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古典文学 > 诗词歌赋

李旦华《莲花池》原文及赏析

2023-03-30 15:12:08

  涪陵签判楚名贤,身带烟霞别有天。

  流水行云鱼复浦,山风吹拂放红莲。

  莲花池,在今四川奉节城北之卧龙山上,相传为北宋著名哲学家周敦颐在夔州 (今奉节) 讲学之所。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 (今湖南道县) 人。晚年因筑室庐山莲花峰下的小溪旁,取营道故居之濂溪以名之,后人遂称为濂溪先生。周敦颐为人品行高洁,曾著《爱莲说》以抒发洁身自好的情操:“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黄庭坚在《濂溪词序》中称颂他:“人品甚高,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廉于取名而锐于求志,薄于徼福而厚于得民,菲于奉身而燕及茕嫠,陋于希世而尚友千古。”因此,人们在探访他当年讲学的莲花池时,自然会赞颂这位和莲有着不解之缘 (筑室莲花峰下,著《爱莲说》,讲学莲花池)、且操守高洁如莲的先贤。李旦华的《莲花池》就是这样一首诗作。

  诗为七绝。首句的涪陵,即今四川涪陵县,唐宋时置涪陵郡。签判,宋代于各州府选派京官充任判官时称签书判官厅公事,简称签判,掌诸案文移事务。周敦颐早年曾任涪陵签判。楚名贤,亦指周敦颐,因其故乡道州春秋战国时属楚国。这句说,这当年莲花池的主人——曾任涪陵签判的周敦颐,是楚地的名人先贤。这貌似平平的叙述中透出对周敦颐的敬慕之情。次句,带,是围绕的意思; 别有天,即别有天地,指另有一种境界。这句作者写自己在莲花池内为烟雾云霞所环绕,恍若置身天上。这既是具体描写莲花池因地势高而烟云缭绕、霞光映射的仙境般风光; 又是盛赞周敦颐人品高洁,灿若烟霞,其学说另有一种境界,正可沐浴后人。诗人自己,就受到强烈的感染。

  诗的后两句写鱼复浦和莲花池景色。鱼复浦,在今奉节县东,和莲花池相距不远。秦设鱼复县,以浦得名。唐贞观年间改鱼复为奉节,为夔州府治。这两句说,鱼复浦白云舒卷,流水潺湲;卧龙山山风阵阵,吹开了莲花池中的红莲。一个“放”字,用得恰到好处,它道出了山风和红莲之间的联系,写出了由含苞待放而展蕊盛开的红莲的动态美。

  纵观全诗,烟霞、蓝天、流水、行云、山风、红莲,构成一幅明丽清新的画图。这些自然界美好的事物正是周敦颐高尚情操的象征。全诗寓对周敦颐的赞美于对莲花池及周围景物的描写之中。

  应该指出的是,这后两句诗的意义还不限于此,它还有更深一层的意义。流水行云,这里又指周敦颐讲学滔滔不绝,无拘无束,内容充实而又纯任自然。周敦颐曾提出“文,所以载道也”的主张 (见《通书·文辞》),他谈话、讲学往往给人以启迪,使人废寝忘食。据李贽《藏书·儒臣传》记载:“王安石为江东提点刑狱时,茂叔遇之,与之语,独移时。安石退而精思,至忘寝食。”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流水”两句,实际上是写周敦颐讲学如流水行云,如山风吹拂,使红莲绽开蓓蕾,使人顿开茅塞,是用比喻手法写周敦颐讲学的感人力量,从而紧扣“莲花池” (周敦颐讲学之所) 这个题目。

  借景抒情,是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者运用这种手法极为娴熟,诗中把对周敦颐的褒扬,巧妙地借对莲花池及周围景物的描写表现出来,真可谓“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相关推荐

  • 蔡襄《记径山之游》原文及赏析
  • 杨慎《记苏堤始末》原文及赏析
  • 刘禹锡《赏牡丹》原文及赏析
  • 孙仲益《鄱阳山水记》原文及赏析
  • 谢翱《金华游录》原文及赏析
  • 高适《金城北楼》原文及赏析
  • 魏际瑞《金山》原文及赏析
  • 王叔承《金陵游记》原文及赏析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原文及赏析
  • 归庄《锦堂春》原文及赏析
  •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