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 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 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安史之乱(755)发生以后,杜甫颠沛流离,到处奔波。直到七五九年的岁末,才流浪到四川成都,在西郊外的浣花溪住下来。第二年春天,在城西七里浣花溪畔找到一块荒地,斩茅伐草,先开辟了一块亩把大的地方,在一棵相传已有二百年年龄的高大楠树下建筑起一座并不十分坚固的茅屋,这就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圣地——“成都草堂”。
杜甫经营这座草堂,颇不容易,一切费用和建筑材料,都靠朋友和亲戚帮忙接济,他自己也费尽了心血。经过两三个月的辛苦经营,草堂终于建成了,诗人结束了十载长安、随人俯仰、四年流浪、备尝辛酸的生活,在这里得到了一个暂时栖身的处所。但是,到了八月,狂暴的秋风又把他好不容易辛苦经营起来的茅屋刮破了。屋漏床湿,彻夜难眠,诗人的痛苦可想而知,但是,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诗人也不是只想到自己的痛苦而忘了别人,而是推己及人, 由自己的屋破受冻推想到天下无屋可住的穷苦人,甚至说,只要他们都有屋可住,“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是何等深厚的情意,又是何等伟大的胸襟!难怪此诗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传诵不衰。
全诗可分四段。
第一段描写狂风破屋的情景。
八月的秋季,刚刚还是秋高气爽的晴天,突然间狂风怒吼,把我屋上多层茅草一起卷走了。茅草飞过江去,洒落在对岸江边的郊野里,飞得高的挂结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落到池塘里,随着水涡打着转儿,终于沉了下去。
浦起龙说:“起五句完题,笔如飘风之来,疾卷了当。”(《读杜心解》卷二之二)的确,这首诗一开头,就紧扣题目,采取单刀直入的手法来写。八月的秋季,气候变幻莫测。刚刚还是秋高气爽,顷刻之间,狂风怒号,肆意逞虐,把诗人屋上几层厚厚的茅草都刮得飞上了天。狂暴的秋风,来势迅猛,锐不可当;这中间隐含着诗人惊慌的情状,无可奈何的心绪。接着,具体描写狂风卷走茅草的情景。“茅飞渡江洒江郊”,既生动地写出茅草被刮得到处都是,简直一塌糊涂,不可收拾;又形象地写出风势之猛,风力之强。“高者”“下者”二句,细致地写出有的茅草高高地挂在树梢上,有的茅草则又低低地飘落到池塘里,以显示出诗人眼睁睁地看着这些得来不易的茅草被糟踏,真是痛惜至极!
这一段紧扣“狂风卷茅”来做足文章:茅洒江郊,引出了第二段的抱茅入竹;茅飞屋破,又引出了第三段的屋漏难眠;茅飞屋漏受冻,又引出末段推己及人的述怀。前一段引出后三段,第一段有总摄全篇的作用。
第二段描写顽童抱走茅草的情景。
南村里许多顽童欺侮我年老没力气,当面何忍心做盗贼,公开地抱着我的茅草窜进竹林中去。我唇焦口干喊不动,只好回家扶着拐杖长长地叹着气。
正当诗人无比痛惜、万分焦灼之际,南村那些顽童偏又欺侮诗人年老力衰,行走不便,不仅不来帮忙收拾,反而忍心当面抢劫,公然抱着茅草大摇大摆地人竹林去,诗人喊得唇干舌噪,也毫无用处,实在再也喊不动了,只好回家来扶着拐杖长长地叹气。过去,对这一段有两种误解。有人认为穷孩子能抱走几根茅草,又何必骂他们“盗贼”;既然对穷孩子缺乏同情心,篇末“大庇寒士”的话不过是一些大话空言而已。有人认为顽童固然可恶,但在他们顽皮、幼稚的神情中也确有可爱的地方,诗人并不是真的在谴责他们,只是表现一种幽默感罢了。我们认为,这两种说法都不符合诗中所描写的实际,因而都是不正确的。
被风卷走的茅草拾回来还可盖屋,现在被顽童抱走,就无法盖屋了,这说明诗人太贫困了。窘迫之状,活现纸上,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试想一下,当有人遭难的时候,你不仅不去搭救他,帮他的忙,反而趁火打劫,这是一种多么恶劣的行为,又是一种多么败坏的社会风气!诗人正是通过对南村群童公然抢拾茅草的行为的描写,把批判的矛头直指那种可恶的社会风气,慨叹世风日下,道德沦丧。杜甫在一首《又呈吴郎》的诗中,曾劝告他的亲戚吴郎不要禁止一位“无食无儿”的贫苦妇人去扑打堂前的枣子,表现了对贫苦人民深厚的同情心,他又何至于独独吝惜这一点点被风刮走的茅草呢?诗人这样写是为了表现他对自己苦心经营的草堂被狂风刮破以后的极端痛苦烦躁的心情。在十分苦恼的时候,不仅没有人来帮他的忙,反而出现了趁火打劫的行为,他怎能不发出沉重的叹息呢?
第三段描写屋破漏雨,诗人彻夜难眠的情景。
顷刻之间风停下来,天上乌云如墨,秋季的天空变得阴沉沉的,已经临近黄昏黑夜。布被用了多年冷得象块铁板,孩子睡态不好把被里子都蹬得破裂了。床头屋顶漏雨,家里简直没有一块干松的地方,雨点儿还象麻线似的不得断绝。自从战乱以来就很少睡个安稳觉,这漫漫长夜,到处湿糟糟的,叫我怎能挨到天亮!
这一段写不久风止了,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阴沉沉的,逐渐昏暗下来,眼看一场秋雨将要来临,诗人内心十分沉重郁闷,而又无可奈何。用过多年的布被,硬板板的,冰冷如铁,毫无暖意,再加上孩子睡觉不老实,蹬腿舞臂的,把被子弄得破破烂烂。这使诗人心情更加难堪。何况茅屋又被秋风刮破,床上漏得没有一块干的地方,雨脚毫不间断,象麻线一般。自从安史之乱发生以来,杜甫忧国忧民,叹老嗟困,就很少睡眠;如今湿糟糟,夜漫漫,诗人何以为怀,怎能挨到天亮啊!
这一段由风停写到雨起,由雨起写到屋漏,由屋漏写到彻夜不寐,并带出平时由于家愁国恨、经常痛苦失眠的情景。情节一环紧扣一环,感情一层深似一层,十分生动形象地将诗人自从离乱以来,“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宿江边阁》)的长期忧国忧民的痛苦心情刻划得淋漓尽致。
诗写到这里,从狂风卷走屋上茅草,到顽童公然抱茅入竹,再到屋漏彻夜不寐, 已将“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全过程叙写完毕,诗人难堪的心情也达到了顶点。在这一幅形象画面的基础上再来抒怀述志,不仅显得具体真切,深挚感人,而且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显得十分自然。
第四段叙说诗人的愿望和理想。
怎样才能得到高楼大厦千万间,庇护普天下贫寒的人使他们喜笑颜开,风吹不动,雨泼不进,安稳如山?啊啊,什么时候眼前能突然出现这样的房子,即使独独我的草屋破了冻死也心甘!
诗人心胸博大,推己及人, 由自己屋破受冻的难堪境遇推想到天下寒士的贫苦生活。然而上面对于自己的贫困和痛苦已经说得很充分了,不必再顺着这个路子继续说天下寒士的贫困和痛苦了,于是诗人掉转笔来,正面抒写自己的美好愿望:怎么才能有高楼大厦千万间,让天下的寒士们都住进去,皆大欢喜,风吹不动,雨泼不进,安如泰山呢?这是诗人的茅屋被秋风刮破以后挨冻受罪、长夜不眠的结果。“民为邦本”的儒家积极思想,广泛深厚的社会阅历,安史之乱以来的特殊生活经验,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等等,使杜甫的思想达到了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崇高境界,终于唱出了济世救人的时代最高音。
这首诗在艺术上极富特色。首先,材料典型,构思独特。诗人要表达的是济世救人的伟大情怀,然而如果赤裸裸地表达这一情怀,往往会产生抽象枯燥、单薄无力的弊病。现在诗人选取了自己的茅屋为秋风所刮破、造成屋漏而彻夜不寐的典型事件,先以此来具体描绘自己极端难堪的心境,再从这难堪的心境中引出平生的夙愿,从而无比鲜明而具体地抒发出济世救人的伟大情怀,深刻地体现了主题思想。反过来,这个深刻的主题思想,又极大地丰富了“茅屋为秋风所破”这个因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偶然的个别事件的社会意义。有了“这一个”,虽然具备了形象性和个性,但还不是典型;必须在“这一个”中体现出广阔的社会意义来,然后才是典型的真正完成,杜甫这首杰作中所体现出来的艺术经验,值得我们深思。
其次,诗人采取了歌行体,句子长短错综,参差历落,更便于他抒发强烈而复杂的感情。前三段除了“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一句为九字句以延宕语气表示诗人无可奈何的心情外,其余都是整齐的七字句,在简洁的叙述中,把茅屋为秋风所破的过程一环紧扣一环地叙完,把诗人极其难堪的心情一层深似一层地托出,显得整饬而有层次感。最后一段是感情的高潮部分,共用三个九字长句,中间还插入表示强烈感叹的两字短句,以节奏音节的疾徐长短来配合感情的跌宕起伏,内容与形式完全一致,运用得非常成功。
再次,语言朴素、准确、形象、生动,如描写茅草被风刮得高挂在树梢上晃荡,用“挂罥”二字;描写茅草被风吹到池塘中旋转,用“飘转”二字,都极其精确。“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和“娇儿恶卧踏里裂”的描绘,十分传神。“布衾似铁”“雨脚如麻”的比喻,多么贴切。“八月秋高风怒号”、“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形容,又是何等生动形象。 一些极朴素、极普通的字眼,到了杜甫的笔下,都产生了神奇的力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这是杜甫以他那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刻苦锤炼的结果。
最后,这首诗能依情用韵,做到情韵一致。第一段选用平声“肴”韵,声音宏远,并且句句押,以显示秋风怒号,茅草飘逸的情状。第二、三两段选用入声“职”、“屑”二韵,声音短促急骤,也是押的密韵(十三句共押了十次韵),以便于模写诗人焦灼、难堪的心绪。第四段前三句用平声“删”韵,以适应无限向往的感情;后两句又转用入声“沃”韵,以表示舍己救人、至死不悔的决心。杜甫自叙,他常常“新诗改罢自长吟”,之所以如此苦吟,当然也包括要达到依情用韵、情韵一致的目的在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