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夜寒觉夜长,沉吟久坐坐北堂。
冰合井泉月入闺,金釭青凝照悲啼①。
金釭灭,啼转多。掩妾泪,听君歌。
歌有声,妾有情。情声合,两无违。
一语不入意,从君万曲梁尘飞②。
这是一首觉醒了的女性的爱情独白。
全诗以长短不一句式的组合自成三个层次。开篇四个七言句式,在悠长的诗歌韵律中,渲染冬夜凄冷索寞的气氛,烘托女主人公孤灯独照沉吟悲啼的情状。第三句“冰合井泉”值得玩味。按一般常识,冬天的井水因外界天寒反而暖和,轻易不会结冰。而李白却写成冰合井泉,足见夜寒之凛冽。沉沉遥夜,只有清冷的月光,照进闺房,和灯盏上那一缕默然不动的青光,共映出女主人公凄伤的泪水。月光、灯光、泪光,交融为一,构成了冷寂、压抑,令人黯然销魂的意境。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她在沉沉寒夜如此凄伤悲啼呢? 由“金釭灭”等八个三字句,以短促的节奏,将往事与现实联系起来。更已深,灯已灭,万籁寂静中无可奈何的她,一味伤心地哭泣,因为她回想起离开了自己的丈夫,耳际仿佛回响起他那美好动听的歌声,他们曾在歌声中互相理解,两心无违,契合无问,两人曾经多么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共度美好的时光! 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们的离异呢? 诗末两句自成层次,点明题旨:“一语不入意,是君万曲梁尘飞! ”原来是婚后爱情生活不和谐,声情不合,各分东西!
中国古典诗歌中对男女爱情理想的歌唱,可以相传为卓文君所咏“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白头吟》)为代表。白头到老的前提是“一心”,也即情投意合。这种爱情观,体现出封建社会中广大妇女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在李白之前,南朝诗人鲍照曾有《夜坐吟》,诗云:“冬夜沉沉夜坐吟,含情未发已知心。霜入幕,风度林。朱灯灭,朱颜寻。体君歌,逐君音。不贵声,贵意深。”两首诗都是以女主人公寒夜独坐沉吟展开诗意,均以长短不一的句式造成回环往复的韵律美,强化抒情力量,但意旨稍有不同。鲍诗写男女双方被音乐沟通彼此相爱,李白则强调“情声合,两无违”的结合,才是婚后幸福的保障。倘不如意,任凭多么动听的曲子也无法打动对方。李白不仅在形式上发展了句数、字数,在一句之中又多以字重加深诗意,而且表现了更加健康的情愫。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无数妇女在政、族、夫、神四权的压迫下,呻吟憔悴,柔顺曲从。男尊女卑、男女不平等,种种封建法规,对妇女横加迫害。如“七出”之条,女子犯了任何一条,就可以被休弃;对男子则不但没有任何约束,还要女子“从一而终”。从这一角度来看,李白《夜坐吟》所体现的爱情观,比鲍诗更能体现出对人的自我价值的肯定,它和盛唐时代思想解放的潮流相呼应,闪烁出崭新的时代精神。活跃在李诗中的抒情女主人公,柔情似水,烈骨如霜。听着她那大胆的抒情独白:“一语不入意,从君万曲梁尘飞”,谁能说: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
相关推荐