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右城池几处存?宋州新事不堪论!
辅车谩欲通吴会,突骑谁当捣蓟门!
细水浮花归别涧, 断云含雨入孤村。
空余韩偓伤时语, 留与累臣一断魂。
淮右指淮西一带,当时为宋、金交界处,南宋与蒙古联合攻金,宋将孟珙攻取了顺阳(今河南浙川)、邓州(今河南邓县)等地,所以说“淮右城池几处存”。“宋州新事”指金哀宗在宋州(今河南商丘县南)被官奴囚禁于照碧堂,其实金朝已名存实亡,所以说“不堪论”。诗人眼见金朝大势已去,作为一个参与国家机要的大臣,竟无能为力,引起了深切的感慨。
诗人认为金、宋的关系如“辅车相依”,他本来主张“通吴会”(吴郡、会稽,这里代称南宋)与南宋达成和议共同对付蒙古军的,可是却遭金朝君臣的反对,如今却亡于蒙古人之手,“谩”是“不用”、“不要”的意思,事已至今,也不用再提了,表现了诗人对政事无可奈何的愤慨。历史上那些奸臣往往取得统治者的宠信,统治者哪里知道他们恰恰是自己的掘墓人,有的是至死方悟,有的是死而不悟,只有那些进逆耳之言的忠臣,才会在亡国之时发出这样的愤慨。
“突骑谁当捣蓟门”是“谁挡突骑捣蓟门”的倒装,“突骑”指蒙古铁骑。“蓟门”遗址在今北京德胜门西北,这里借指蒙古军攻取洛阳,金守将强伸被杀事。女真族已不是当年入关时那样的剽悍强盛了,如今有谁能抵挡蒙古骑兵呢?
第三联引用晚唐诗人韩偓《春尽》中的原句,意思是金朝也到了“春尽”的地步,前途已黯淡无光了。韩偓原诗仅仅是描写“春尽”时的自然景色,诗人注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就使这景物描写有了灵魂。“流水落花春去也”,江山易主,连“细水浮花”也归“别涧”而非我所有了。故国有如一个“孤村”,况且“断云含雨”不断侵袭,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亡国之情寓于凄凉之景,在爱国者的泪眼中,显得格外悲切。
景与情合,随手拈来,借景抒情,正是妙手。
结联说追思往事,白白地留下了韩偓的这些“伤时语”,使自己这个“累臣”——被羁管的亡国之臣,“一断魂”!
清朝赵翼在《瓯北诗话》中说:“唐以来,律诗之可歌可泣者,少陵(杜甫)十数联外,绝无嗣响,遗山(元好问)则往往有之。”所谓“可歌可泣者”,即指壮怀激烈的爱国诗篇,元好问在元蒙铁蹄的蹂躏之下,痛感国破家亡,匹夫未尽其责,写出沉挚悲凉的诗史来,确是与杜甫的现实主义诗风一脉相承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