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古典文学 > 诗词歌赋

曹松《题湖南岳麓寺》原文及赏析

2023-04-03 15:55:40

  海云山上寺,每到每开襟。

  万木长不住,细泉听更深。

  蜩沾高雨断,鸟遇夕岚沉。

  此地良宵月,秋怀隔楚砧。

  湖南长沙湘江西岸有岳麓山,山上有寺,寺泛名岳麓寺,准确地称该为麓山寺,或称慧光明寺,寺创建于西晋泰始四年 (268),为法崇禅师所住,当时叫‘古鹿苑’,是长沙最早的佛寺。经南朝宋、梁,寺院的规模日盛, 隋唐时, 寺由诸如天台智者禅师、 昙捷、 智谦、 摩诃衍等著名法师主持。寺因山名著,山得寺景胜,故有“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之称,唐开元十八年 (730),李邕撰书的《麓山寺碑》,记载了麓山寺当年的兴盛与风采,碑至今基本完好。北宋开宝九年 (976),在麓山寺原址创设岳麓书院,元祐年间 (1086-1094),于原址重建寺宇,明神宗时敕名万寿寺,明末毁。清顺治五年 (1648) 重建,抗战时毁于日军,今仅存山门与藏经阁。这首《题湖南岳麓寺》诗,立足于寺,着重于写自然景物,并抒发情怀。

  “海云山上寺”,诗一开始便点出岳麓寺处于岳麓山渺渺茫茫的云海之中,对寺来说,便给人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的感觉。但诗人对寺的兴趣却十分浓郁,尽管是常常来的地方,但每次到来心灵都有新的感受,都令诗人神采飞扬内心舒畅,这就是“每到每开襟”的意味所在。以下顺理成章的该是诗人以自然景物的刻画来回答为什么“每到每开襟”的。“万木长不住”,树木争高直指,比上次来时又长高不少,真令人倾心相慕;“细泉听更深”,小小的泉水叮咚,聆听之下,那声音是那么地幽远深沉,如今寺原址仍有池二方称龙井,旁有“玉泉”题壁,终年不涸,清洌明澈。“蜩沾高雨断”,这时节,高空中一场大雨刚刚过去,蝉 (蜩) 的双翼被雨水沾湿,一时间噤然无声;“鸟遇夕岚沉”,夕照中,雾气濛濛,鸟儿远颺,隐入云雾之中消逝了。诗人在二、三联中着力刻摹出一种幽静清僻的境界,鸟儿从眼前隐没,蝉鸣之声根本听不见,细细的泉声在寂静中才显得声音深沉,万木的生长也只是默默地进行在特定条件下,这些景物当然也可能使人“开襟”而内心舒畅的,可是目前却不同了,静啊静,在这一片寂静之中触发了诗人另一种情思。“此地良宵月”,一轮明月渐渐升上山峰,月波流泻之处,该都是良辰美景吧,诗人却感到自己寂寞冷清了,自己为什么独自一人流落此地呢?“秋怀隔楚砧”,远处,木杵敲击捣衣石 (砧) 的声音传入耳内,楚地的思妇在为丈夫赶制寒衣呢,隔过楚地,那遥远的地方是不是也有人为自己捣制寒衣呢?诗人这时才深深地感到“秋”的威力,“悲哉秋之为气也”,“秋”在传统的意识里,不是正给人带来了悲吗?,于是,诗已全然一扫“开襟”之怀,陷入怀乡之思中。

  通观全诗,“开襟”并不是全诗的情感重点而只是情感起点,诗中有一种转换,由“开襟”游寺向“秋怀”思乡转换,因此,诗中用以点染景物的词语也完全显示出类似的色调,以“长”形容“万木”,恰见“开襟”之情,以下便开始转换,以“深”状泉声之幽,以“断”述蝉声之尽,以“沉”形鸟飞之逝,都已经透露出伤感的气息,为末联的情感落脚作了渲染与铺垫。作者十分赞赏并极力学习中唐诗人贾岛清奇苦僻的诗风,这首诗也体现出种种幽僻冷峭,以这种诗风来写“开襟”一般是不合适的,那么,诗情实现由“开襟”游寺到“秋怀”思乡的转换,该是必然的了。

相关推荐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原文及赏析
  • 阴铿《题罗浮山》原文及赏析
  • 苏轼《题西林壁》原文及赏析
  • 张祜《题金陵渡》原文及赏析
  • 弘历《题香山寺二首》原文及赏析
  • 王仁裕《题麦积山天堂》原文及赏析
  • 陆游《三·峡·歌》原文及赏析
  • 谭元春《三游乌龙潭记》原文及赏析
  • 欧阳修《三游洞》原文及赏析
  • 白居易《三游洞序》原文及赏析
  • 图文推荐

    人物关系图高清大图

    红楼梦研究另类观点

    脂砚斋批注红楼梦

    红楼梦所有诗词鉴赏

    红楼梦主题站 >>

    相关文章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