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惠思我①,褰裳涉溱②。
子不我思③,岂无他人?
狂童之狂也且④!
子惠思我,褰裳涉洧⑤。
子不我思,岂无他士⑥?
狂童之狂也且!
《褰裳》 是 《诗经·郑风》 中的名篇。诗中描写一个热恋中的少女,在情人失约时产生的复杂心理,表现出主人公对爱情的执著与追求。
全诗共两章。
第一章一开始,就把我们带到了风景宜人的恋爱圣地——溱水之滨。溱与洧是郑国的著名河流,水清且浅,每年三月上巳 (三月三),人们到这里,“招魂续魄,拂除不详”,青年男女结伴游春,直接倾吐彼此间的爱慕之情。《褰裳》 的故事就产生在这块孕育爱情的土壤里。风和日丽,碧水荡漾,绿草青青,鲜花怒放,这里正是情侣们幽会的好地方。然而我们的女主人公,却一个人倘佯在河边,不时地遥望着对岸。显然她是在等待着隔水而居的情人,他常常是不顾一切地蹚过溱水来到她的身旁,而今天,她等了很久,望穿了双眼也没能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她看到掩映在绿树下的老人们,看到单身游玩的调皮小伙子投来的目光,心里更加焦虑不安。她怀疑对方失约是因为他变了心。在心中暗问: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你要是真的爱我、想我,就一定会撩起衣襟蹚过溱水来。你没有来,想必是另有所爱……一想到情人的背弃,不由得自己也赌起气来: “子不我思,岂无他人? ”你不爱我难道就没有别的男人爱我吗? 我也可以扔掉你去爱别人! 这种豁达的念头似乎是给予对方的一种威胁,使她感到一种报复之后的心理满足,自己也忍俊不禁了。但这毕竟是一句气话,他已经在自己心底深深地扎了根,是任何人也替代不了的。想到这里又不由得骂道: “狂童之狂也且! ”傻小子你是多么傻啊! 难道还会有人像我这样深情地爱着你吗! 她的委屈、谅解、埋怨、自责、自信都从这一句亲昵的笑骂中表现出来,一个爽直、活泼、坚贞、钟情的少女,也画龙点睛般地涌动起来了,真是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第二章同第一章内容一致,但又不是单纯的重复。关键在于“岂无他人”改为“岂无他士”,按照闻一多先生的说法,“士”指未婚的男子,这样比“人”更明确、更具体。我们的女主人公在心里威胁他的情人: “子不我思,岂无他士? ”你要是不想我,不还有那个没结婚的小伙子吗?我可以嫁给他! 真是煞有介事,仿佛有个小伙子正在等着她。无疑这种表白会是对对方更有力的一击,使她感到欣慰。然而最后一句笑骂: “狂童之狂也且! ”暴露了她心里的秘密,原来刚才的“郑重”宣言,只不过是个小小的“伎俩”,那个“士”也是为发泄怨愤而臆想出来的。这个小波折不仅表现出她对那个“狂童”的怨,也写出了她的爱,她爱得是那样炽烈,那样执著。
全诗采用“敷陈其事”的“赋”的手法,通过主人公的独白,直接剖露她的内心,把她复杂而微妙的心理活动,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从而塑造出栩栩如生的形象。在语言的运用上 《褰裳》 也颇有特色: 每章五句,前四句都是整齐的四言,结尾突然用了一个六字句,整齐之中出现了变化,而这种变化正是诗人感情波澜的外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