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境历悬蹬,飞塔浮云端。
桂旗时上下,百灵集丹坛。
举首见宸翰,光怪生林峦。
入门二松石,匝地双龙盘。
攫拿广庭隘,戛拂青天寒。
谽谺有崖洞,迢递穿巉岏。
不知客行疲,但惜春风残。
移觞未敢酌,高望生清欢。
精庐坐山月,谁解栖长安。
这首五言古诗描写北京西郊戒坛寺风光,该寺有多处庭院,格局新颖,清幽别致,且有江南寺院风格,久负盛名。诗人按游览路线,抓住戒坛一带主要景观的特征,写来活灵活现,生动诱人。诗以赋为主,适当采用比喻,联想丰富,显示了圆熟的技巧。
开头两行写前往该寺途中所见。“清境历悬蹬,飞塔浮云端。”走过凌空的一座石桥,环境清幽起来,诗人感到戒坛寺很快就到了,再抬头仰望,高高的塔尖浮在白云上面,直指蓝天,不觉兴奋起来。它大概就是指雄踞寺中最高点的千佛阁以及四围的塔群了。诗人兴冲冲地再向上攀登,渐渐感到一股仙气,因为随着庙中黄旗上下飘动,仿佛看到百神集聚于丹坛的上面,于是更虔诚起来。据吴长元《宸垣识略》云:“登狮子岩凡十八转,始及戒坛。”诗的起始不仅实录了远望之景,而且写出了上山的心情。
接着写山门所见,“举首见宸翰,光怪生林峦。”诗人抬头看见了康熙帝御书门额“万寿寺”及对联等等,字体古朴有力,光象怪异,为这儿的山峦绿树增添了色彩。再写入门所见,“入门二松石,匝地双龙盘; 攫拿广庭隘,戛拂青天寒。”当门庭院中,石间两株巨大的蟠松,枝柯弯曲交错,松针青翠繁密,树荫铺满庭院,似两条巨龙盘踞着,它们互相争斗,用利爪迅速地抓扑对方,紧紧纠缠在一起,宽阔的院子反而显得狭小了。它们的尾巴互相扭曲,甩动,撞击,时而敲击地面,时而指向晴空,使青天显得寒气森森,全寺显得更恬静肃穆。四行形象飞动,生意盎然,双松如在眼前,堪称传神之笔。《识略》云:“阁前古松,翠枝穿结,覆盖一院。”“潭柘(寺) 以泉胜,戒台 (即戒坛寺——笔者) 以松名; 一树具一态,巧与造物争。”诗人不仅写实,而且运用比兴、摹状、拟物等形象思维手段,故写松灵气超忽,非同一般。
接着写游览寺后五洞:“谽谺有崖洞,迢递穿巉岏。不知客行疲,但惜春风残。”深山有崖洞,即太古、观音、化阳、庞涓、孙膑五洞,它们在寺后,既高且远,要穿过高峭的山峰才能到达。向上攀援,并不感到疲劳,只是惋惜春风无力百花残,春天即将逝去,从而向读者提示,他们是于春末夏初游西山的。
诗末四行为夜宿抒怀,“移觞未敢酌,高望生清欢。精庐坐山月,谁解栖长安。”寺中月夜,景色怡人,以至于诗人移动酒杯、端在手中,竟然忘记品味,不敢去喝,生怕惊动这尘世少有的夜色和宁静安谧气氛。作者从高处俯视夜色朦胧中的群山、浑河,群岚迭翠,波光粼粼。风入松,涛声起,真是“蝉噪林愈静,鸟呜山更幽”。如此圣洁的大自然,启发诗人悟得人生应追求高洁志趣和清廉品格的哲理。诗的境界陡然增高,思想随之升华。坐在佛寺中观赏月下夜景,感到心无尘染,其乐无穷。他在“复得返自然”后不能不发出“谁解栖长安”的慨叹,那里官场争斗,多么肮脏! 这是对世俗的否定,因为一般人总以为,诗人在京城任翰林院侍讲,官位极高,身心一定会愉快。诗人说,他们哪里能理解在京城做官的滋味,那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的。我们联系诗人的生平,不难看出这种感慨是由衷的,充满血泪的。他于顺治六年32岁中进士,任京官为刑部主事,不久受排挤,以员外郎外放为山东提督学政,三年后又转江西参议。康熙初被裁缺还乡,直到十八年应博学鸿词科中式后任翰林院侍讲,其后又被外派为河南典试官,二十三年转侍读,旋即病逝。故诗的结句暗示官场争权倾轧,一个个似乌眼鸡的丑恶腐败现象,作者是十分沉痛的。
这首诗既写了游览戒坛寺的踪迹,清幽别致的风光,又寄托了作者被排挤、遭打击的苦闷,他以清丽的自然景色对比官场的黑暗,更吐露出诗人向往自由、希望回归大自然怀抱的心声。因此,此诗在众多风景诗文中独具风采。
用移步换形法写景,以细节描写凸现主要景观,用寓情志于观景卒章显志,以古朴苍劲的语言抒胸中块垒,格调高雅,泳涵古意,是这首诗艺术上的成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