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夕阳楼》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原文】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2]。
欲问孤鸿向何处[3]?不知身世自悠悠[4]。
【注释】
[1]夕阳楼:原注:“在荥阳,是所知今遂宁萧侍郎牧荥阳日作矣。”旧郑州之名胜,始建于北魏,为唐宋八大名楼之一。萧侍郎,即萧澣。夕阳楼:萧澣为郑州刺史时所建造。《旧唐书·文宗纪》:“大和七年(公元833年)三月,以给事中萧澣为郑州刺史,入为刑部侍郎。九年六月,贬遂州司马。”《地理志》:“遂州遂宁郡,属剑南东道。”萧澣贬遂州司马,不久病逝,李商隐作有《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
[2]重城:即“层楼”,指高高的城楼。楼:指夕阳楼。
[3]孤鸿:孤雁,指萧澣。
[4]悠悠:形容漂泊无依的样子。
【译文】
入目所及是一片柳暗花明的春色,但我愁绪满怀,春色也沾染忧愁,绕着天时转;爬上层层高楼之后,还要登上更高的夕阳楼。想问孤飞的大雁,你将飞向何方?岂不知自己的身世,同样漂泊零落。
【赏析】
登高望远,乃历代文人热衷之事,“往往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心中烦闷也往往因眼前开阔之景一扫而尽,此诗却不尽然。虽也用生动的笔墨描绘高楼独立、柳暗花明、孤鸿高飞等阔大绚丽之景,但诗人因友人萧澣被贬,自己沉沦寂寥,前路黯淡,始终满怀心事,惴惴不安。
“首两句”倒装,“花明柳暗”应是在“上尽重城更上楼”极目远眺之时所见。但第二句于第三句“欲问孤鸿向何处”,又是顺叙,可见构思精巧。“上尽重城更上楼”,已经“上尽重城”却还要“更上楼”,人的意志力和期待已经被一重重的高楼消磨殆尽,诗人的身心已是疲惫不堪。登楼远眺,柳暗花明,风光上佳。可诗人却没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豪情壮志,反而“绕天愁”,以美衬愁,更凸显诗人内心的愁苦凄凉。
而后两句,蕴藏着更深沉的悲哀、更深刻的悲剧,诗歌的情绪由“愁”转入凄婉。“欲问”与“不知”,一问一答,或者说是作者的自问自答。朋友即将被贬远行,诗人同情他的遭遇,不禁替他担心,一句“孤鸿向何处”,流露出对友人前途的担忧,真挚哀伤。可转念想到自己又何尝不是那孤鸿,漂泊无依,在夕阳西下之际独自而飞,只叹一声“身世自悠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