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入厨下, 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 先遣小姑尝。
作者以诙谐的笔调,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聪慧、贤淑、精细的新嫁娘形象。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开首两句以“三日”隐切“新嫁娘”的身份:依照“过三朝”的古俗,古代女人嫁后的第三天要下厨房,“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作者精心选择的这一生活细节,对突出“这一个”“新嫁娘”的性格,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位“新嫁娘”非常希望她所制做的第一顿饭菜便能博得婆婆的称心如意。为此,她反复思忖,终于想到了那位“小姑”;她与婆婆日夕相处,食性必与婆婆相近。于是,“新嫁娘”决定请“小姑”一尝“羹汤”,以便预先掌握婆婆的口味。即此一端,便活画出“新嫁娘”聪慧、贤淑和精细的性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