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名花抵死狂, 只愁风日损红芳。
绿章夜奏通明殿, 乞借春阴护海棠。
飞花尽逐五更风, 不照先生社酒中。
输与新来双燕子, 衔泥犹得带残红。
〔花时〕开花时节。花,这里作动词。〔抵死〕格外,分外。〔绿章〕上奏神灵的表章。又称青词。出于道家的迷信活动。〔通明殿〕玉皇大帝居住的宫殿。〔社酒〕社日饮酒。〔输与〕不及,比不上。
这二首诗写于南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时诗人五十二岁,在好友范成大幕中任参议官。当时诗人志在北进收复失地,“请书一尺檄,为国平胡羌。”但是,在南宋小朝廷的屈膝求和的政策下,诗人的北进主张始终无法实现,内心极端苦闷,刚来成都时的希望破灭了,只能悲叹“丈夫有志苦难成,修名未立华发生”。经常与范成大寄情风月,诗酒唱和,借以寄托自己难以实现的志向,抒发内心难以抑制的苦闷。就是在这种心境下写成了《花时遍游诸家园》十首绝句,这是其中的二首。
第一首开头两句极写诗人“爱名花”之情的热切。诗人爱花竟然到了发狂的地步,“狂”而“抵死”愈见爱之深,情之切。为什么会爱到“抵死狂”的地步?“只愁风日损红芳”。“红芳”,表面上看是指“名花”,实际上泛指一切美好事物,也是诗人自况。诗人满腔爱国热情竟被士大夫阶层诬为“不拘礼法,恃酒颓放”,以至于被免官,这又何异于“风日损红芳”?面对“红芳”为“风日”所损折,诗人怎能不愁肠百结,以致到了“抵死狂”的地步呢?
三、四两句写诗人积极设法保护“名花”。怎样才能使“红芳”不被“风日”损折呢? 这就是给玉皇大帝上一通表章,乞求多多赐给阴云天气,使海棠花免受风吹日晒,以其艳丽的芳姿把这怡人的春日装点得更美。想象奇特,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不仅如此,这两句诗还借保护海棠暗寓讽谏之意,上表给玉帝“乞借春阴护海棠”,正是希望南宋朝廷能够理解诗人及其他主战者的拳拳忠心,采纳他们的建议,使之得遂平生之愿。诗意婉转曲折,感人肺腑。
第二首抒写诗人因无力护花而产生的悲愤之情。尽管诗人夜奏玉帝尽心保护海棠,但是严酷的现实却使他的良好愿望完全幻灭了。五更到来时,海棠花已随晓风飞散净尽,香消玉殒了。在饮酒赋诗的社日,再也没有香气袭人的海棠花为之助兴了。诗人有心护花,无力回天,花已飘散,零落成尘。其悲愤之情哪里是一个“愁”字所能表现得了的。结尾两句奇峰突起,把惜花、怜花的诗人与“犹得衔泥带残红”的双飞燕进行对比,进一步抒发了诗人那种悲愤难抑的思想感情:燕子衔的泥中,尚带有海棠的残花而自己却连燕子也不如,爱花如狂的人反而无花可赏,岂不可悲可叹? 遣词新颖,画面鲜明,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总之,这两首诗以一个“爱”字贯穿起来,由“爱花”,“护花”写到无力护花以至无花可赏,层层深入,细腻绵密。借“爱花”、“护花”以明使一切美好事物不受摧残之志,借“无力护花”以抒发无力回天、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意境含蓄幽远,情思哀婉曲折,使人产生强烈的共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