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峰不与众山俦,直入青云势未休。
会得乾坤融结意,擎天一柱在南州。
这首诗的写法独特。作者以山拟人,写山就是写人,山与人合一来写。写山,概括了山的特异之处,给人印象最深的却是诗的托意,它透露了作者的心态,呼之欲出。
首句描绘独秀山孤高无比,以众山作为其高大的陪衬,其势已自不凡。清吕璜《登独秀峰展重阳》诗云:“出自众中推独秀”,与此句意同。南朝宋颜延之做始安太守时,曾于独秀山麓辟读书室,爱其平地特起,孤峰独秀,有吟此山的名句:“未若独秀者,峨峨郛邑间。”独秀山之名自此始。 清人祁寯说:“远近诸山, 环拱于烟云杳霭间。 盖城中登眺, 以揽数十里之奇胜,莫如此峰。”所以说首句“孤峰不与众山俦”是登临实感,非虚美夸张之词。
次句“直入青云势未休”,是作者表露心态之笔。表面写山,它将无生命之石山,写成活脱脱地生生不息的有生之物。它直插青云,与天争高,没有停止的时候,兀然有一股英气扑面而来。然而骨子里流露出作者青云得意。竞竞向上之志,跃然纸上。
第三句写这山要与天地作桥梁,将上界的天 (乾) 与下界的地 (坤)凝结为一体。立意尤佳。“会得”一词,是作者自诩之词,显然道出自家胸怀: 作者身为桂管观察使,要像此山一样,沟通天和地,也就是要沟通中央政权与地方,使二者亲密无间。不言而喻,要勤于政,爱于民了。这是作者把要作循官能吏的抱负和理想,托物言志,进一步作了揭示。
最后一句刻画了该山顶天立地的形象,并点明此山在南州 (桂州) 作结。由于有这一“擎天一柱在南州”的诗句,因而独秀山又名“南天一柱”。人们读此句诗,又不免会联想到“不周天柱”、“中流砥柱”这样一些形象,不由不对此山,也就是对呼之欲出的人油然而生敬仰之心,倍觉其雄伟而高大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