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古典文学 > 诗词歌赋

《葛生(唐风)》原文及赏析

2023-03-24 15:42:22

  葛生蒙楚①,蔹蔓于野②。

  予美亡此③,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

  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④,锦衾烂兮⑤。

  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

  百岁之后,归于其居⑥。

  冬之夜,夏之日,

  百岁之后,归于其室。

  这是古代最早的一首悼亡诗。一般来说,人们习惯于把那些丈夫悼念亡妻的诗作谓为 “悼亡”,但 《葛生》 却恰恰相反,它写的是一位妻子对亡夫的哀悼。

  诗分五章。前二章先以 “葛生蒙楚 (棘) ,蔹蔓于野 (域) ”起兴,又兴中兼比。你看,葛藤攀沿着荆条、棘树生长,蔹草依赖着原野、坟地蔓延,正有如夫妻间的相互扶持和妻对夫的依靠。可是,如今这位妻子却永远地失去了她的丈夫,失去了她的依靠,当此面对葛藤、蔹草之际,她能无动于心么?葛、蔹是无情之物,而她则是有情之人,无情之物尚须攀附他物以为生,而有情之人却孤独无依,茕茕孑立,两相比照,情何以堪! 更进一步,从诗的前后关联看,这葛、蔹似非泛写之物,而应为荒坟前的实景; 女主人公也似非在想象中抒写哀情,而应是亲临亡夫的葬身之地作凭吊。准此,则为她眼前荒凉冷落的孤冢,由蔓生的葛、蔹想到自身的孤单时,怎能不生发出无尽的悲哀? “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 “予美亡此,谁与独息?”这是悲悯亡人,又是悲悯自己,是借对亡人的哀叹来突出自我命运的坎坷、艰辛,因为道理很简单: 亡夫的无人陪伴、独处幽境不正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她也处于同样的情况吗?

  第三章与前两章稍有不同。“角枕粲兮,锦衾烂兮。”陈子展 《诗经直解》 引孙语云: “枕粲衾烂, 其嫁未久也。 ”这话极有见地。 惟其出嫁未久,故枕、衾皆鲜明如新; 惟其枕粲衾烂而新夫已丧,故心情愈为沉痛。仔细品味 “予美亡此,谁与独旦”所展现的人物心理活动,似较前面的 “独处”“独息”来得更为深刻。是呵,亲爱的丈夫已到另一个世界安息去了,今后还有谁能与自己同床共枕呢? 自己独自一人挨过长夜盼到天明该是何等的凄惶呵!

  最后两章紧承上文,将这沉重的悲伤化作刻骨的相思,又将这相思通过时间的延续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夏之日,冬之夜”,写岁月的漫长、独处的艰难; 而 “冬之夜,夏之日”与前者的紧相衔接,则强烈地突现了冬夏交替、寒来暑往的时间观念,并益发深刻地暗示了在今后漫长的岁月中,女主人公必将面临的艰难处境; 然而,在 “夏日冬夜下,更不著情语,陡接 ‘百岁’ 句去” (孙语) ,又极巧妙地表现了女主人公不管时光流转、独处艰难而对亡夫矢志不移、至死相随的一片深情。这里,时间的描写和人物心理的刻画紧紧地融合在了一起,也就是说,在长长夏日、漫漫冬夜的循环发展中,已深隐了人的悲伤和相思,而人的悲伤、相思由于绵绵不断的时间延续愈发显得沉重和诚挚。“百岁之后,归于其居”、“百岁之后,归于其室”,这是悲痛欲绝、相思日甚的女主人公发自内心的真切呼唤! 以生命的结束为致思方向,以身死之后与爱夫的重新聚首为追求目标, 相比起“穀则异室, 死则同穴” ( 《王风·大车》 )的未婚女子的自我表白来,显然更能反映出“妇女专一,义之至,情之尽” ( 《毛诗·疏》 ) 的特点,而且也具有更为强烈的感人力量。

  悼亡不是爱情的完结,而是爱情的继续和深化。惟其如此,人们才能于此诗那痛定思痛的情感发展曲线中,体悟出一般欢乐夫妻很少感触到的至爱深情。陈澧有云: “此诗悲甚,读之使人泪下” ( 《读诗日录》 ) ,确乎道出了人们读 《葛生》 的一种共同感受。

相关推荐

  • 《蒹葭(秦风)》原文及赏析
  • 《晨风(秦风)》原文及赏析
  • 《宛丘(陈风)》原文及赏析
  • 《东门之枌(陈风)》原文及赏析
  • 《东门之池(陈风)》原文及赏析
  • 《东门之杨(陈风)》原文及赏析
  • 《月出(陈风)》原文及赏析
  • 《泽陂(陈风)》原文及赏析
  • 《杕杜(雅)》原文及赏析
  • 《谷风(雅)》原文及赏析
  •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