西边被刺中了,如果它没有绕过合恩角或好望角通过赤道,它哪能死在美洲东边呢?
【语言描写】以尼德·兰的疑问展开对话,层层推进,引起读者兴趣。
“我们要相信先生的话。”康塞尔回答。
【语言描写】康塞尔对“我”的话毫不怀疑,表现出他对“我”的信任和忠心。
尼德·兰把脚乱跺,他的手挥动着一支空想的鱼叉,在那里颤抖。
【动作描写】“乱跺”“挥动”“颤抖”写出了尼德·兰想一展身手捕鲸却又无奈被困“鹦鹉螺号”束手无策、无可奈何的失落状态。
“啊!”加拿大人喊道,他的眼睛不离开海洋,“它又靠过来了,10条,20条,是整整一群呢!一点儿没办法,我在这里脚和手都像绑起来了一样!”
【语言描写】尼德·兰一直盯着海洋,表现出他想要捕杀鲸鱼的愿望十分强烈。
“那时是要给我们的船员们获得新鲜的肉,所以才那样做。现在是为杀害而杀害罢了。我知道这是人类的特权,随便伤害生命,不过我不允许做这类残害生命的消遣。毁灭这些善良无害的鲸鱼,像普通白鲸一般,尼德·兰师傅,您的同行的所作所为应受到谴责。”
【借物抒情】尼摩船长借捕鲸鱼一事抒发了对海洋世界的热爱,对无辜生物的同情。表达了作者对现实世界中人类为了一己之私而恣意伤害生命的行为的控诉。
可是,尼摩船长的话是对的,打鱼人的野蛮和过分的屠杀总有一天要把大洋中的最后一条鲸鱼都消灭。
【升华主旨】提醒人们不要过分捕杀动物,要与动物友好相处。
加拿大人听到最后一句话,急忙回过身子来。
【动作描写】尼德·兰觉得自己有希望去捕杀大头鲸,所以又将身子转回来了。
这种动物的身躯有时超过25米。巨大的脑袋约占身长的1/3.它们的武装比长须鲸还强大,长须鲸的上颚只有一串鲸须,大头鲸就有25枚粗牙,牙长20厘米,牙尖为圆形和圆锥形,每枚牙重两斤。
【形象描述】表现了大头鲸鱼体型肥硕、巨大,外贸凶狠丑陋的形象。
“鹦鹉螺号”的目的是要把这大头怪物拦住。最初,这些怪物看见这只新奇东西参加战斗,跟平常一样,并不激动,但不久不得不防备它的攻击了。
【解释说明】为保护长须鲸,潜艇开始向大头鲸进攻了!
“鹦鹉螺号”变为一支厉害的鱼叉,由船长的手来对东,投向那些肉团,一直穿过去。穿过之后,留下那怪物的两半片蠕动的身躯。
【动作描写】表现了“鹦鹉螺号”变为鱼叉后与大头鲸激烈打斗场面。
我们觉得它们抓住我们的船,就像在矮树丛下一群狗咬住小猪的耳朵一般,死也不放。
【类比】通过类比的手法,表现出大头鲸的凶猛和顽固,也说明情况很危急。
海上满浮着稀烂的尸体。就是一次猛烈的爆炸恐怕也不可能更厉害地把这些巨大肥肉团分开、撕破、碎裂。我们是浮在许多庞然大物的躯体中间,这些躯体是灰蓝色的脊背、灰白色的肚腹,全身都长着巨大的疙瘩。有些吓怕了的大头鲸逃到天边去了,海水在好几海里的面积都染成红色,“鹦鹉螺号”浮在血海的中间。
【场面描写】描绘了大战过后海上的样子,显示出这场战斗的残酷和血腥。
这条长须鲸没有能逃避大头鲸的牙齿。我认得它是扁头的,完全是黑色的南极鲸鱼。从解剖学的角度看,它跟普通白净和北嘉皮岛的鲸鱼不同的地方,在与它颈部的7根脊骨是结合起来的,它比北方同类多2根肋骨。
【叙述说明】对长须鲸进行介绍,表现出“我”丰富的生物知识,同时让读者增长知识。
自这一天起,我心中很不安地看出,尼德·兰对于尼摩船长的态度愈来愈坏了,我决心要密切注意加拿大人的行动。
【设置悬念】尼德·兰对尼摩船长态度的变化,又会引发后文怎样的情节?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精华赏析
本章不仅描述了“鹦鹉螺号”与大头鲸战斗的激烈场面,而且通过船长之口对人类胡乱捕猎的自私行为进行了批判,提醒人类要与动物友好相处。
相关评价
本文开始,写尼德·兰和康塞尔一同来找“我”想商量逃跑的计划。从一系列对话中,充分体现了尼德·兰的莽撞和康塞尔的沉稳并且充满智慧,使两人形成鲜明对比。之后因为尼德·兰提出如果能捕杀鲸鱼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引出尼摩船长对此事极其反对的一番言论,道出人类应该与生物和平共处,对私自捕杀动物惊醒了强烈的批判,使文章内容得到升华,也让我们看到了尼摩船长的另一面,并对他产生了一丝敬意。这也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层次更加明显。
作者:女人知书香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
凡是人类所能想象的事,必定有人能将其实现。这是凡尔纳的名言。他在1869年写下了《海底两万里》这本经典科幻小说,里面有一艘独一无二的潜水艇,叫“鹦鹉螺号”,外观像纺锤,动力全来自电力,可以连续在深海潜行很多天,不需浮出水面。当时看小说的人都如痴如醉,沉迷在凡尔纳的想象中。
八十五年后,1954年9月30日,世界第一艘核潜艇正式下水服役,外观、性能都和凡尔纳写的八九不离十。打造这艘潜艇的设计者全是凡尔纳迷,他们都是读凡尔纳的小说长大的,所以特地把这艘潜艇取名为“鹦鹉螺号”,来纪念凡尔纳——他们心中永远的科幻之王。
区别于其他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的特点是力量来源不同。在本书中,真正的力量来源是知识,凭着这一点,主人公可以造出潜水艇,自由航行海底,与他眼中不正义的世界开战。但在中国以前的科幻小说里,真正的力量来源于人自身之外的东西,什么神仙、世外高人等。这些书中描述的,不过是普通人能够得到这些力量的恩赐,来对抗世界上所有的邪恶和不公。
这就是观念底层的差别。实际上,对力量来源的认知,决定了你能否抵达想要的世界,因为力量来源比力量本身重要。
就拿学习来说,人人都想取得好成绩,但不见得每位同学都理解好成绩的力量来源是什么?到今天为止,很多人仍然认为,好成绩力量的来源是兴趣,是智力,是好的辅导老师和托管,总之是各种天赋和资源吧。你看看那些辅导班招生广告就知道了,他们话里话外都是这个意思。
但是,这不是好成绩力量的真正源头。那好成绩的真正源头是什么呢?希望各位同学能私信给我,说出自己的答案。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