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好书推荐 > 名著小说

《麦田里的守望者》第三章主要内容概括

2022-03-31 11:03:30

  《麦田里的守望者》第三章主要内容

  结束了与历史老师的不愉快告别谈话,霍尔顿回到了宿舍——一个以捐赠者命名的纪念斋。捐赠者是靠做殡葬行业发家的,通过给母校捐款受到热捧,不仅以他的名字命名建筑,而且经常邀请他回校给学生们演讲。尽管学校力捧这位“杰出”校友,但在讲台上,校友却暴露出粗俗、土豪的一面,听众们也不配合,弄得场面很是尴尬。学校要建设要发展,校友是不错的资金来源,既是学生对母校辛勤栽培的回馈,让学校脸上有光,也是给学校打了个广告。我所在的高中2001年举办五十周年校庆,一个重要事情就是捐赠,并按捐赠数额予以精神奖励,千元以上者即可在纪念册里留名,万元以上者名字能上碑刻,十万元以上者可享受单独碑刻留名待遇。当时校庆场面特别宏大,几十年的校友基本都受到了邀请函。我父亲七十年代在这所中学读书,后来一直在工厂里当工人,也受到了学校的邀请,参加了在大操场举行的庆典。听着校领导激昂澎湃的致辞,看着晚辈们稚嫩的脸庞,父亲感觉到身为学校的一员还是很骄傲自豪的。等到捐赠的环节,父亲囊中羞涩,并没有进行捐赠,然后其他的活动,便没有人再邀请他,悻悻地回家了。也许父亲觉得后来没有受到尊重,但社会就是这样,别人能给予你的尊重,是有限度的,最终的尊重,是靠自己的实力争取的。

  霍尔顿回到宿舍,开始看书。既然与人不能好好对话,那就索性跟书对话吧。书里的话那么好,又有意思,又有道理,生活中简直就没有这样的人。

  舍友阿克莱是高中部的学生,邋里邋遢,不求上进,没事就缠着霍尔顿八卦,要不就这里翻翻,那里看看,反正就是不闲着。阿克莱虽然自己不讲卫生,牙也不刷,脸也不洗,但自尊心相当敏感,不允许别人说他。曾经有一个人直言不讳地说他邋遢,导致阿克莱一直记恨,难以释怀。青春期就是这样,内心很敏感,特别在乎别人的看法,这个年纪的心情很大程度上是被别人的评价所左右的。

  经典语句摘录:

  1.真正有意思的是那样一种书,你读完后,很希望写这书的作者是你极要好的朋友,你只要高兴,随时都可以打电话给他,可惜这样的书并不多。

  2.你只有对他大声吆喝,他才会照着你的话去做。

  3.你绝不至于为他心碎的。

  《麦田里的守望者》读后感

  近阶段读了几本书,深有感触。“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站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望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麦田里的守望者》通过第一人称以一个青少年的说话口吻,生动而细致地描绘了一个中产阶级子弟的苦闷,彷徨的精神世界,从主人公这一个侧面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追求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荒芜的社会风气,道出了资本主义的实质。

  主人公霍儿顿是我读过的文学作品中为数不多的反面形象之一。他的性格深受资本主义社会的耳濡目染,既有丑恶的一面,也有反抗现实,追求自己的理想的纯洁的一面。书中,霍尔顿是一个不肯用功读书,整天鬼混的沉沦少年,他为什么不肯用功读书?难道是资本主义社会物质极大丰富,不需要读书吗?看一看霍尔顿所处的环境,便不难明了。

  学校里的老师和他的家长强迫他读书,只是为了让他"出人头地,以便将来可以买辆混帐卡迪拉克",学校里的老师大部分是势利的伪君子,连他起初所唯一敬佩的一位老师后来发现也可能是个搞同性恋的,而这位老师对他说:"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的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原为某种事业卑贱的活着。"老师的谆谆教导却是一条渗透着浓厚利己主义和功利主色彩的资本主义信条,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霍尔顿又怎能找到可贵的精神寄托或崇高理想呢?他不愿意与他们同流合污,自然也就无法好好读书,他的不用功表面是颓废,沉沦,实质上是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的最无情的揭露。

  作者把霍尔顿身边的人,全都描绘成"假模假式"的人,他看不惯周围的一切,想逃离这个噩梦般的现实世界,到偏远的小山村去遁世,但要真正这样做是不可能的。他最讨厌看电影,但百无聊赖中又不得不在电影院中消磨时间;他讨厌爱慕虚荣而又毫无主见的女友去又迷恋她的美色,他看不惯这个世道,却无法改变;他甚至痛恨自己,却没有参照的标准来改正自身缺点,这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注定了他只能生活在矛盾中,霍尔顿只能用幻想解脱自己,自欺欺人,最后仍妥协于他所深恶痛绝的社会,继续陷入矛盾的漩涡,无法自拔。

相关推荐

无相关信息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