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古典文学 > 诗词歌赋

《书哀》原文及赏析

2023-03-19 16:07:40

  天既丧我妻,又复丧我子。

  两眼虽未枯,片心将欲死。

  雨落入地中,珠沉入海底,

  赴海可见珠,掘地可见水。

  唯人归泉下,万古知已矣!

  拊膺当问谁,憔悴鉴中鬼①。

  这是一首悼念亡妻次子的哀诗。写于庆历四年 (公元1044年),这一年梅尧臣自湖州乘船返回汴京,途中行至高邮三沟,妻子谢氏不幸病死于船上。梅尧臣与谢氏天圣五年 (公元1027年)结婚,梅26岁,谢年20岁。欧阳修《梅圣俞墓志铭》曾记载:“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梅尧臣另有 《悼亡三首》说: “结发为夫妇,于今十七年。相看犹不足,何况是长捐! ” (其一)结发十七年而 “相看犹不足”,可见夫妇感情深厚。相亲相爱的夫妻未能白头偕老,而中路抛他而去,可以想见此时此刻梅尧臣内心的悲痛之深。

  这首诗开头两句直抒胸臆。“天既丧我妻,又复丧我子。”中年丧妻,已属人生之大不幸,更何况祸不单行,不久梅尧臣的次子乳名十十也相继病死。贤妻爱子相继长逝,使诗人悲痛欲绝。巨大的悲痛直冲霄汉,作者呼天抢地,怨天尤人。并用了“既”、“又复”这种层递的修辞手法,表达了对自己不幸遭遇的悲愤之情。诗人曾作《悼子》诗: “迩来朝哭妻,泪落襟袖湿;又复夜哭子,痛并肝肠入。”这正是诗人在丧妻失子之后,悲苦处境的形象写照。“两眼虽未枯,片心将欲死。” “哀莫大于心死”,诗人此时此刻痛不欲生,泪水虽未枯竭,内心却因百感交集而麻木了。过度的悲痛又往往使人产生了疑惑,甚至不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都是真的。“见尽人间妇,无如美且贤。” (《悼亡三首》其三)难道昔日那么美丽贤淑的妻子,还有活泼可爱的小儿子,竟真的永远离开自己了吗?接着,诗人运用了联珠的比喻“雨落入地中,珠沉入海底,赴海可见珠,掘地可见水。唯人归泉下,万古知已矣”说雨落地中,珠沉海底,失而难觅,可是掘地可见水,赴海可见珠。只要经过努力,物可以失而复得。只有人死而不能复生。尽管诗人不情愿相信这是千古以来人们都了解的道理,然而又必须面对严酷的现实。这种以物可失而复得反衬人死不能复生的反衬手法,将诗人胸中无比巨大而又无可挽回的悲痛,衬托得愈加深重。“拊膺当问谁,憔悴鉴中鬼。”悲痛之余,诗人不胜感慨,抚着伤心的胸口又去对谁倾诉呢?只好面对镜中的自己诉说了。可是不瞧则已,一看到镜中憔悴得形容枯槁,像鬼一样的面容,连自己也认不出自己来了。这两句诗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因妻亡子丧的过度悲痛而憔悴不堪的情态。

  梅尧臣这首《书哀》 ,采用了中国古典诗歌传统的表现方式,运用比喻和直陈其事手法,语言朴素,明白如话。在这种用最平常语表达极深沉的情感的艺术风格中,可见梅尧臣从传统民歌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

相关推荐

  • 《长相思》原文及赏析
  • 《踏莎行》原文及赏析
  • 《元夕》原文及赏析
  • 《玉楼春》原文及赏析
  • 《南歌子》原文及赏析
  • 《临江仙》原文及赏析
  • 《蝶恋花》原文及赏析
  • 《鹧鸪天》原文及赏析
  • 《思远人》原文及赏析
  • 《少年游》原文及赏析
  •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